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一《辛亥革命》ppt课件内容摘要:
1、二 辛亥革命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课程标准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 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学习目标 1 . 说出辛亥革命的过程 和中华民国建立的史实。 2 . 分析和理解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 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 难点 ) 3 . 分析认识辛亥革命的结果和失败的原因。 ( 难点 )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一 二 三 一、武昌起义 1 . 背景 ( 1 )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 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 2 ) 辛丑条约签订 , 清政府反动卖国的本质逐渐暴露无遗。 ( 3 ) 清政府相继打出了 “ 新政 ” 和 “ 预备立宪 ” 的幌子 , 为资产 2、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 2 . 起义前的革命形势 ( 1 ) 建立革命团体 : 1894 年 , 孙中山成立了第一个革命团体 兴中会 , 第一次提出 “ 振兴中华 ” 的口号。 ( 2 ) 成立革 命政党 : 1905 年 , 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在东京成立。 ( 3 ) 发动武装起义 : 1911 年 4 月 , 黄花岗 起义加速了革命进程的发展。 ( 4 ) 群众运动支持 : 1911 年 5 月 , 清政府派湖北新军镇压 四川 保路运动 , 为湖北革命党人发动起义创造了时机。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一 二 三 3 . 武昌起义 ( 1 ) 经过 : 1911 年 3、 10 月 10 日 ,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发动起义。 次日 , 占领武昌 , 成立 湖北军政府 , 推举 黎元洪 为都督 , 改国号为 中华民国。 ( 2 ) 影响 : 各省纷纷响应 , 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一 二 三 二、中华民国的建立 1 . 南京临时政府 ( 1 ) 建立 : 1912 年 1 月 1 日 , 孙中山在南京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 定都南京 , 采用 五色旗 为国旗 , 改用 公历 , 以 中华民国 纪年。 ( 2 ) 性质 : 是一个以 革命派 为主体的资产阶级政府。 ( 3 ) 措施 : 颁布了一系列 移风易俗 和保护 民族资本主义 发展的法令和措施 4、。 2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1 ) 颁布时间 : 1912 年 3 月。 ( 2 ) 内容 :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 国民全体 , 国民享有一系列民主权利 ; 按照立法、行政、司法 三权分立 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 3 ) 性质 : 是中国第一部 资产阶级 宪法。 ( 4 ) 意义 : 从法律上宣告了 君主专制 制度的灭亡和 民主共和 政体的确立 , 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 一座丰碑。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一 二 三 预习 交流 右图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摘录 , 请问此法颁布的目的是什么 ? 提示 : 中华民国成立后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宪法以确定国体和政体 ;袁世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可能会破坏共 5、和制度 , 窃取辛亥革命果实 , 制定该法的主要目的是限制袁世凯专制独裁 , 维护共和制。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一 二 三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1 .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 1 ) 原因 : 袁世凯在 帝国主义 支持下 , 逐渐攫取了清政府的大权 , 并向南方革命党人施加压力 ; 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的妥协退让。 ( 2 ) 经过 : 袁世凯逼迫 宣统帝 于 1912 年 2 月 12 日正式下诏退位 ; 1912年 3 月 , 袁世凯 在 北京 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一 二 三 2 . 辛亥革命的性质和意义 ( 1 ) 性质 : 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 反帝反封 6、建 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2 ) 意义 :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 君主专制 政体 , 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 建立了 资产阶级 共和国 , 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 , 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 ; 使 民主共和 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 是中国社会 近代化 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一 二 三 练一练 : 1 . 判断 :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 ) 2 . 填空 : 责任内阁制 的规定 , 有利于 从法律上限制即将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的权力 , 以维护民主共和制 7、度。 3 . 填空 : 封建制度是国体 ,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政体。 中国封建制度被推翻是在三大改造完成后 ,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事件是 辛亥革命。 4 . 探究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孙中山在充分考察西方民主政治的基础上颁布的 , 结合其内容论证上述观点。 参考答案 : 主权在民体现了西方民主的基本特征 , 三权分立制参照了美国 , 责任内阁制效仿了英国。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 活动与探究 材料一 20 世纪 , 对中国来说 , 是决定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重要历史转折时期。 20 世纪 , 中国人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 ,辛亥革命是其中的第一次。 它推翻了 8、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 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 1 )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探究思考 , 为什么说 “ 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 ?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辛亥革命与太平天国运动相比有哪些新发展 ? ( 1 ) 组织形式 : 从旧式的宗教组织 “ 拜上帝会 ” 发展到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 ( 2 ) 领导阶级 : 从旧式的农民阶级发展到近代民族资产阶级。 ( 3 ) 革命纲领 : 从农民阶级绝对平均主义的天 朝田亩制度发展到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 ( 4 ) 斗争目标 : 从追求空想的 “ 人间天国 ” 9、发展到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武昌首义纪念馆 材料二 100 多年前的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 , 虽然这场并不彻底的革命迟到了数百年 , 但如果发展顺利 , 本可以成为中国崛起为世界强国的又一个战略机遇期。 但事与愿违 , 中国再一次与机遇失之交臂 , 可谓“ 成功的革命 , 错失的机遇 ”。 ( 2 ) 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 , 论证辛亥革命是一次 “ 成功的革命 , 错失的机遇 ”。 ( 3 ) “ 从前皇帝自称天子 , 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 , 可以打倒 , 别人一定把他看做疯子。 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做疯子的人。 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 , 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 10、帝 , 一定也被看做疯子。 ” 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提示 : ( 1 ) 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上看 , 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进步。