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选修三历史 3.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ppt课件内容摘要:

1、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学习目标 知识图解 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样从局部战争逐步走向全面战争的。 一 二 三 四 一、德国闪击波兰 1 . 战争爆发 1 9 3 9 年 9 月 1 日 , 德军以 “ 闪电战 ” 突袭波兰 , 1939 年 9 月 3 日 , 英、法 对德宣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2 . 波兰亡国 英、法 宣而不战 , 波兰孤军奋战 ,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 波兰灭亡。 3 . 德国在波兰的统治 德军在波兰建立了许多集中营 , 其中最臭名昭著的是 奥斯威辛 集中营。 德国突袭波兰后 ,英、法仍然对德国进攻苏联抱有一丝幻想 ,所以对德国宣而不战 ,希望德国能在占领 2、波兰后继续东进。 这就导致二战初期出现了 “ 奇怪战争 ”“ 静坐战争 ” 的局面。 二 三 一 四 二、苏联建立 “ 东方战线 ” 1 . 背景 ( 1 ) 英、法、苏意识到德国的威胁 , 开始采取 联合行动 , 但三国的谈判破裂。 ( 2 ) 1 9 3 9 年 8 月 23 日 , 苏联同德国签订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使苏联摆脱了遭受日、德两面夹击、孤立无援的危险境地 ,并给了英、法两国祸水东引的阴谋以沉重打击。 但条约的签订也必然使德国得以按计划发动战争 ,并避免了两线作战。 另外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还附有秘密附加议定书 ,苏联与德国据此划分势力范围 ,体现了苏联的大国沙文 3、主义。 二 三 一 四 2 .“ 东方战线 ” 的建立 ( 1 ) 表现 : 苏联通过各种方式把 波兰 的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 , 波罗的海沿岸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 , 苏芬边界的一部分 , 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北布科维纳并入苏联。 ( 2 ) 结果 : 苏联 把西部边界向西推移了 150 千米 4 0 0 千米 , 从而建立了一条从 波罗的海 到 黑海 的 “ 东方战线 ”。 二 三 一 四 三、德国闪击北欧、西欧 1 . 背景 当德军进攻波兰时 , 英法联军在西线拥有绝对优势 , 但是英法联军坐失良机 , 眼睁睁地看着波兰灭亡而无动于衷。 2 . 德国闪击北欧 1 9 4 0 4、 年 4 月 , 德军入侵北欧 , 迅速占领 丹麦 和 挪威。 3 . 德国闪击西欧 ( 1 ) 1 9 4 0 年 5 月 , 德军在西线发动攻势 , 卢森堡、 荷兰 、比利时投降。 ( 2 ) 敦刻尔克大撤退 : 1940 年 5 月 , 英国海军实施 “ 发电机计划 ” , 从敦刻尔克撤走 34 万军队 , 保存了有生力量。 ( 3 ) 法国投降 : 1940 年 6 月 , 法国宣布投降 , 卖国的 贝当 在南部组织维希政府 , 爱国的 戴高乐 将军在英国伦敦建立 , 树起 “ 自由法国 ” 的旗帜。 二 一 三 四 四、不列颠之战 1 . 背景 张伯伦政府垮台 , 丘吉尔 组建新政 5、府 , 对德国采取强硬政策 , 表示将抵抗法西斯德国的侵略。 2 . 战况 1 9 4 0 年 7 月 10 日 , 德国空军执行 “ 海狮计划 ” , 对英国开始大规模空袭 ,不列颠之战开始。 英国军民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 重创德国空军。 3 . 地位 不列颠之战是二战中 历时最长 、 规模最大 的一次空战。 4 . 结果 英国 最终取得空战的胜利 , 迫使希特勒取消了 登陆入侵 的计划。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1 . 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受到凡尔赛体系限制的德国 , 随着经济政治实力的增强 , 强烈要求从英、法等战胜国那 6、里重新夺取殖民地和市场 ; 意大利和日本认为自己在一战后分赃太少 , 强烈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2 .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 法西斯的对外扩张 ,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直接原因。 20 世纪 30 年代 , 德、日法西斯上台后 , 对内实行恐怖统治 , 对外不断侵略扩张 , 最终导致了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 使战争日益逼近。 3 . 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和苏联的 “ 中立 ” 自保 , 在客观上加速了战争的爆发。 面对德、意、日法西斯的扩张 , 英、法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 , 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 , 纵容法西斯的扩张 ; 苏联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 , 同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所有这些 7、 , 都进一步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 , 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例题 1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 其中最主要的是 ( ) A . 1 9 2 9 1 9 3 3 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 B. 