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选修三历史 2.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ppt课件内容摘要:
1、专题二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一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学习目标 知识图解 1 . 了解凡尔赛会议和华盛顿会议构建帝国主义和平体系的史实 , 剖析该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 2 . 简述国际联盟的成立和主要活动 , 评价其历史地位。 一 二 三 四 一、战后帝国主义的力量对比及其争霸计划 1 . 战后帝国主义的力量对比 ( 1 ) 基本形势 : 一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和大国力量的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 最突出的变化是 大英帝国 的衰弱和 美国 力量的迅速膨胀。 ( 2 ) 具体表现 : 摧垮了四大帝国。 英、法、意在战争中受到极大削弱。 英国 在战后开始失去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 , 资本主义世 2、界的金 融中心开始由 伦敦 向 纽约 转移。 二 三 一 四 2 . 战后大国的争霸计划 ( 1 ) 美国 : 1918 年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 “ 十四点 ” 计划 , 企图建立有利于美国的世界秩序。 ( 2 ) 英国 : 维持传统的 “ 大陆均势 ” 政策 , 反对过分削弱德国。 巩固既得利益 , 恢复和保持自己的 霸权地位。 力图在 太平洋上 与美国争雄。 ( 3 ) 法国 : 力图最大限度地削弱 德国 , 树立起在 欧洲大陆 的霸权地位。 扩大在 非洲 和近东的殖民地。 ( 4 ) 意大利 : 企图占据南斯拉夫、奥地利和 土耳其 的部分土地 , 称霸 地中海 地区。 二 三 一 四 ( 3、 5 ) 日本 : 攫取 德国 原来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 分 享战前 德属太平洋岛屿 , 巩固其在远东和西太平洋地区的优势。 巴黎和会召开前 ,战胜的协约国个个心怀鬼胎 ,都有自己的如意算盘。 这就注定了即将召开的巴黎和会不会是一次平静的会议 ,也决定了这次会议必然是一次分赃会议。 二 三 一 四 二、巴黎和会 1 . 召开 ( 1 ) 时间、地点 : 1919 年 1 月 18 日 ; 巴黎 凡尔赛宫。 ( 2 ) 操纵者 : 英国首相劳合 乔治 , 法国总理 克里孟梭 和美国总统威尔逊。 2 . 性质 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的 分赃会议。 二 三 一 四 3 . 结果 签订 凡尔赛和约 等 4、一系列条约。 ( 1 ) 内容 : 战争责任问题 : 德国 承担发动战争的罪责。 德国 的 疆界问题 : 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 法国 ; 萨尔地区 由国际联盟代管 15 年。 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占领 15 年 , 东岸 50 千米宽的地带为 不设防地区。 殖民地问题 : 剥夺 德国 所有海外殖民地。 军事问题 : 德国不得实行 普遍义务兵役制 , 不得拥有重型武器 , 陆军不得超过 10 万人。 赔偿问题 : 德国必须向战胜国提供赔偿 , 由 赔偿委员会 确定赔偿数额和方式。 ( 2 ) 影响 : 它是战胜国强加给德国的十分苛刻的和约 , 把德国民众置于奴隶的地位 , 由此埋下了复仇的种子 , 5、并最终为 希特勒 等法西斯分子所利用。 二 三 一 四 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 :废除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 权 ,取消 “ 二十一条 ” ,收回德国在山东的特权。 但大会拒绝了中国的正义要求 ,并无理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 这一消息传到中国 ,立刻激发了郁积在人们心中的愤慨 ,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二 三 一 四 三、国际联盟的建立 1 . 背景 ( 1 ) 一战后期 , 饱经战祸的各国人民渴望找到根除战争、 保障持久和平的途径。 ( 2 ) 在人民的强大压力下 , 一些资产阶级政治家提出了建立 国际组织 的建议。 ( 3 ) 1 9 1 8 年 , 威尔逊 提出了建立国际 6、联盟的计划。 2 . 建立 ( 1 ) 初步建立 : 1919 年 4 月 28 日 , 巴黎和会 通过了国际联盟盟约 , 成为凡尔赛和 约的一部分。 最初的成员国为 44 个 , 包括各战胜国和一些中立国。 ( 2 ) 正式建立 : 1920 年 1 月 10 日 , 国际联盟盟约正式生效 , 标志着国际联盟正式成立 , 总部设在 日内瓦。 二 三 一 四 3 . 性质 国际联盟是第一个 世界性的国际政治 组织。 4 . 主要任务 维持 国际和平与安全 , 促进各国之间的国际合作。 5 . 主要机构 大会、行政院、秘书厅 , 其中 行政院 由 5 个常任理事国和 4 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 6 7、 . 美国与国联 美国是国际联盟的主要倡导者 , 但由于国联的成立并没有给美国带来多少实际利益 , 美国最终没有加入国际联盟。 二 三 一 四 国联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普遍 性的国际组织 ,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政治性的国际组织 ,它反映了 20 世纪的世界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 但美国和苏联这两个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国没有参加 ,严重削弱了国联的权威性。 二 一 三 四 四、华盛顿会议 1 . 