(人民版)必修二 专题(2)《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ppt课件内容摘要:
1、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学案 1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课标要求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一 、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1)原因: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2)表现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 中国 业的衰败 , 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9世纪 年代起 , 中国的手工业部门遭到沉重打击 ,自然经济的解体速度进一步加快。 手工棉纺织 60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2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1)表现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 , 以 2、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扩大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 输华货物总值显著增加 , 并打入内地市场。 外商在华设立的工业 、 金融业 、 商业和航运业等企业也迅速发展。 英国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2)影响 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一方面它削弱了 的基础 , 破坏了农村的家庭手工业 , 促进了城乡商品交流的发展;另一方面它沉重地打击了城市手工业。 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 使中国农产品的 程度有了一定的发展;外国商业势力的侵入 , 使中国的商业和金融业也发生了变化 , 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 , 贸易中心由 转移到。 自然经济 商品化 广州 上海学习探究区 学 3、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自然经济的破坏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 市场。 商品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自然经济解体 (1)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 , 中国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 解体 ” 指的是封建的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2)鸦片战争后 , 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 但其瓦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 , 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 , 自然经济才最终解体。 概念阐释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入侵而不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鸦 4、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发展的趋势是逐渐走向衰落而不是完全解体。 从整体而言 , 自然经济的瓦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 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 , 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深度点拨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材料 深化探究 图一 图二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1)图一反映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经济形式。 图二说明了怎样的历史现象。 答案 图一反映的是封建自然经济。 图二说明了中国的土特产品在鸦片战争后大量出口 , 日益商品化。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2)由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这种变化对中国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 原因:鸦片战争后 , 资本主 5、义国家经济势力侵入东南沿海。 影响: 中国逐渐成为资本主义的经济附庸 , 大量的农副产品被掠夺 , 造成中国的贫困。 使中国的农副产品日益商品化 , 瓦解了自然经济 , 客观上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二 、 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1 原因 (1)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 逐渐解体。 (2) 的促进。 2 时间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3 途径 (1)原来的部分手工工场采用机器生产。 自然经济 洋务运动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2)官僚 、 地主 、 商人 、 买办 、 华侨等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 4 分布地点 :上海 、 广东 、 6、天津等沿海地区。 5 行业 :缫丝业 、 棉纺织业 、 面粉业等几个行业部门。 6 企业代表 : 、 孙英德在上海创办的发昌机器厂; 在广东南海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等。 方举赞 陈启源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为什么说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 (1)引进西方技术 , 为中国近代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管理经验。 (2)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 对外来经济侵略起到一定抵制作用。 (3)使中国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 重点精讲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洋务运动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 , 不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 而是带有浓厚封建因素的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7、。 易混易错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与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不同。 (1)背景不同:前者主要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下产生;后者在明清时期封建社会内部产生。 (2)生产组织方式不同:前者是工厂;后者是手工工场。 (3)生产规模不同:前者规模大 , 比较正规;后者规模小 , 稀疏而又微弱。 归类比较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4)结果及影响:前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较大发展 ,并改变了中国的经济和阶级结构;后者没有发展起来 ,影响甚微。 归类比较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探究点 1 洋务运动 材料 深化探究 图一 汉阳铁厂 图二 上海机器织布局 8、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1)在某次中国工业展览会上 , 主办方准备将上述两幅照片放在一个主题里进行展览 , 请你为它们寻找一个合适的理由。 答案 都是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2)洋务派创办这些企业的目的何在。 有何作用。 答案 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军事工业在资金 、 燃料和运输等方面的困难 , 以达到寓强于富的目的。 作用: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 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中国的近代化起到了推动作用。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3)有人说 , 洋务运动是 “ 9、有心栽花花不开 , 无心插柳柳成阴 ” , 你是如何理解的。 答案 洋务运动为求强 、 求富 , 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 但最终以失败告终。 但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 , 创办近代企业 , 特别是近代民用工业 , 诱导和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 并取得一定成效 , 虽然这不是洋务运动的初衷 , 但却是洋务运动带来的客观结果。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探究点 2 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 材料 见右图 (1)依据右图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出现有什么地域特点。 简要分析其原因。