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选修三历史 3.3《大战的新阶段》ppt课件内容摘要:

1、三 大战的新阶段 学习 目标 知识图解 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和各大战场重要战役等史实 , 认识反法西斯国家是怎样通向胜利之门的。 一 二 三 四 一、德、意、日正式结成军事侵略同盟 1 . 三国结成政治同盟 ( 1 ) 原因 : 一战后三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 , 它们的扩张行为使它们在国际上 陷入孤立。 它们试图打着 “ ” 旗号 , 达到互相支持、扩大侵略的目的。 ( 2 ) 结盟 : 1937 年 11 月 , 意大利加入德、日 产国际协定 , 柏林 罗马 东京 三国轴心形成 , 标志着三国结成了政治同盟。 一 二 三 四 2 . 三国结成军事同盟 ( 1 ) 2、原因 : 法国败降后 , 德、意、日三国进入了全面合作的新阶段。 日本企图趁机解决 “ 中国问题 ” , 并实施南进战略 , 夺取英、法、荷等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 德国希望日本能在远东地区扩大战争 , 借此牵制 英国 的兵力 , 同时把美国的注意力转移到 亚洲。 ( 2 ) 结盟 : 1940 年 9 月 , 德、意、日三国在柏林签署了 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 , 由政治同盟扩展成为军事同盟。 3 . 三国结盟的影响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战争进一步扩大 , 相继爆发了 苏德战争 和太平洋战争。 一 二 三 四 法西斯国家结盟的原因在于它们在对外扩张过程中有共同的利益要求 ;法 西斯国家为了麻 3、痹西方大国 ,打出了 “ 产国际 ” 的旗号。 二 三 一 四 二、苏德战争爆发 1 . 战争爆发 1 9 4 1 年 6 月 22 日 , 德军展开代号为 “ 巴巴罗萨 计划 ” 的军事行动 , 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 , 苏德战争爆发。 它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了。 2 . 初期战况 德军 长驱直入 , 苏军 节节失利 , 遭受严重损失。 德军深入苏联腹地 8 5 0 1 200 千米。 3 . 莫斯科保卫战 ( 1 ) 概况 : 1941 年 10 月初 , 德军进攻莫斯科 , 苏联军民在 斯大林 的领导下 ,展开莫斯科保卫战 , 至 1942 年初 , 莫斯科保卫战取得胜利。 ( 2 4、) 影响 : 莫斯科保卫战使德军遭到沉重 打击 , 标志着 “ 闪电战 ” 的破产。 二 三 一 四 莫斯科保卫战是苏德战争中一次非常重要的战役 ,这场战役重创了德军 ,粉碎了德军 “ 不可战胜 ” 的神话 ,极大地鼓舞了苏联红军的士气。 这场战役也把苏德战争拖入了持久战 ,这对德国是十分不利的。 二 三 一 四 三、日本偷袭珍珠港 1 . 背景 ( 1 ) 德国侵占西欧后 , 日本提出了建立 “ 大东亚共荣圈 ” 的口号 , 加剧了日本与 美、英 等国的矛盾。 ( 2 ) 美、英对日本采取贸易禁运、 冻结资产 等措施 , 日本决定同美国开战。 ( 3 ) 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提出了 偷袭 5、珍珠港 的方案。 2 . 经过 1 9 4 1 年 12 月 7 日 , 日本出动飞机轰 炸了停在珍珠港内的美国 太平洋舰队 , 以微小的代价重创 太平洋舰队。 3 . 影响 美国迅速对日宣战。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 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真正具有 世界规模 的战争。 二 三 一 四 美国在珍珠港事件中之所以遭到惨败 ,主要是因为美国政府对急剧变化的形势作出了错误的判断 ,始终认为可以与日本达成某种妥协。 另外 ,日本政府为了麻痹美国政府 ,一直煞有介事地与美国政府进行谈判 ,直至战争爆发。 二 一 三 四 四、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1 . 背景 苏德战争 和 太平洋战争 的爆发 , 促使反 6、法西斯各国逐渐走向联合。 2 . 建立过程 ( 1 ) 1 9 4 1 年 , 美国通过 租借法案 , 向英国提供武器和物资支援 , 美英开始结盟。 ( 2 ) 苏德战争爆发后 , 英国 宣布要给予苏联力所能及的一切援助 ; 美国宣布 租借法案 适用于苏联。 这表明美、英、苏正逐步走向联合。 ( 3 ) 1 9 4 1 年 8 月 14 日 , 罗斯福与丘吉尔发表 大西洋宪章 , 表明彻底摧毁纳粹暴政的决心。 ( 4 ) 1 9 4 2 年元旦 , 中、美、英、苏等 26 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 联合国家宣言 , 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二 一 三 四 3 . 意义 极大地鼓舞了各国 7、人民的斗志 , 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力量 , 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和成立 联合国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的建立是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它表明当有共同的国家利益时 ,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是可以结盟的。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一 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原因 首先 , 太平洋战争是日美争夺以中国为重点的亚太地区的必然结果。 早在 19 世纪末 , 日本和美国就开始了在亚太地区争夺霸权的斗争。 日本提出以 “ 征韩侵华 ” 为中心的 “ 大陆政策 ” ; 美国则在美西战争后提出 “ 门户开放 ”政策 , 企图与诸列强争夺和分享在中国的利益。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召开的华盛顿会议 8、上 , 美国通过四国条约拆散了英日同盟 , 孤立了日本 ; 通过五国条约 束缚了日本进行军备竞赛的手脚 ; 通过九国公约排斥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行动 , 日本对此极为愤恨。 到了 20 世纪 30 年代 , 日本加紧侵华 ,企图排斥美国在华势力 , 进而独占 , 美日矛盾逐渐激化。 1 9 4 0 年 , 日本正式抛出所谓 “ 大东亚共荣圈 ” 计划 , 不仅要侵占 , 而且还要向东南亚扩张 ,建立亚洲、太平洋地区的霸权 , 美日矛盾恶化。 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是与美国在太平洋地区长期争夺霸权的必然结果。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其次 , 战争经济的需要是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经济根源。 