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选修三历史 3.5《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ppt课件内容摘要:
1、五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学习目标 知识图解 简述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 汲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 一 二 三 四 一、攻克柏林 1 . 1 9 4 5 年欧洲战况 ( 1 ) 西线 : 美英盟军强渡 莱茵河 , 基本上消灭西线德军主力。 随后 , 盟军继续推进 , 一路与苏军会师于 易北河 西岸的托尔高城一带 ; 另一路盟军向南进入 奥地利 , 与从意大利北上的盟军会师。 ( 2 ) 东线 : 苏军连续突破德军几道防线 , 解放了 波兰 、匈牙利全境以及 捷克斯洛伐克 和奥地利的部分地区 , 把战线推进到距 柏林 只有 60 千米的奥得河畔。 4 月 25 日 , 完成对 柏林 2、 的合围。 ( 3 ) 柏林战役 : 1945 年 4 月 27 日 , 苏军 攻入柏林市区。 30 日 , 希特勒 自杀。 5 月 1 日 , 苏军完全占领柏林。 2 . 德国投降 1 9 4 5 年 5 月 8 日 , 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 欧洲战事结束。 二 三 一 四 二、波茨坦会议 1 . 背景 德国败降后 , 如何处置德国以及欧洲其他有关问题都亟待解决。 2 . 召开 1 9 4 5 年 7 月 1 7 日至 8 月 2 日 ,美、英、苏三国首脑在波茨坦举行会议。 二 三 一 四 3 . 主要内容 ( 1 ) 处置德国问题 : 制定了解除德国全部武装、摧毁一切军事工业和 纳粹组织 3、 、惩办战犯、实行政治生活 民主 化等基本原则。 同时决定尽快对战犯进行审判。 ( 2 ) 波兰的西部边界问题 : 决定将奥得河和尼斯河以东的领土、 东普鲁士 的一部分领土和 但泽 划归波兰。 ( 3 ) 讨论了结束对日作战的条件和对日本的战后处置方针 , 通过了 波茨坦公告。 ( 4 ) 公告对日本的处置方针主要有 : 提出战后日本实行 非军事化 、民主化等基本原则。 对日本实施 军事占领 直至日本建立和平政府。 开罗宣言 的条款必须予以实施。 审判战犯。 摧毁日本的军事工业 , 等等。 二 三 一 四 4 . 影响 ( 1 ) 三大国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协调了立场 , 使得三国战时联盟得以继续 4、维持 , 这对 加紧对日作战 、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具有积极意义。 ( 2 ) 暴露出三大国之间的 矛盾和冲突 , 为战后美苏反目成仇埋下了伏笔。 二 三 一 四 三、日本投降 1 . 促进日本投降的因素 ( 1 ) 中途岛战役 和瓜岛战役之后 , 太平洋战场发生根本性转折 , 盟军转入反攻。 至 1945 年初 , 盟军已接近日本本土。 ( 2 ) 亚洲其他战场的抗日力量展开大规模的反攻 , 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灭亡。 ( 3 ) 1 9 4 5 年 8 月 6 日和 9 日 , 美国 向日本投掷了两枚原子弹。 ( 4 ) 1 9 4 5 年 8 月 8 日 , 苏联 出兵中国东北 , 向 5、日本关东军发起猛烈进攻。 ( 5 ) 1945 年 8 月 9 日 , 中国战场 开展总反攻 , 其他战场也向日本侵略军发动最后的攻击。 二 三 一 四 2 . 日本投降 ( 1 ) 1 9 4 5 年 8 月 15 日 , 日本天皇正式播发 “ 停战诏书 ”。 9 月 2 日 , 日本代表正式在投降书上签字。 9 月 9 日 , 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 南京 举行。 ( 2 ) 日本的投降 , 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反法西斯国家的 完全胜利 宣告结束。 3 . 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及作用 ( 1 ) 地位 : 中 国的抗日武装是 亚洲大陆 抗日的主力。 ( 2 ) 作 6、用 : 中国的抗战不仅牵制和歼灭了日军的大量兵力 , 减轻了美、英等盟国的压力 , 而且配合了 欧洲战场 和 太平洋战场 的战略行动 ,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 三 一 四 中国战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具有怎样的地位 ? 它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产生了哪些重要作用 ? 提示 :中国战场是亚洲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要战场。 从 1 9 3 1 年起 ,中国军民就不屈不挠地与日本侵略者进行英勇斗争 ,不仅牵制和歼灭了日军大量兵力 ,减轻了美、英等盟国的压力 ,而且配合了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战略行动 ,从而为反法西斯 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加速了二战的进程。 二 一 三 四 7、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意义与反思 1 . 胜利的意义 ( 1 ) 为战后基本清除德日 法西斯主义 和 军国主义 势力 , 扫除两国历史上遗留的浓厚的封建主义残余 , 使之走上 和平 、 民主 的发展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2 ) 对战后世界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 : 战后形成了 两极格局 , 社会主义 力量不断增强 , 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 3 ) 客观上诱导、推动了 科学技术 的大发展。 