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一 专题(5)第3课《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课件内容摘要:
1、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 对外关系 第 3课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课标要求 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 , 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 、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1 预习导学 梳理 知识 点拨 2 课堂讲义 理解 深化 探究 3 当堂检测 巩固 应用 反馈 4 教材问题解答 答疑 释惑 应用 一、外交政策的调整 入 新时期后 , 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 邓小平对 问题做出的新的科学判断 , 成为新时期中国确定对外关系方针的一个出发点。 预习导学 梳理 知识 点拨 改革开放 战争与和平 2、 (1)强调要坚持反对 、 维护世界和平。 (2)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就是 _。 (3)随着国内工作重点的转移 , 实行 ,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成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同世界上一切国家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的出发点。 霸权主义 不结盟 对外开放 知识点拨 中国实行不结盟政策 , 是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以社会制度 、 意识形态或价值观念为借口 , 对别国的主权和内政进行干涉 , 是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新时期的发展和深化。 不是搞 “ 等距离外交 ” , 不是无原则中立 , 而是把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有机的结合 , 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一个重大贡献。 二 、 以联合 3、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1)中国坚持奉行 政策。 (2)坚决维护 联合国宪章 的宗旨和原则 , 积极开展多边外交 , 在维护世界和平 、 促进国际合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召开: 2000年 9月 , 在 举行。 (2)贡献:江泽民在大会上阐述了中国关于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 、 国际关系民主化 、 加强 作用 、 维护 联合国宪章 的宗旨和原则的立场。 (3)意义: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建设性作用。 美国纽约 联合国 误区警示 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是指参与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其他国际性组织的外交活动 , 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不同。 以联合国为中心 4、的多边外交是在联合国框架下进行 , 而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是以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来体现。 三 、 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反对霸权主义 、 维护世界和平与开展 的基础上 , 中国积极推进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 (1)亚太经合组织 1993年 11月 , 参加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01年 10月 , 举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多边外交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2)上海合作组织 1996年 4月 , 中俄等五国首脑在上海会晤 , 共同签署了在边境地区加强 相互信任的协定 , 并确立了 “ _ ”。 2001年 6月 , “ 上海五国机制 ” 发展成为 ,并共同签署了 上海合作 5、组织成立宣言。 军事领域 上海五国机制 上海合作组织 课堂讲义 理解 深化 探究 主题一 新时期我国外交活动的成就及其历史意义 成 就 意 义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为促进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作出了重大贡献 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对加强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治 、 经济合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探问题 材料 1996年 4月 , 中国与俄罗斯 、 哈萨克斯坦 、 吉尔吉斯斯坦 、 塔吉克斯坦等国在上海建立 “ 上海五国机制”。 2001年 6月 , 该机制发展为 6、上海合作组织。 (1)这一组织反映了怎样的一种新型国家关系和区域合作模式。 答案 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 以大小国家共同倡导 、 安全先行 、 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2)该组织对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有何重要意义。 答案 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方法 图示理解中国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主题二 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 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 维护世界和平。 不诉诸武力 , 不干涉他国内政 , 反对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人。 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同所 7、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实行全方位 , 无敌国外交。 愿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 , 同世界各国和地区广泛开展贸易往来 、 经济技术合作和科学文化交流 , 促进共同繁荣。 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 探问题 材料 2014年 4月 16日 , 我国第 17批赴刚果 (金 )维和工兵分队 、医疗分队第一梯队 109人 , 从银川乘包机前往刚果 (金 )任务区 , 执行为期 8个月的维和任务。 (1)中国政府这一行动体现了当前我国怎样的外交政策。 其目的是什么。 答案 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 把反对霸权主义 , 维护世界和平作为外交政策的目标。 (2 8、)中国为什么重视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 答案 联合国是最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 以联合国为中心就是主张在联合国的框架下采用对话和协商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这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 有利于强化联合国的权威 , 反对单边主义 , 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发展 , 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教方法 图解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当堂检测 巩固 应用 反馈 “ 过去有一段时间 , 针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威胁 , 我们搞了 一条线 战略 , 就是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这样的 一条线。 现在我们改变了这个战略 , 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 ”这一时期中国外交战略的 “ 转变 ” 主要表现为 ( ) 9、一边倒 ” 方针 1 2 3 4 5 6 当堂检测 巩固 应用 反馈 1 2 3 4 5 6 解析 外交战略的 “ 转变 ” 是指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后 , 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表现为不结盟。 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的 , 故 A、 新时期 ” , 外交战略 ” 的 “ 转变 ”。 答案 D 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外交策略也发生相应调整 , 主要目标是 ( ) 维护世界和平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解析 0世纪 70年代就已实现 ,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方针 , 即不与任何大国结盟 , 故排除 D。 和平与发 10、展成为时代主题 , 主要目标是反对霸权主义 , 维护世界和平。 答案 B 中国有 1 487名维和军事人员在联合国 9个任务区和联合国维和部队执行任务。 这展现了中国用实际行动积极履行国际法义务的负责任大国形象 , 这充分反映了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哪一特点 ( ) 伙伴关系 ” 1 2 3 4 5 6 解析 维和是联合国的重要职能之一。 联合国维和行动是根据安理会或联大通过的决议 , 向冲突地区派遣维持和平部队或军事观察团 , 以恢复或维护和平的一种行动。 答案 C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东道主 , 为 2003年 , 中国宣布加入 东南 11、亚友好合作条约 ; 2004年东南亚海啸灾难发生后 , 中国政府大力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中国积极参加亚太地区事务的根本目的是 ( ) 1 2 3 4 5 6 日等国抗衡 , 实现中国的和平崛起 解析 实行改革开放后 , 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为此 ,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 为经济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 这是根本的出发点; 时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是不结盟 , C、 答案 A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相关的解释正确的是 ( )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解析 中国并不是亚太经合组织的创始会员国 , 而是上海合作组织的创始会员国 , 排除 B。 亚太经合组织致力于经济领域 , 排除 C。 新时期的中国由结盟走向不结盟 , 排除 D。 故选 A。 答案 A 国家的对外事务既是一国政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 又是内政的延续 , 还是其综合国力的体现。 结合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外交政策 , 阅读下列图片: 图一。(人民版)必修一 专题(5)第3课《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课件
相关推荐
到222111 ACCBACCB ;因 此,无论 B2在梯子的什么位置 (除 A外 ),222111 ACCBACCB 总成立. [师 ]也就是说无论 B2在梯子的什么位置 (A除外 ),∠ 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是不会改变的. 现在如果改变∠ A的大小,∠ 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会改变吗。 [生 ]∠ A的大小改变,∠ 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会改变. [师 ]你又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生
; ⑸ ( 2 +1)1+2sin30176。 8 ; ⑹ (1+ 2 )0| 1sin30176。 | 1+(21)1; ⑺ sin60176。 + 60tan1 1; ⑻ 23( 0032 +π )0cos60176。 211. ,其倾斜角为 30176。 .高为 7 m,扶梯的长度是多少 ? 3. 如图为住宅区内的两幢楼,它们的高 AB= CD=30 m,两楼问的距离
1、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 对外关系 第 1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课标要求 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 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1 预习导学 梳理 知识 点拨 2 课堂讲义 理解 深化 探究 3 当堂检测 巩固 应用 反馈 4 教材问题解答 答疑 释惑 应用 一、 “ 另起炉灶 ” 与 “ 一边倒 ” (1)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2)以 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
1、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 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 3课 “ 一国两制 ” 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课标要求 简述 “一国两制 ”的理论和实践 , 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1 预习导学 梳理 知识 点拨 2 课堂讲义 理解 深化 探究 3 当堂检测 巩固 应用 反馈 4 教材问题解答 答疑 释惑 应用 一、 “ 一国两制 ” 的构想 “ 一国两制 ” 的理论 1979年元旦
1、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 对外关系 第 2课 外交关系的突破 课标要求 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1 预习导学 梳理 知识 点拨 2 课堂讲义 理解 深化 探究 3 当堂检测 巩固 应用 反馈 4 教材问题解答 答疑 释惑 应用 一、重返联合国 (1)广大亚洲 、 非洲和拉丁美洲 国家日益成为国际事务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2)
1、专题六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第 2课 罗马人的法律 课标要求 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 , 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1 预习导学 梳理 知识 点拨 2 课堂讲义 理解 深化 探究 3 当堂检测 巩固 应用 反馈 4 教材问题解答 答疑 释惑 应用 一、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十二铜表法 族利用习惯法垄断 并随意曲解法律 , 引起广大 的不满和斗争。 元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