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ppt课件内容摘要:
1、专题八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一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课程标准 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 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学习目标 1 . 从经济基础、阶级基础、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四个方面来掌握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特定背景。 2 . 分析归纳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及其所体现的特点。 ( 重点 ) 3 . 认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深远意义。 ( 难点 )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一 二 三 一、机器轰鸣声里的抗争与思索 1 .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 1 ) 原因 : 工业革命 使资本主义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 ; 1825 年以后 , 资本主义 经济危机 周期性发生 ; 各阶级在政治 2、、经济上的不平等 , 使 阶级矛盾 日益尖锐。 ( 2 ) 表现 : 1831 年和 1 8 3 4 年法国 里昂 工人起义、 1836 年开始的英国宪章 运动和 1844 年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 3 ) 意义 : 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 阶级 和 实践 基础 ; 也证明了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只有用 科学的革命理论 做指导 , 才能取得胜利。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一 二 三 2 . 空想社会主义 ( 1 ) 代表 : 法国的圣西门、 傅立叶 和英国的 欧文。 ( 2 ) 主张 : 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深刻揭露和批判 , 对未来的理想社会提出各种设想。 ( 3 ) 影响 : 虽 3、然在现实中无法实现 , 但它所提出的一些天才设想对于科学社会主义 理论的创立却是非常重要的。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一 二 三 二、伟大的友谊 1 . 马克思的早期活动 ( 1 ) 理论研究 : 研究并吸取了黑格尔的 辩证法 思想 , 接受了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 , 深入研究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 2 ) 革命实践 : 在柏林大学期间 , 马克思参加 “ 青年黑格尔派 ” 的活动 ;毕业后 , 参加社会政治活动 , 被聘为 莱茵报 主编 ; 1843 年后 , 直接参加工人团体的活动 , 并同他们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 3 ) 世界观转变 : 1844 年发表的 导言 4、 中 , 第一次指明无产阶级是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完成人类解放的力量。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一 二 三 2 . 恩格斯的早期活动 ( 1 ) 革命实践 : 1842 年 , 恩格斯来到英国纺织中心曼彻斯 特 , 密切关注和支持英国工人运动的开展。 ( 2 ) 世界观转变 : 恩格斯通过自己的革命实践 , 形成了 共产主义 世界观 , 从而转变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 3 .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奋斗 1845 年 ,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布鲁塞尔进行了第三次会晤 , 开始了共同的战斗历程。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一 二 三 三、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 1 .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 1 ) 1 8 4 7 年 5、11 月 , “ 共产主义者同盟 ” 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 , 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纲领。 ( 2 ) 1 8 4 8 年 2 月 , 国际工人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 共产党宣言发表。 2 . 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 ( 1 ) 标志着 马克思主 义 的诞生。 ( 2 ) 国际工人运动 蓬勃发展起来 , 形成了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一 二 三 预习 交流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 ,李大钊同志发表文章讴歌十月革命 ,马克思主义被引入中国。 请回答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 提示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诞生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 6、义为指导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伟大成就。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一 二 三 练一练 : 1 . 判断 : 空想社会主义的空想性是指它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矛盾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 认识不到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的核心力量。 ( ) 2 . 判断 : 科学社会主义亦称科学共产主义 , 其 “ 科学性 ” 在于它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 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 ) 3 . 填空 :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基本历史条件是 工业革命 的深入发展 ,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 ; 必要条件是 无产阶级 已经觉醒 , 并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 7、舞台。 4 . 探究 : 恩格斯说 , 马克思主义 “ 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 , 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 , 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事实中 ”。 这里的 “ 思想材料 ” 和 “ 经济事实 ” 分别指什么 ? 参考答案 : “ 思想材料 ” 指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 “ 经济事实 ” 指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共产党宣言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活动与探究 材料一 下列是节选自共产党宣言的材料 :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 他们公开宣布 :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 8、治 ,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 ,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 ,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 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全世界无产者 ,联 合起来 ! ( 1 ) 上述史料呈现出共产党宣言的哪些主要内容 ?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材料二 科学社会主义 之所以说它是科学的 ,基本根据 :它奠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之上 ;它从实践中找到了自己所依靠的物质力量 无产阶级 ;它合理地继承了人类知识的精华 ;不割断历史 ,但又不拘泥于传统 ;它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抛弃了一切主观臆测。 这一切正是它区别于其他所有社会主义 9、流派的地方 ,是它大放异彩、长存不败的根源所在。 共产党宣言包含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所有的原理 ,当然 ,其中也有一些后来被实践证明是不准确或不正确的结论 ,这是不必讳言的。 