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一《美苏争锋》ppt课件内容摘要:
1、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一 美苏争锋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课程标准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 格局的形成 , 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学习目标 1 . 说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冷战的表现。 2 . 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过程及其特点。 ( 重点 ) 3 . 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 难点 )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一 二 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 . 背景 ( 1 ) 雅尔塔体制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 , 雅尔塔体制勾画出了战后世界 两极格局 的基本轮廓。 ( 2 ) 同盟关系破裂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 2、束后 , 美苏在 社会制度 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加剧。 ( 3 ) 实力均衡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初期 , 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 苏联是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 成为美国实现 霸权主义 野心的障碍。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一 二 2 . 过程 ( 1 ) 序幕 : 1946 年 , 丘吉尔发表 “ 铁幕 ” 演说 , 揭开了美国对苏联实施 冷战 的序幕。 ( 2 ) 美国冷战政策 政治上 : 1947 年 3 月 , 杜鲁门主义 的提出 , 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 经济上 : 1947 年 6 月 , 美国国务卿 马歇尔 提出了欧洲经济援助计划。 军事上 : 3、 1949 年 , 美、加、英、法等 12 个国家在华盛顿签订了 北大西洋公约 , 建立了北约组织。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一 二 ( 3 ) 苏联的反击措施 政治上 : 1947 年 9 月 , 在波兰成立 “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 , 以协调和统一各国党的行动。 经济上 : 1949 年 1 月 , 在莫斯科举行经济会议 , 成立了 经济互助委员会。 军事上 : 1955 年 , 在华沙建立了以苏联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 华沙条约组织 , 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预习 交流 1 杜鲁门总统为什么说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 “ 一个胡桃的两半 ” ? 提示 :因 4、为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组成部分 ,都是为了美国自身利益 ,其目的都是反苏。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一 二 二、冷战局面下的国际关系 1 . 总体形势 : 冷战引发美苏之间螺旋式上升 的 军备竞赛 , 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 , 全面冷战与局部 热战 相交织 , 造成国际局势一次又一次的紧张。 2 . 冷战 ( 1 ) 德国分裂 : 由于美苏冷战加剧 , 1949 年 , 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 ,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 2 ) 朝鲜分裂 : 1948 年 , 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先后建立了 大韩民国 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 3 ) 5、 古巴导弹危机 : 1962 年 , 苏联 开始向古巴运送中程导弹 , 很快被美国发现。 经过美苏两国的对峙和谈判 , 苏联最后从古巴撤走导弹 , 危机结束。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一 二 3 . 热战 ( 1 ) 朝鲜战争 :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 美苏 冷战 为背景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 ( 2 ) 越南战争 :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时间 最长 的大规模局部战争。 4 . 影响 ( 1 ) 在冷战环境下 , 美苏双方势均力敌 , 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 2 ) 不同 社会制度 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都不同程度地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 , 吸取了教训 , 并用于内部的调整和改革 , 推 6、动了世界的 整体发展。 ( 3 ) 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兴起 不结盟 运动 , 第三世界由此崛起。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一 二 预习 交流 2 冷战有何特点 ? 提示 :两极格局下 ,两大阵营相互争夺和对抗 ,阵线较分明、稳定 ;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双方的盟主 ,在国际事务中起主导作用 ;美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 ;体现着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一 二 练一练 : 1 . 判断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关系破裂的主要原因是苏联和各国革命力量的壮大妨碍了美国称霸。 ( ) 2 . 判断 : 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公开干涉别国的内政。 ( ) 3 . 填空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7、 以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 并不意味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完全形成。 1955 年 , 华沙条约组织 的建立 , 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确立。 4 . 探究 : 有人说 : “ 马歇尔计划远不仅是一项纯粹的经济援助计划。 ”如何理解这句话 ? 参考答案 : 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以经济手段达到从 政治上控制西欧的目的。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活动与探究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时任英国首相丘吉尔曾对英国的地位有如下图所示的感慨 ( 1 ) 丘吉尔的感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是如何体现的 ?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材料二 “ 美国应尽其所能 ,帮助世界恢复至正常的经 8、济状态 ”。 美国 “ 政策的目的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 ,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 ”。 “ 任何政府愿意协助复兴工作的 ,都将得到美国政府的充分合作。 任何政府图谋阻挠别国复兴工作的 ,都不能指望得到我们的援助。 ” 马歇尔 ( 2 ) 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什么 ?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材料三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及战后形势的发展 ,国际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 两种根本相反的政治路线形成了 :一方面是苏联和其他民主国家的政策 ,目的在于摧毁帝国主义和巩固民主 ;另一方面是美国和英国的政策 ,目的在于加强帝国主义和绞杀民主。 它们鉴于苏联及新民主主义国家已成为一种障 9、碍 同时也就用新战争的威胁来支持这一运动。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关于国际形势的宣言 ( 3 )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 分析 “ 两种根本相反的政治路线 ”所产生的影响。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提示 : ( 1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 ,西欧普 遍衰落 ,美苏空前强大 ,西欧不得不唯美国马首是瞻。 ( 2 ) 一方面 ,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 ,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 ;另一方面通过经济手段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 3 ) 分别导致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最终形成了两大阵营的冷战对峙局面。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1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2 别和实质 ( 1 ) 10、 联系 :杜鲁门主义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 ,它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已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 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 ,是更隐蔽、更精巧的杜鲁门主义 ,两者互相联系 ,目的基本一致 ,但手段上各具特色。 ( 2 ) 区别 :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地、赤裸裸地反苏 ,而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控制欧洲 ,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苏。 ( 3 ) 实质 :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 ,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 ,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1 2 3 4 5 1 . 1 9 4 3 年的德黑兰会议上 , 英国首相丘吉尔曾 11、说 : “ 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 , 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 , 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 丘吉尔这段话所表明的实质性问题是( ) A . 英国 在国际上的优势将会永远丧失 B. 美苏两极格局将取代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C. 英国将成为战败国 D. 英国应和这两个国家联合 , 共同主宰世界 解析 :英国首相丘吉尔的言论说明英国已经丧失了在国际上的优势 ,而美苏两大国将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国际格局的主角。 答案 : B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1 2 3 4 5 2 .“ 冷战是一个多因素的产物。 ” 影响冷战形成的因素包括 ( ) 美苏两国在意 12、识形态、社会制度上的差异 美苏双方互感 “ 安全威胁 ” 英国等欧洲国家推波助澜的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雅尔塔体系的瓦解 A .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冷战的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 ,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 ,双方产生对抗 ,出现了冷战。 属于冷战结束的表现。 答案 : C 1 2 3 4 5 问题导 学 当堂检 测 3 .“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 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 , 协助欧洲走向复兴之路。 ” 为此美国出台的外交政策是 ( ) A . 成立经互会 B. 实施马歇尔计划 C. 提出杜鲁门主义 D. 13、 签署北大西洋公约 解析 :本题考查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由题干中的 “ 经济健全 ” 可知应是经济政策 , C 项为政治表现 , D 项为军事表现 , A 项是苏联采取的经济政策 ,故只有 B 项正确。 答案 : B 1 2 3 4 5 问题导 学 当堂检 测 4 . 对下图漫画主题解读正确的是 ( ) A . 冷战遏制 , 剑拔弩张 B. 美苏争霸 , 殃及池鱼 C. 兄弟阋墙 , 外御其侮 D. 唇亡齿寒 , 卫国保家 解析 :漫画信息揭露了美国发动朝鲜战争 ,威胁新中国政权。 针对美国的侵略企图 ,当时我国政府开展了抗美援朝运动。 朝鲜战争属于热战 ,不是美苏冷战的表现 ;当时美苏尚未开始争霸。 所以 D 项正确。 答案 : D 1 2 3 4 5 问题导 学 当堂检 测 5 . 英国约翰 W . 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 , 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 长时期的和平 ” 倒是颇为令 人耳目一新的。 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 ( ) A . 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 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C. 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冲突 D. 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发生 解析 :在冷战的大背景下 ,美苏双方势均力敌 ,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故可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 “ 长时期的和平 ”。 答案 : D。(人民版)必修一《美苏争锋》ppt课件
相关推荐
1、丏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 2课 新兴力量的崛起 课标要求 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 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 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 预习导学 梳理 知识 点拨 2 课堂讲义 理解 深化 探究 3 当堂检测 巩固 应用 反馈 4 教材问题解答 答疑 释惑 应用 一、 “ 欧洲人的欧洲 ” 20世纪 50年代初 ,
1、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 3课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课标要求 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 ,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1 预习导学 梳理 知识 点拨 2 课堂讲义 理解 深化 探究 3 当堂检测 巩固 应用 反馈 4 教材问题解答 答疑 释惑 应用 一、 “ 别了,雅尔塔 ” (1)原因 长期受苏联模式束缚 ,
1、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一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课程标准 列举 1 8 4 0 年至 1 9 0 0 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学习目标 1 . 说出 1 8 4 0 年至 1 9 0 0 年间西方列强侵华史实。 2 . 结合列强侵华的原因及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 分析侵华战争给近代中国带来的危害。 ( 重点 ) 3 . 分析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屡次失败的原因。
1、专题八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一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课程标准 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 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学习目标 1 . 从经济基础、阶级基础、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四个方面来掌握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特定背景。 2 . 分析归纳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及其所体现的特点。 ( 重点 ) 3 . 认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深远意义。 ( 难点 )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一 二
FkQ2r2 B.若是异种电荷, FkQ2r2 C.若是同种电荷, FkQ2r2 D.不论是何种电荷, F= kQ2r2 6.如图 4所示,悬挂在 O点的一根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线下端有一个带电荷量不变的小球 ,均缓慢移动另一带同种电荷的小球 B,当 B到达悬点 O 的正下方并与 A 在同一水平线上, A处于受力平衡时,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为 B的电荷量分别为 q1和 q2, θ分别为 30176
场强度都相等 C.与场源电荷等距的各点的 电场强度的大小都相等,但方向不同 D.场中各点的电场强度与该点至场源电荷的距离 r成反比 4.电场强度 E的定义式为 E= Fq,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该定义只适用于点电荷产生的电场 B.上式中, F 是放入电场中的点电荷所受的静电力, q 是放入电场中的点电荷的电荷量 C.上式中, F是放入电场中的点电荷所受的静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