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二 专题(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3)ppt课件内容摘要:
1、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 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学案 3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新阶段 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课标要求 一、历史性的跨越 1 邓小平南方谈话 (1)背景: 20世纪 80年代末 90年代初,东欧剧变, 解体,国际风云变幻;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时期。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苏联 (2)主要内容: 党的 不能动摇;改革开放胆子要大,敢于试验。 判断的标准应该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 2、终达到共同富裕。 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发展才是硬道理。 (3)历史意义:南方谈话对推进 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改革开放 基本路线 综合国力 解放生产力 2 中共十四大召开 (1)召开: 年 10月,中共十四大召开。 (2)内容: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 体制。 (3)意义: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阶段。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市场经济 1992 易混易错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市场经济不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市场经济只是经济手段之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的是解放和发 3、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重点精讲 新中国经济体制经历了哪三次重大变化。 (1)第一次 (建国初至 1956年 ),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 (2)第二次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体制转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 (3)第三次 (中共十四大以来 ),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深化探究 材料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 要害是姓 “资 4、 ”还是姓 “社 ”的问题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文选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1)为什么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作为改革开放新阶段的标志。 答案 南方谈话确认社会主义也可以实行市场经济,从而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社会制度属性的思想束缚。 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此后,中国市场化进程大大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逐步形成。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2)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答案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关系。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3)邓小平怎样看待 5、这个问题。 答案 坚持以改革开放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利用市场经济手段。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 建立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1)方针: 1993年 11月召开,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 _ 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2)内容 决定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 起基础作用。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资源配置 市场经济 决定指出,必须坚持以 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意义 这个决定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 6、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 推进了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国有企业 公有制 名师指津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为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了一整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体系,大大加快了我国的市场化进程。 中共十五大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跨世纪发展做出了全面部署,为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 21世纪指明了方向。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中共十五大 (1)召开: 年 9月在北京召开。 (2)内容: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提出新论断。 (3)意义:十五大作出的重要论断,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 7、 和认识深化。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思想解放 1997 归类比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区别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的经济,不是行政手段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2)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以行政审批配置资源和指令性计划配置资源为主,甚至有时以官员意志配置资源。 (3)二者最显著的区别是:资源配置方式是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为主还是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重点精讲 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 (1)所有制结构: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其基本标志。 (2)宏观调控:国家能够实行强有 8、力的宏观调控,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积极作用。 (3)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4)根本目标:实现共同富裕。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深化探究 材料一 第一组 过去购物要凭票抢购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第二组 今日商品任意挑选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1)两组图片分别反映了怎样的经济体制。 它们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答案 第一组图片反映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第二组图片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两种经济体制最大的区别是计划经济体制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市场经济以市场配置资源。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2)从第一组图片 9、到第二组图片的转变,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 答案 措施: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 1997年,中共十五大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等问题提出新思想。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材料二 有人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是一样的,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这种说法正确吗。 