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第3节牛顿第二定律课时练案内容摘要:
438 所示,质量分别 为 、 的 、 两小球分别连在弹簧两端,球用细线固定在倾角为 30176。 的光滑斜面上,若不计弹簧质量,在线被剪断瞬间,两球的加速度分别为( ) B. 和 0 C. 和 0 和 439 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 量分别为 和 的木块 和 之间用轻弹簧相连,在拉力 作用下,以加速度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突然撤去拉力 ,此瞬时 和 的加速度为 和 ,则( ) = = 0 = , = 0 = a, = a = a, = a 图 438 图 439 参考答案 1. AB 解析:由公式 可知,加速度的大小由合力和质量决定,加速度方向与合力方向一定相同,选项 A、 B 正确。 加速度与合力瞬时对应,合力一旦为零,加速度 会立即变为零,速度不一定立即变为零,选项 D 错误。 合力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相同,而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故选项 C 错误。 2. D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的“同时性”,可知物体受力和加速度同时产生,物体受到的力发生改变时,加速度要同时改变,故选项 A、 B、 C 错误,选项 D 正确。 3. C 解析:由题知 ⊥ ,故 ⊥ ,根据矢量运算法则, 、 同时作用 在该物体上时产生的加速度 ,选项 A、 B 错误;设加速度 的方向与 的夹角为 ,则 ,所以加速度的方向为东偏北 ,选项 C 正确,选项 D 错误。 4. B 解析: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空气阻力 的大小为 ,故选项 B 正确。 5. 0 10 解析: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三个与桌面平行、互成 120176。 角的力。 把三个力矢量合成,合力为零,因此加速度也为零。 其中一个力反向,则合力大小为 ,又由牛顿第二定律知 ,所以加速度 10。 6. ABD 解析:从上节的实验探究中,知道选项 A、 B正确;在公式 得出时是以定义 N 这个单位为前提的: 1 N=1 kg ,式中 三个量必须取 kg、 、 N 为单位才能成立,故选项 D 正确,选项 C 错误。 7. CD。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第3节牛顿第二定律课时练案
相关推荐
很小的小球 A,用绝缘细线悬挂着,当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 B靠近它时,看到它们 互相吸引,接触后又互相排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接触前, A、 B一定带异种电荷 B.接触前, A、 B可能带异种电荷 C.接触前, A球一定不带任何电荷 D.接触后, A球一定带电荷 2.如图 2所示,在真空中,把一个绝缘导体向带负电的球 P慢慢靠近.关于绝缘导体两端的电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场强度都相等 C.与场源电荷等距的各点的 电场强度的大小都相等,但方向不同 D.场中各点的电场强度与该点至场源电荷的距离 r成反比 4.电场强度 E的定义式为 E= Fq,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该定义只适用于点电荷产生的电场 B.上式中, F 是放入电场中的点电荷所受的静电力, q 是放入电场中的点电荷的电荷量 C.上式中, F是放入电场中的点电荷所受的静电力,
FkQ2r2 B.若是异种电荷, FkQ2r2 C.若是同种电荷, FkQ2r2 D.不论是何种电荷, F= kQ2r2 6.如图 4所示,悬挂在 O点的一根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线下端有一个带电荷量不变的小球 ,均缓慢移动另一带同种电荷的小球 B,当 B到达悬点 O 的正下方并与 A 在同一水平线上, A处于受力平衡时,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为 B的电荷量分别为 q1和 q2, θ分别为 30176
1、专题六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一 民主政治的摇篮 古代希腊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课程标准 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 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学习目标 1 . 从自然、政治、经济、人文等角度 , 分析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形成背景。 2 . 认识古希腊独特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对民主政治形成产生的影响。 ( 重点 ) 3 .
答案 BC 解析 要使小球在复合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必须满足重力与电场力平衡,即 mg= Eq,方向相反,因为电场方向向上,故小球一定带正电, A错误, B正确;根据 E= Ud可得 mg= Udq,所以 U= mgdq , C 正确;小球在两板间的运动时间为整个圆周运动周期的一半,即 t= 122πmBq= πmBq, D 错误. 例 4 如图 4 所示的直角坐标系 xOy 中, x0,
1、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一 太平天国运动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课程标准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 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学习目标 1 . 说出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背景、金田起义、定都天京的相关史实。 2 . 比较分析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异同。 ( 重点 )( 难点 ) 3 . 通过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探究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和局限性。 ( 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