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结果 C. 英、法的绥靖政策和苏联的 “ 中立 ” 自保 D. 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扩张 解析 :经济政 治发展的不平衡是帝国主义战争爆发的根源 ,德、日法西斯对外侵略扩张的目的就是摆脱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的束缚和限制 ,以打破不平衡局面。 答案 : B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国迅速败亡的原因 8、 1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重伤亡给法国人的内心造成了严重的创伤 , 并因此形成了一种害怕流血、极力避战的消极思想 , 坚决反对扩军备战 , 并逐渐形成了一股和平主义的思潮。 法国长期以来采取消极防御的军事战略 ,导致军队缺乏进攻的意识 , 并且迷信马奇诺防线。 法国政府在对外政策上追随英国 , 对德国的对外扩张实行绥靖政策 , 没有做好战争的充分准备。 2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 法国经济复兴缓慢 , 经济发展的总方向是由强渐弱、由盛转衰。 20 世纪 30 年代的经济大危机对法国的打击也是极其沉重的 ,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 法国难以摆脱严重的经济与财政危机。 3 . 法国政府没有处理好经济 9、危机和军事建设之间的矛盾 , 军队的预算不足 , 直接导致了其在二战前没有太大的能力进行战争准备 , 法、德在军事实力上有了较大的差距。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4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 世界军事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 而法军的高级军事将领墨守成规并缺乏对现代战争的了解 ; 与此同时 , 德军却极为重视军事变革 , 他们把坦克和飞机组合起来 , 形成一种新的 作战方式。 这也是法军迅速败亡的因素。 5 . 在德军的突然袭击下 , 法军指导思想混乱 , 没有形成坚强的统一领导。 战争期间 , 政府基本上形成了左右两派 , 左派是亲英美的金融资产阶级 , 也称抵抗派 ; 右派是以煤炭、钢铁工业资产阶级为 10、主的亲德派 , 即后来的投降派。 统治阶层内部的分裂以及投降派的叛国活动 , 是造成法国迅速败亡的重要因素。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例题 2 】 两次世界大战初期 , 德国对法国进攻的相似之处是 ( ) A . 迫使法国东西两线作战 B. 法国一直被动应战 C. 绕道比利时进攻法国 D. 进攻取得巨大成功 解析 :注意此题要求回答的是德国进攻的特点 , A 项本身有误 , B 项是法国的作战特点 , D 项叙述不准确 ,一战初期德国的速战速决战略被粉碎。 答案 : C 1 2 3 4 5 1 标志着二战全面爆发的事件是 ( ) A . 日本全面侵华事件 B. 德国突袭波兰 , 其后英、法对德宣战 11、 C. 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 D. 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解析 :英、法对德宣战 ,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答案 : B 1 2 3 4 5 2 1 9 3 9 年 , 在英、法的绥靖政策下亡国的有 ( ) 奥地利 埃塞俄比亚 波兰 捷克斯洛伐克 A . B. C. D. 解析 :在英、法的绥靖政策下 , 1 9 3 8 年 ,德国吞并了奥地利 ; 1 9 3 6 年 ,意大利吞并了埃塞俄比亚。 因此 , 与题意不符。 答案 : D 1 2 3 4 5 3 下列关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英、法的绥靖政策相同点的说法 ,不恰当的是 ( ) A . 都损害了弱小国家的利益 B. 都具有 “ 中立 12、 ” 自保的性质 C. 其结果都加速了战争的爆发 D. 都具有对外扩张的特点 解析 :英、法的绥靖政策是在牺牲弱小国家利益的情况下推行的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苏联面对德国法西斯推行的一种中立做法 ,也损害了弱小国家的利益 ,两者都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A 、 B 、 C 三项说法正确 , D 项说法错误 ,符合题意。 答案 : D 1 2 3 4 5 4 法国沦陷后 , 继续领导法国人民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是 ( ) A . 丘吉尔 B. 张伯伦 C. 贝当 D. 戴高乐 解析 :法国沦陷后 ,戴高乐将军在英国发起 “ 自由法国 ” 运动 ,继续高举反法西斯的战争旗帜。 答案 : D 1 2 3 4 13、 5 5 ( 图文探究 ) 观察下图 : 漫画中 ,希特勒以 “ 牙医 ” 的身份出现 ,对着座位上仅剩的一个病人 ( 英国 )喊道 : “ 下一个 ! ” 墙上的帽子上写着波兰、挪威、丹麦、比利时、法国 探究 : ( 1 ) 这幅漫画说明了什么 ? 与之相关的史实是什么 ? ( 2 ) 作为希特勒最后一位 “ 病人 ” 的英国手中拿着一把和 “ 牙医 ” 希特勒一样的钳子 ,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 请结合具体史实加以说明。 1 2 3 4 5 参考答案 : ( 1 ) 希特勒不仅是 “ 牙医 ” , 还是屠夫 , 被他医治过的 “ 病人 ” 都没能从“ 医务室 ” 出来。 希特勒疯狂发动对外侵略战争 , 在很短的时间内 , 占领了波兰、北欧和西欧大片领土。 ( 2 ) 说明英国此时已意识到自己的 “ 病症 ” 所在 , 并准备自己着手解决。 德国闪击西欧的消息一传到伦敦 , 一贯执行绥靖政策的张伯伦政府立即垮台 ,由丘吉尔组成了新的联合政府 , 丘吉尔在议会下院演说中表明了他把反法西斯战争进行到底的决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