背景 巴黎和会主要调整了帝国主义在 欧洲 的关系 , 协约国各国在 远东 和 太平洋 地区的矛盾日益尖锐。 美、英、日成为这一地区竞争的主角 , 其中 日美矛盾最为突出 , 中国 是它们争夺的重点。 2 . 8、 召开 1 9 2 1 年 11 月 12 日 , 华盛顿会议正式开幕 , 主要议题包括 限制军备 和处理有关列强在 远东 和 太平洋 地区的关系问题。 二 一 三 四 3 . 主要内容 ( 1 ) 签订四国 条约 , 拆散 英日 同盟。 ( 2 ) 签订现代史上第一个裁军协议 五国条约 , 规定英、美、日、法、意主力舰的比例为 5 5 3 1 . 7 5 1 . 7 5。 ( 3 ) 签订九国公约 , 主要确立了美国主张的 “ 门户开放 ”“ 机会均等 ”原则 , 为美国排挤英日 , 加强对华扩张准备了有利条件。 ( 4 ) 中日两国在会外签订 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 和附约 , 规定日本将 9、胶州湾德国原租借地归还中国 , 胶济铁路 路权由中国赎回。 二 一 三 四 为什么说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外交取得了三大胜利 ? 提示 : ( 1 ) 四国条约的签订是美国外交的胜利 ,它借此埋葬了英日同盟 ,消除 了美国在远东争霸的一个障碍。 ( 2 ) 五国条约使英国正式承认了美英海军力量的对等原则 ,标志着英国海上优势从此终结 ,并使日本的扩军计划受到限制。 从这个意义上说 ,它是美国外交的又一胜利。 ( 3 ) 九国公约的签订 ,是美国外交取得的重要成果。 它使美国长期追求的 “ 门户开放 ” 在中国成为现实 ,它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 , “ 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 10、 ,为美国进一步对华扩张和争夺亚太地区的霸权提供了条件。 二 一 三 四 4 . 评价 ( 1 ) 华盛顿会议是继巴黎和会之后的另一次重要会议 , 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 远东 和 太平洋 地区的 关系 , 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它们在这一地区的矛盾。 ( 2 ) 美国 是华盛顿会议的最大受益者 , 日本 独霸中国的野心受到压制 , 而中国半殖民地地位依然如故。 ( 3 ) 华盛顿会议确立起来的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国际关系被称为华盛顿体系 , 它与凡尔赛体系一起合称为 凡尔赛 华盛顿 体系。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 ,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但又具有明显的分赃性质和大国 11、强权色彩 ,在 “ 和平 ” 体系下 ,掩盖着许多矛盾、隐患 ,为后来的二战埋下了祸根。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一 应怎样看待国际联盟 1 . 历史地位 ( 1 ) 国际联盟是一战的产物 , 是第一个立誓共同防御侵略、以非暴力方法解决争端的世界范围内的国际组织 , 在世界历史上具有突出的地位。 ( 2 ) 国际联盟是第一个政治性的国际组织。 它具有两大任务 : 一是维护世界和平 , 制止侵略行为 ; 二是关心和处理国际范围的卫生、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问题。 由于凡尔赛和约的先天不足和国际联盟自身的根本缺陷 ,它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 2 . 实质 美国首先提议建立国联 , 但由于凡尔赛和约不符合美 12、国的利益 , 美国最终没有加入国联。 因此 , 国联自成立之初 , 就是英法控制下的维护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的工具。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3 . 评价 ( 1 ) 国际联盟是世界上第一个政治性的国际组织 , 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 它在协调和处理国际范围的卫生、经济、社会等关系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 显示了其存在的价值 ; 对后来反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起到了一些作用 , 也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它的出现标志着世界人民反战运动的兴起 , 说明在当时政府的背后正在形成建立世界新秩序的真正力量。 ( 2 ) 国联在成立之初 , 机构虽然完善 , 但不切合实际 , 英法的自私与短视 ,使得改善国际关系 13、的努力都无法实施 , 不能有效抑制战争的再次爆发。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例题 1 】 有网友看了下面这幅政治漫画后 , 表达了不 同看法 , 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 ) A . 英法设计 , 美国造桥 B. 美国设计 , 英法造桥 C. 国会设计 , 总统造桥 D. 总统设计 , 国会造桥 解析 :根据图片中的 “ 国际联盟大桥由美国总统威尔逊设计 ” 可知 , A 、 据图片中 “ 桥 ” 的组成部分 “ 比利时 ”“ 法国 ”“ 英国 ”“ 意大利 ”可知 , “ 桥 ” 是英法等欧洲国家建立的 ,而美国只能坐在桥的一边 ,由此可判定D 项错误。 答案 : B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二 14、 如何全面认识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 1 . 含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战胜国所建立的重新瓜 分世界的国际新秩序。 2 . 特点 ( 1 ) 它是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在现有实力基础上通过相互妥协而建立的。 ( 2 ) 该体系体现了帝国主义的殖民政策 , 具有反动性。 ( 3 ) 该体系具有不牢固性、脆弱性 , 内部存在着很多矛盾 , 因而不可能持久存在。 ( 4 ) 该体系具有不全面性 , 如出于社会制度的区别 , 把苏俄 ( 联 ) 排斥在外 ;出于分赃的目的 , 排斥了德国等。 3 . 实质 帝国主义大国重新瓜分世界的工具。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4 . 评价 ( 1 ) 性质 : 它是战后帝国 15、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 2 ) 积极影响 :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东西方的矛盾 , 为 20 世 纪 20 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的和平和繁荣局面创造了条件。 ( 3 ) 消极影响 : 它建立在宰割战败国和牺牲弱小国家利益基础上 , 隐含了许多矛盾 , 这些矛盾随着帝国主义各国实力对比变化而日益尖锐 , 新的争夺不可避免 , 这就决定了这个体系不可能持久。 ( 4 ) 启示 : 国际关系格局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 , 呈现出动态的、渐进的运动过程和周期变化规律。 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既是战争的根源 , 也是争夺世界霸权的主要力量。 围绕经济利益的争夺是战略格局演变的内在因素 , 强大的经济实力是参与国际政治的首要条件。 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 ,为各国经济发展和参与 国际竞争注入了活力。 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归根结底是综合国力竞争的结果。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例题 2 】 1 9 2 1 年 ,。(人民版)选修三历史 2.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ppt课件
相关推荐
1、专题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 滑向世界性大战的深渊 学习目标 知识图解 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 理解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 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一 二 三 四 一、帝国主义时代的来临 1 . 原因 ( 1 ) 第二次工业革命 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 2 ) 伴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 , 垄断组织 产生。 2 . 概况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 英、法
1、专题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 学习目标 知识图解 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一 二 三 一、欧亚两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 . 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 1 ) 背景 : 1 9 2 9 年 经济危机 的打击。 纳粹党利用当时的 民族复仇情绪 和人们对现实状况的不满 , 赢得了广泛的支持。 1 9 3 3 年 希特勒 出任德国总理 , 掌握了国家政权。 ( 2 )
1、二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课程标准 了解 “ 文化大革命 ” 对民主的践踏 , 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 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 , 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学习目标 1 . 说出政治建设的曲折史实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 2 . 通过 “ 文化大革命 ”
1、三 大战的新阶段 学习 目标 知识图解 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和各大战场重要战役等史实 , 认识反法西斯国家是怎样通向胜利之门的。 一 二 三 四 一、德、意、日正式结成军事侵略同盟 1 . 三国结成政治同盟 ( 1 ) 原因 : 一战后三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 , 它们的扩张行为使它们在国际上 陷入孤立。 它们试图打着 “ ” 旗号 , 达到互相支持、扩大侵略的目的。
x. 二、 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及导数的运算法则 1.常见函数的导数公式: ( 1) 039。 C (C为常数 ); ( 2) 1)39。 ( nn nxx ( Qn ); ( 3) xx cos)39。 (sin ; ( 4) xx sin)39。 (cos ; ( 5) aaa xx ln)39。 ( ; ( 6) xx ee )39。 ( ; ( 7)
⑶~⑹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 ⑻ 1()xx ( 为常数) ⑼ ( ) l n ( 0 1 )xxa a a a a , ⑽ aa11( l o g x ) l o g e ( 0 1 )x x l n a aa , 且 ⑾ xx e)(e ⑿ x1)(lnx ⒀ cosx)(sinx ⒁ sinx)(cos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