特别是 原子弹 、 V 2 火箭的研制成功 , 为战后原子能技术、现代空间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 人类对二战的反思 第二次世界大战 昭示世人 : 各国必须 求同存异 、和平共处、 加强 8、合作 ,才能共同应对不断出现的新的威胁和挑战 , 才能维护世界的持久和平。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一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及经验教训 1 . 原因 ( 1 ) 战争的正义性。 战争的性质关系到人心的向背 , 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所在。 中、美、英、苏等同盟国进行的反法西斯战争 , 旨在反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 , 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 保卫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 是正义的。 ( 2 ) 团结就是力量。 战争是力量的竞赛 , 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 而力量的形成和发展却需要团结。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 是依靠团结 形成的强大力量取胜的。 ( 3 ) 战略指导正确。 战争在几个战场同时展开和进 9、行 , 如何实施正确的战略指导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 4 ) 战争动员有力。 反法西斯战争是一场时间持久、消耗巨大的战争 ,战争的胜利依赖于雄厚的物质基础。 通过战争动员调动强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 将战争潜力转化为战争实力 , 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2 . 经验教训 ( 1 ) 战争不仅给被侵略国 , 也给侵略国人民带来灾难 , 战争就是灾难 , 我们必须反对军国主义的复活 , 捍卫世界和平 , 绝不能让大战的悲剧重演。 ( 2 ) 人类命运休戚相关 , 为了应对人类发展的共同 挑战 , 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应该和平共处 , 团结斗争。 10、 ( 3 )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表明 ,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和前进的最伟大动力。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例题 1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地 波兰维斯特普拉特半岛上有一条巨幅标语 : “ 永远不要战争。 ” 二战为人类提供的经验与教训有 ( ) 法西斯主义引发战争 , 必须警惕其死灰复燃 国际统一战线是打击共同敌人的有力武器 不能靠牺牲、出卖其他国家的独立、领土和主权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世界和平是不可分割的 , 爱好和平的各国政府和人民应同心协力、共同维护和平 A . B. C. D. 解析 :上述四个结论中 , 属于二战的教训 , 属于二战的经验 ,故 全部符合题意。 答案 : C 探究点一 11、 探究点二 探究点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相比有何特点 1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相比 , 战争规模更大 , 给世界带来的人力、物力上的损失更大。 2 . 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不同。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 , 世界上只有一个资本主义体系 ;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 , 除了资本主义体系外 , 还有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德、意、日法西斯和英、法、美等主要帝国主义国家都与社会主义苏联有矛 盾 ; 而德、意、日与英、法、美之间也存在着尖锐的矛盾。 法西斯国家打着反布尔什维克的旗号 , 取得了英、法、美对它们侵略扩张的纵容和让步 , 而法西斯国家首先向英法的盟国开战 , 导致了第二次 12、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英、法、美不得不与苏联结盟共同对抗法西斯势力的扩张 , 直到战争结束。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3 . 战争的性质不同。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两大集团为了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 , 为了争夺殖民利益而进行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从一开始就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在战争的过程中 , 世界人民建立了反法西斯联盟 , 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密切合作 , 共同进行 反法西斯斗争 ,并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例题 2 】 大前提 : 凡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都是非正义战争 ; 小前提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和美国已是帝国主义国家 ; 结论 : 因此 , 当时 13、日美交战双方都是非正义的。 