为什么。 答案 不正确。 市场经济的共同特征:市场经济是一种自主经济、 10、平等的经济、竞争经济、开放性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它不仅具有市场经济的般规定和特征,同时又是与社会主义 基本制度相结合的市场经济。 表现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由于以公有制为主体,因而国家对市场的调控具有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很强的调控能力。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反馈训练区 1 2 3 5 4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1 1992年 2月 10日,邓小平参观上海贝岭微电子制造有限公司时,风趣地提问: “ 这台机器姓 社 还是姓 资。 ” 对这句话理解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 ) A社会 11、主义也可以用资本主义国家生产的东西 B指出了姓 “ 资 ” 姓 “ 社 ” 的标准是看它为谁服务 C使用机器生产就属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D认为这台机器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解析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故姓“资”姓“社”的标准是看它为谁服务。 B 反馈训练区 1 2 3 5 4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2 90年代初,国务院放开了国家管理的 737种生产资料和交通运输价格中的 648种,同期也放开了国家管理的农产品收购 60种价格中的 50种。 与此直接相关的是 ( ) A南方谈话与中共十四大召开 B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C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重新启动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 反馈训练区 1 12、 2 3 5 4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解析 注意时间“ 90年代初”,南方谈话与中共十四大召开都发生在 1992年, 1世纪初, 001年,均排除; 答案 A 反馈训练区 1 2 3 5 4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3据统计, 1997年我国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占整个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与此同时,全国注册的工商业个体经济和私营企业 4 947家,从业人员 4 200万人,三资企业 份制试点企业 68万家,注册资金 17 302亿元。 这一现象反映了 ( ) A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成效 B所有制结构已根本改变 C经济增长力量的多元化 D私营个体经济发展迅速 反馈训练区 1 2 3 5 4 13、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解析 题干材料主要介绍了中国工业企业的整体结构变化,所以排除 A、 除。 公有制经济、工商业个体经济和私营企业、三资企业、股份制试点企业反映的是经济增长力量的多元化,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 答案 C 反馈训练区 1 2 3 5 4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4票证是某一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 图一的取消以及后来图二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新时期 ( ) 图一 粮票 图二 股票 反馈训练区 1 2 3 5 4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A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向城市发展 B分配方式由国家分配向按劳分配转变 C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D经济形态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 14、国 答案 C 解析 粮票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股票则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吸收资金和缓和矛盾的手段,故选 5 2006年 3月 15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将延续了五十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 计划 ” 表述改为 “ 规划 ”。 发生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 ) A “ 对内搞活,对外开放 ” 政策的全面实行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定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D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反馈训练区 1 2 3 5 4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反馈训练区 1 2 3 5 4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 1。(人民版)必修二 专题(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3)ppt课件
相关推荐
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 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 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 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 我问:“老王怎么了。 好些没有。 ” “早埋了。 ”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 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 天。 ” 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 —— 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 我也不懂,没多问。
就到过苏州,游览了苏州园林中的留园和狮子林两座园林,至今难以 忘怀。 二、请学生欣赏苏州园林景色的图片 提出问题:欣赏完图片后,如果让你用一个比喻句形容苏州园林: “我觉得,苏州园林就像„„” 由学生写后到展示台展示并读出来 三、作者简介 叶圣陶 : (1894~1989),原名叶绍钧,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倪焕之》。 他原籍是江苏苏州
1、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学案 1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课标要求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一 、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1)原因: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2)表现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 中国 业的衰败 , 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整体感知 1、阅读全文,谈谈对老王这个人物的观感。 2、 [理线索 ]本文记叙的线索是什么 ? 3、 [知内容 ]用一句话回答以下的问题。 ( 1)老王的生活过得如何 ? ( 2)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 二、合作探究 1. 研读老王之 “ 苦 ”。 ( 1) 朗读 1 至 4 段 ,归纳出 老王 受了哪些 苦。 ( 2)老王受的苦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 ? 三、情感体验
的画面或场面表达出来。 把一句诗拓展成一段话。 老师先来作一 个示范。 力争把 陶诗平淡醇美 而富有情趣 的艺术特色 表现出来。 我辞了官职,终于来到了我向往的山林,这里山朗气清,景色怡人,这是我渴望的自由境地,在南山下我开垦了一块豆田,也许我太喜欢喝酒了吧,田里豆苗稀疏,草儿却很茂盛。 Ppt5 下面同学们四个人一个小组,从《归园田居》中选择一句你喜欢的诗句进行拓展。 □生 1:早晨起来
1、专题四 中国近现 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学案 4 专题学习总结 网络构建区 (略 ) 近现代以来我国四次大的社会生活变迁 线索梳理 知识总结区 知识总结区 方法探究区 阶段 历史背景 表现 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洋货 ”大量涌入,上海等近代化大都市崛起 在被迫开放的沿海沿江地区,人们的生活与以前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城市变化尤其明显 知识总结区 方法探究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