日本的国力经不起长期 9、的战争消耗 , 随着战争的不断扩大 , 日本帝国主义把越来越多的人力、物 力、财力消耗在中国战场上 , 而 “ 南进 ” 可以获取大量的石油、锡、橡胶等战略物资。 英美等国对日本实行的贸易禁运 , 对战略物资严重依赖进口的日本打击沉重 , 促使日本下了 “ 对美一战 ” 的决心。 最后 , 德国在欧洲战场上的胜利及攻势 , 客观上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 ,成为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外部动因。 法西斯德国席卷西欧大陆 , 荷、法等国相继沦亡 , 英国困守本土。 “ 德国的连战连捷 , 使日本人陶醉如狂 ”。 到了1 9 4 1 年 10 月 , 希特勒的侵略军已逼近莫斯科城下 , 这对日本更是一个极大鼓 10、舞 , 其侵略气焰更加嚣张。 1941 年 11 月 , 日本御前会议决定对美开 战。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例题 1 】 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 . 日本推行 “ 大东亚共荣圈 ” 计划 B. 英、美等国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 C. 日本为配合德国进攻苏联 D. 美日在亚太地区的矛盾激化 解析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是美日双方矛盾日益激化的必然结果。 答案 : D 走出误区 解答本题 ,易误选 B 项。 造成美日矛盾激化的根本原因是日本的扩张危及美国的利益。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二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背景、经过和意义 1 . 背景 ( 1 ) 随着法西斯侵略扩张的不断深入 11、,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对全人类的安全和民主制度构成严重威胁 , 世界人民 同法西斯的矛盾已成为压倒一切的主要矛盾。 ( 2 ) 西方大国对法西斯态度的变化 : 美国出于自身的安全和利益考虑 , 逐渐改变以往的 “ 中立 ” 态度 , 加强了对英国等国家的援助。 1 9 4 1 年租借法案的通过 , 表明美国实际上已介入了反法西斯斗争 , 美英开始结盟 , 从而为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 1941 年 8 月 , 罗斯福、丘吉尔发表大西洋宪章 , 提出尊重各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 , 倡导自由、和平 , 反对侵略 ;同时 , 美英也开始对苏联提供一些援助。 ( 3 )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 12、 美国直接卷入了反法西斯战争。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2 . 形成 1 9 4 2 年初 , 中、美、英 、苏等 26 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 保证竭尽全力 , 团结一致 , 彻底打败法西斯轴心国及其追随者。 它的发表 , 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3 . 意义 极大地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 , 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力量 , 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和成立联合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例题 2 】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 A . 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B. 美国改变以往的 “ 中立 ” 态度 C. 世界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激化 D. 苏 13、联参战加强了战争的反法西斯性质 解析 :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以及美国改变 “ 中立 ” 态 度都是加速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原因。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损害了世界人民的利益 ,同世界人民的矛盾激化。 答案 : C 1 2 3 4 5 1 希特勒说 : “ 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 , 要使他们相信 , 德国是反对赤祸的决定性堡垒。 这是我们渡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和重新武装的唯一方法。 ” 为此德国采取的措施是 ( ) A . 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B. 签订布列斯特和约 C. 签署产国际协定 D. 签署慕尼黑协定 解析 :注意材料中 的关键信息 “ 14、 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 ” ,由此可知德国打着产国际的幌子扩大侵略 ,与此相对应的措施是签署产国际协定。 答案 : C 1 2 3 4 5 2 德、意、日三国轴心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 A . 德意议定书的签订 B. 德日产国际协定签订 C. 意大利加入产国际协定 D. 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解析 :意大利加入产国际协定 ,标志着三国轴心正式形成。 答案 : C 1 2 3 4 5 3 ( 2 0 1 2 天津文综 ) 1 9 4 0 年 12 月底 , 罗斯福在一次广播谈话中说 : “ 美国不能用缩进被窝、蒙头大睡的办法回避危险或对危险的害怕 ” , “ 必须成 为民主国家的伟大兵工厂 ” 15、。 随后不久 , 美国 ( ) A . 通过了新的中立法 B. 通过了租借法 C. 与英国共同发表大西洋宪章 D. 参与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 “1 9 4 0 年 ”“ 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伟大兵工厂 ” ,可知美国准备从军事上为遭到法西斯国家侵略的国家提供援助 ,为此美国通过了租借法 ,因此答案选 B 项。 答案 : B 1 2 3 4 5 4 右图是一幅美国二战时期的海报 , 上面有林肯葛底斯堡演说中的话 : “ 决不让那些死去的人们白白牺牲。 ” 该海报最早可能出现于 ( ) A . 慕尼黑协定签字后 B. 德军向英 法发动进攻后 C. 苏德战争爆发后 D. 日军突袭珍珠港后 解析 :图中美国的国旗已残缺不全 ,这表明美国的利益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