这个三段论式的推理属于下列哪一种情况( ) A . 大前提正确 , 小前提正确 , 结论正确 B. 大前提错误 , 小前提正确 , 结论错误 C. 大前提正确 , 小前提正确 , 结论错误 D. 大前提错误 , 小前提错误 , 结论错误 解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所有参与反法西斯战争的国家和人民都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答案 : B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走出误区 解答本题 ,易误选 C 项。 应正确把握评价战争的标准 是否符合社会进步、符合人民利益。 凡是符合社会进步、符合人民利益的便是正义的 ,反之 ,便是非正义的。 1 2 3 4 5 1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事结束的标志是 ( ) A . 苏军攻克柏林 B. 诺曼底登陆成功 C. 希特勒自杀身亡 D. 德国代表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解析 :德国政府代表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事结束。 答案 : D 1 2 3 4 5 2 下面这幅漫画是著名漫画家华君武的代表作之一榜样 , 作于1 9 4 5 年 5 月。 对作者作这幅漫画时的背景描述不正确的是 ( ) 日本人在惊讶 :意大利人上绞刑架了 ? A . 美英开辟第二战场 , 夹击德国 B. 东南欧各国人民纷纷起义 , 打击法西斯侵略者 C. 雅尔塔会议召开 D. 波茨坦会议召开 1 2 3 4 5 解析 :注意漫画下面的时间 “1 9 4 5 年 5 月 ” ,波茨坦会议召开于 1 9 4 5 年 7 月 ,故 D 项不正确。 答案 : D 1 2 3 4 5 3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 中国参与签署或以中国的名义参与签署的反法西斯文件有 ( ) 大西洋宪章 开罗宣言 雅尔塔协定 波茨坦公告 A . B. C. D. 解 析 : 四个文件都是在二战期间签署的 ,大西洋宪章是英美两国发表的 ,开罗宣言是中、美、英三国发表的 ,雅尔塔协定是美、英、苏三国签署的 ,波茨坦公告是以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的。 故符合条件的文件为。 答案 : D 1 2 3 4 5 4 雅尔塔会议与波茨坦会议在内。(人民版)选修三历史 3.5《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ppt课件
相关推荐
⑶~⑹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 ⑻ 1()xx ( 为常数) ⑼ ( ) l n ( 0 1 )xxa a a a a , ⑽ aa11( l o g x ) l o g e ( 0 1 )x x l n a aa , 且 ⑾ xx e)(e ⑿ x1)(lnx ⒀ cosx)(sinx ⒁ sinx)(cosx -
x. 二、 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及导数的运算法则 1.常见函数的导数公式: ( 1) 039。 C (C为常数 ); ( 2) 1)39。 ( nn nxx ( Qn ); ( 3) xx cos)39。 (sin ; ( 4) xx sin)39。 (cos ; ( 5) aaa xx ln)39。 ( ; ( 6) xx ee )39。 ( ; ( 7)
1、三 大战的新阶段 学习 目标 知识图解 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和各大战场重要战役等史实 , 认识反法西斯国家是怎样通向胜利之门的。 一 二 三 四 一、德、意、日正式结成军事侵略同盟 1 . 三国结成政治同盟 ( 1 ) 原因 : 一战后三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 , 它们的扩张行为使它们在国际上 陷入孤立。 它们试图打着 “ ” 旗号 , 达到互相支持、扩大侵略的目的。
„„ 根据以上事实 ,由归纳推理可得 : 当 n∈ N+且 n≥ 2 时 ,fn(x)=f(fn1(x))= . (2)观察下列等式 :13+23=32,13+23+33=62,13+23+33+43=102,„ ,根据上述规律 ,第五个等式 . . . . .为 . 下列是用类比法进行猜测的几个结论 : ① 由“ a=b⇒ ac=bc”类比得到“ ab⇒ acbc”。 ② 由“
1、四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 学习目标 知识图解 了解各大战场重要战役等史实 , 认识反法西斯国 家是怎样通向胜利之门的。 一 二 三 四 一、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1 . 背景 德军在进攻莫斯科失败后 , 从 全面进攻 转为 重点进攻。 1942 年 7 月中旬 , 德军集中力量进攻斯大林格勒。 2 . 过程 ( 1 ) 1 9 4 2 年 9 月中旬 , 德军逼近斯大林格勒 , 展开了
x )()(lim 000. 导数的定义要注意两点:第一: Δ x是自变量 x 在 0x 处的该变量,所以 Δ x可正可负,但 0x ;第二:函数在某点的导数,就是在该点的函数值改变量与自变量之比的极限值,因此它是一个常数而不是变数 . y=f(x)在点 x0处的导数的方法是: (1)求函数 y=f(x)的增量 Δ y=f(x0+Δ x)f(x0)。 (2)求平均变化率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