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领导、人民群众参加 , 以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以及争取民族独立为目标 , 并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而进行的革命运动 , 因此是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 ( 2 ) “ 成功的革命 ” : 推翻了清王朝统治 , 结束了封建帝制 ,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发展 , 推动了 中国近代化进程。 “ 错失的机遇 ” : 没有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 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 11、封建的社会性质 , 没有使中国发展为先进的近代化国家。 ( 3 ) 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 , 建立了中华民国 , 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用多种史观评价辛亥革命 ( 1 ) 从革命史观看 ,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先行者。 ( 2 ) 从现代化史观看 , 辛亥革命是一次深刻的现代化运动 , 它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现代化。 孙中山是中国现代化的先驱。 ( 3 ) 从整体史观看 , 辛亥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 , 推动了世界 ( 首先是亚洲 ) 资产阶级革 12、命的发展 , 中国与世界已紧密地相连。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放眼看世界的伟大智者。 ( 4 ) 从文明史观看 , 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 , 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中表现尤为突出。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1 2 3 4 5 1 . 下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上的浮雕 , 分别反映了 1851 年和 1911 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 其相似之处有 ( ) 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口号 在革命政党的领导下进行武装斗争 曾在南京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领导人要求在中 国发展资本主义 A. B. C. D.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1 2 3 4 5 解析 : 两块浮雕分别反映了 1851 年 13、的金田起义和 1911 年的武昌起义 ,分别代表了民主革命中的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两件大事。 两者都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 故 符合题意 ; 太平天国运动中 , 洪仁玕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资政新篇 , 辛亥革命的根本目的即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 故 符合题意。 因此正确选项为 C 项。 答案 : C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1 2 3 4 5 2 .“ 武昌起义以后 , 一个月之内 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 , 并且没有一个地方发生激烈的战争。 清的灭亡 , 不是革命军 以军力打倒的 , 是清朝自己瓦解的。 我们这个古老的帝国 , 忽然变为民国了。 ” (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 这一材料 ( ) A. 14、 否定了武昌起义的重要作用 B. 说明了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局限性 C. 揭示了清朝灭亡的内在原因 D. 描述了全国所有省份独立的概况 解析 : 材料肯定了武昌起义的首义作用 , 排除 A 项 ; 十三省独立而非所有省份独立 , 排除 D 项 ; 材料中并未涉及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问题 , 排除B 项。 答案 : C 1 2 3 4 5 问题导 学 当堂检 测 3 . 出现右图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 ( ) A. 资产阶级没有提出明确的政治目标 B. 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具有软弱性与妥协性 C. 资产阶级没有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 D. 辛亥革命不彻底 , 没有推翻君主制度 解析 : 资产阶级在反帝反封建的同时又因自身的弱小 , 在政治上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 这导致辛亥革命胜利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 图中反映了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时与各国使节合影的情况。 所以选 B 项。 答案 : B 1 2 3 4 5 问题导 学 当堂检 测 4 . 辛亥革命 10 周年之际 , 梁启超撰文写道 : “ 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 ? 简单说 , 第一 , 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 第二 , 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 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 ) A. 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 使民主共和观。(人民版)必修一《辛亥革命》ppt课件
相关推荐
1、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课程标准 1 . 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 , 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2 .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 , 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学习目标 1 . 说出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及其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 2 . 分析中国共产党成立及其活动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 重点 ) 3 .
1、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一 太平天国运动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课程标准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 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学习目标 1 . 说出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背景、金田起义、定都天京的相关史实。 2 . 比较分析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异同。 ( 重点 )( 难点 ) 3 . 通过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探究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和局限性。 ( 难点
答案 BC 解析 要使小球在复合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必须满足重力与电场力平衡,即 mg= Eq,方向相反,因为电场方向向上,故小球一定带正电, A错误, B正确;根据 E= Ud可得 mg= Udq,所以 U= mgdq , C 正确;小球在两板间的运动时间为整个圆周运动周期的一半,即 t= 122πmBq= πmBq, D 错误. 例 4 如图 4 所示的直角坐标系 xOy 中, x0,
21- mgH 解析 由动能定理知: A→B W+ mgH= 12mv2- 12mv21 所以 W= 12mv2- 12mv21- mgH 所以 A正确. 因为 U= Wq 所以 UAB= WABq = 2- v21 - 2mgH2q 所以 B 错误. 因为无法判断出电场力做功的正负,所以无法判断机械能的变化,故 C 错误. 由电场力做的功等于电势能的变化量可知 D 正确. 答案 AD 四
5 哪种钢筋的质量较好 ? 三、重点难点探究 探究一 甲、乙两种水稻试验品种连续 5年的平均单位面积产量如下 (单位 : t/hm2 ), 试根据这组数据估计哪一种水稻品种的产量比 较稳定 . 品 种 第
从而, c= 0.于是, 解 设 F(x)= f1(x)- f2(x) 由定理 1 知, x∈ R(x≠177。 1),有 (2) x∈ (- 1, 1),令 x= 0,则 于是, 例 11 求证: logaxy= logax+ logay,其中 x> 0, y> 0. 证明 将 a, y看作固定常数, x看作变量,设 f(x)= logaxy- logax- logay, x∈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