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答案 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 原因:这一地区经济基 10、础较好;地理位置优越 , 交通便利 , 便于向西方购买设备和引进机器;自然经济瓦解较早。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2)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出现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 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 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有一定抵制作用。 由此而产生的近代资产阶级不断发动改革和革命运动 , 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三 、 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1 条件 (1)客观原因 列强的资本输出和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 , 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 思潮的影响。 (2)主观原因:清政府为解决 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实业救国 财政危机学习探究区 学 11、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2 著名企业 :张謇在南通创办的大生纱厂等。 3 影响 :它的产生与发展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了一股新气息。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甲午战争后 ,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 但其主观目的并非为了发展资本主义 , 而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统治 , 扩大财政来源 , 支付战争赔款 , 但在客观上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易混易错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伴随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 维新变法运动 、辛亥革命相继兴起 , 直接影响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历程。 名师指津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 12、馈训练区 材料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 (部分 ) 深化探究 年份 新办民族工业 总数 /家 新增民族工业资 金总额 /万元 平均每年设 厂数 /家 平均每年新增 资本 /万元 18691894 50多 500多 8951900 100 4 500 50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 从政治 、 经济 、 思想角度分析此时民族企业发展的原因。 答案 政治: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思想: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2)中国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 对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有何重大影响。 13、答案 影响:中国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 使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旨在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旨在推翻清王朝 、 建立共和国的辛亥革命。 反馈训练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1 2 3 5 4 1 下表是 1854年至 1859年部分主要年份福州口岸对外茶叶出口总量的变化情况。 这一变化趋势表明 ( ) 年份 1854年 1855年 1856年 1859年 数量 13万担 27万担 37万担 38万担 A. 茶叶逐步成为对外贸易主要商品 B 福建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C 茶叶生产的商品化趋势逐步加强 D 福州成为近代对外贸易 14、的中心城市 反馈训练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解析 图表反映出鸦片战争后茶叶出口量大增 , 表明商品化程度加强;表格不能反映茶叶是否是外贸主要商品;福州只是开放的五个口岸之一 、 民族工业尚未产生。 故选 答案 C 1 2 3 5 4 反馈训练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2 某历史学家在讲到帝国主义对近代中国的侵略时说:“ 尽管这些中国企业的确在大型外国公司的阴影下为生存而拼搏 , 但也存在这样一个事实 , 即它们是在外国的刺激下才出现的。 ” 这说明西方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 A 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有利 B 影响是利弊各半 C 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 产生了双重影响 1 2 3 5 4 反馈训练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解析 材料所要表达的是帝国主义的侵略一方面不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但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出现 , 具有双重作用。 但不能认为其利弊各半。 故选 答案 D 1。(人民版)必修二 专题(2)《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ppt课件
相关推荐
“这个故事的传奇色彩表现在什么地方。 ”的问题在小组内展开讨论。 ( 2)各小组组长代表本组发言,进行全班交流。 (明确:表现在老英雄身上。 老人年近六十,身体干瘦,却神出鬼没。 无数次通过鬼子的封锁线,保证了苇塘中部队的供给,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就是因为他,敌人的阴谋总不能得逞。 表现在老英雄的英雄行为上。 老人手无寸铁,独自一人,竟把十几个鬼子打得头破血流。 ) 深层探究
1、专题四 中国近现 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学案 3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以我国近现代报刊 、 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 ,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课标要求 一、大众报业的发展 1 出现原因 :单一的官方报纸与落后的办报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 2 兴起与发展 (1)1873年的 ,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2)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形成高潮,其中影响较大的有
明的中心 ——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第 二部分( 2- 10)从不同角度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第三部分( 11)概括花儿红的原因,总结全文。 作者紧扣标题,按“设疑 (现象 )—— 解释 (本质 )(分说 )——小结 (总说 )”的方式巧妙地安排材料。 三、合作探究,理清思路 请细读课文,分四人小组讨论完成课文结构图。 (分小组讨论完成,投影小组成果) 四、探究质疑
就到过苏州,游览了苏州园林中的留园和狮子林两座园林,至今难以 忘怀。 二、请学生欣赏苏州园林景色的图片 提出问题:欣赏完图片后,如果让你用一个比喻句形容苏州园林: “我觉得,苏州园林就像„„” 由学生写后到展示台展示并读出来 三、作者简介 叶圣陶 : (1894~1989),原名叶绍钧,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倪焕之》。 他原籍是江苏苏州
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 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 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 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 我问:“老王怎么了。 好些没有。 ” “早埋了。 ”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 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 天。 ” 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 —— 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 我也不懂,没多问。
1、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 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学案 3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新阶段 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课标要求 一、历史性的跨越 1 邓小平南方谈话 (1)背景: 20世纪 80年代末 90年代初,东欧剧变, 解体,国际风云变幻;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时期。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苏联 (2)主要内容: 党的 不能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