因为判断正误与对错是实事求是原则所要求的。 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 2 ) 依据材料二 , 概括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主要表现。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提示 : ( 1 ) 提出了暴力革命、夺取政权、变革私有制、发展生产力、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等主张 ,从而指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及社会发展规律 ,成为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 ( 2 ) 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 ;找到了自己所依靠的物质力量 无产阶级 ;合理地继承了人类知识的精华 10、 ;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 1 ) 经济与阶级条件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 2 ) 思想条件与组成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1 2 3 4 5 1 . 1 8 3 6 年英国出版的一本书里曾经这样写道 : “ 在许多工厂里 , 这些任凭工厂主支配的无依无靠的十几岁的儿童 , 遭到了最悲惨的虐待。 他们被过度的劳动折磨致死 ; 童工打瞌睡 , 工厂主会往他们的头上浇水 , 或用皮带把他们抽醒 由这些现象可能引发的事件有 ( ) 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一些美妙的设想 工人同资本家展开多种形式的斗争 工人运动 经济危机的爆发 A . B. C. D. 解析 :从 11、材料看 ,主要介绍了资本主义制度弊端暴露 ,阶级矛盾激化 ,故引发的事件应是。 答案 : A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1 2 3 4 5 2 .“ 它倡导普遍的禁欲主义和粗糙的平均主义。 ”“ 它关于社会未来积极的原则 , 例如消灭城市与乡村的对立 , 消灭家庭、私人营利与雇佣劳动 ,宣告社会的和谐 ”。 它是 ( ) A . 科学社会主义 B. 启蒙思想 C. 空想社会主义 D. 自由主义 解析 :题干材料是马克思对空想社会主义的评价。 空想社会主义者反对私有制 ,主张实行平均主义。 答案 : C 1 2 3 4 5 问题导 学 当堂检 测 3 . 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中 , 主持人对选手提问 : 12、 “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基本历史条件是什么 ? ” 同时给出下列四个选项 , 如果你是选手 , 你的选择是 ( ) A . 工业革命深入发展 , 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 B. 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 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D. 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 解析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工人运动的先进理论 ,它是在工人阶级力量不断壮大、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弊端不断暴露、双方矛盾不断激化的情况下诞生的。 答案 : A 1 2 3 4 5 问题导 学 当堂检 测 4 .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 : “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 无产阶级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 13、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 文中的 “ 锁链 ” 指 ( ) A . 贫穷与落后 B. 专制与愚昧 C.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D. 资本主义剥削制度 解析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针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提出无产阶级斗争的纲领 ,号召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答案 : D 1 2 3 4 5 问题导 学 当堂检 测 5 . 在今天 , 伴随着美国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的逐步加深 , 马克思在他的故乡西方 , 却以王者归来的姿态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 马克思重新受到重视 , 是因为他 ( ) A . 创立了阶级斗争理论 B. 深入分析了资本主义及社会不公问题 C. 可以拯救金融危机 D. 提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 解析 :注意理解材料 ,在美国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的背景下 ,马克思重新受到重视 ,原因是马克思深入分析了资本主义 的基本矛盾和弊病 ,对解决美国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具有借鉴意义。 A 项与经济危机背景无关 , C 项说法过于绝对 ; D 项与欧美意识形态相悖。 答案 : B。(人民版)必修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ppt课件
相关推荐
1、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一 美苏争锋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课程标准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 格局的形成 , 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学习目标 1 . 说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冷战的表现。 2 . 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过程及其特点。 ( 重点 ) 3 . 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 难点 ) 目标导航
1、丏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 2课 新兴力量的崛起 课标要求 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 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 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 预习导学 梳理 知识 点拨 2 课堂讲义 理解 深化 探究 3 当堂检测 巩固 应用 反馈 4 教材问题解答 答疑 释惑 应用 一、 “ 欧洲人的欧洲 ” 20世纪 50年代初 ,
1、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 3课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课标要求 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 ,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1 预习导学 梳理 知识 点拨 2 课堂讲义 理解 深化 探究 3 当堂检测 巩固 应用 反馈 4 教材问题解答 答疑 释惑 应用 一、 “ 别了,雅尔塔 ” (1)原因 长期受苏联模式束缚 ,
FkQ2r2 B.若是异种电荷, FkQ2r2 C.若是同种电荷, FkQ2r2 D.不论是何种电荷, F= kQ2r2 6.如图 4所示,悬挂在 O点的一根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线下端有一个带电荷量不变的小球 ,均缓慢移动另一带同种电荷的小球 B,当 B到达悬点 O 的正下方并与 A 在同一水平线上, A处于受力平衡时,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为 B的电荷量分别为 q1和 q2, θ分别为 30176
场强度都相等 C.与场源电荷等距的各点的 电场强度的大小都相等,但方向不同 D.场中各点的电场强度与该点至场源电荷的距离 r成反比 4.电场强度 E的定义式为 E= Fq,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该定义只适用于点电荷产生的电场 B.上式中, F 是放入电场中的点电荷所受的静电力, q 是放入电场中的点电荷的电荷量 C.上式中, F是放入电场中的点电荷所受的静电力,
很小的小球 A,用绝缘细线悬挂着,当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 B靠近它时,看到它们 互相吸引,接触后又互相排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接触前, A、 B一定带异种电荷 B.接触前, A、 B可能带异种电荷 C.接触前, A球一定不带任何电荷 D.接触后, A球一定带电荷 2.如图 2所示,在真空中,把一个绝缘导体向带负电的球 P慢慢靠近.关于绝缘导体两端的电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