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三 第2专题《致西伯利亚的囚徒》ppt课件(56页)内容摘要:
1、*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 晨读诗词鉴赏 导读 栏目导航 课前自主学案 导学 课外美文“悦”读 导悟 课堂合作探究 导析 九曲词 ( 其三 ) 高 适 铁骑横行铁岭头 , 西看逻逤取封侯。 青海只今将饮马 , 黄河不用更防秋。 赏读 : 天宝十二载五月 , 哥舒翰收复久已沦陷的九曲黄河 , 诗人高适写了豪壮而充满喜悦心情的三首九曲词。 其边塞诗题材选取角度的特点是 : 以政治家的眼光来观察、分析边塞的现状 , 把战争和国 家 的安危、人民的苦乐联系在一起考虑。 因此题材广泛 , 思想深刻。 他对战争的意义也有深刻的思索 : “青海只今将饮马 , 黄河不用更防秋。 ”这写出了对于收复失地 , 诗人同样是兴奋鼓 2、舞的心情。 1. 字音辨识 潜藏 ( ) 姊妹 ( ) 洞 窟( ) 枷锁 ( ) 覆亡 ( ) 时 辰( ) 答案 : n z k f 2 . 字形辨认 答案 : ( 1 ) 囚徒 迁徙 陡坡 ( 2 ) 阴暗 荫蔽 ( 3 ) 崇高 鬼鬼祟祟 ( 4 ) 消灭 销赃 ( 5 ) 覆盖 复习 ( 6 ) 苦役 芟除 3. 词语解释 (1) 高傲 : (2) 潜藏 : (3) 时辰 : (4) 苦役 : ( 5 ) 枷锁 : ( 6 ) 欢欣 : 答案 : ( 1 ) 自以为了不起 , 看不起人 ; 极其骄傲。 ( 2 ) 隐藏。 ( 3 ) 时间 ; 时候。 ( 4 ) 旧时统治者强迫人民从 3、事的艰苦繁重的体力劳动。 ( 5 ) 枷和锁链 , 比喻所受的压迫和束缚。 ( 6 ) 快乐而兴奋。 一、知人论世 1. 走近作者 普希金 (1799 1837), 出生于莫斯科一个贵族家庭 , 在浓厚的文学氛围中长大。 1820 年开始 , 因诗歌创作触怒沙皇政府被接连流放。 1837 年在决斗中受伤而死。 他是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 , 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 俄罗斯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 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造者 ,19 世纪世界诗坛的一座高峰。 他以自己的诗歌、小说和戏剧开创了俄罗斯文学的新时代 , 因而被称为“俄罗斯文学之父”。 作品有政治抒情诗致恰达耶夫、诗体小说叶甫盖尼 4、奥涅金、散文体小说别尔金小说集以及中篇小说上尉的女儿等。 2. 写作背景 1825 年 12 月 ( 俄历 ), 轰轰烈烈的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了 , 起义者或被杀或被流放。 这次起义是俄国贵族革命者发动的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武装起义 , 领导起义的贵族革命者在俄国历史上被称为“十二月党人”。 他们抛弃了财产、地位和家庭 , 奋不顾身地为俄国劳苦大众谋幸福 , 被俄国人民视为英雄。 起义失败后 , 沙皇把他们流放到西伯利亚 , 他们依旧不屈不挠地坚守自己的信念。 在这种背景下 , 普希金写了此诗。 3. 相关链接 (1) 普希金名言 没有幸福 , 只有自由和平静。 法律之剑不能到达的地方 , 讽 5、刺之鞭必定可以到达。 读书和学习是在别人思想和知识的帮助下 ,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识。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 , 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 倾听着年轻姑娘的歌声 , 老人的心也变得年轻。 年轻的良知像晴天一样明洁。 等青春轻飘的烟雾把少年的欢乐袅袅曳去 ,之后 , 我们就能取得一切值得吸取的东西。 (2) 诗人最后的决斗 丹特士和普希金的决斗安排在 1837 年 1 月27 日。 这是个大晴天。 12 时 , 普希金找到皇村中学校友丹扎斯 , 请他当证人 , 并由他同丹特士的证人达尔沙克商谈决斗条件。 16 时 30 分 ,4 人到达决斗场。 那是一片长 着 树木的河谷地 , 一侧有一座草房 , 雪深 6、过膝。 两位证人用脚把雪踩实。 普希金坐在雪地上不耐烦地问 : “怎么样 , 行了吧 ? ”三四十分钟后 , 一块 20 步长的决斗场开辟完毕 , 双方各就各位。 军事法庭的结论是 :“双方证人各备好 2 支枪 , 把其中的一支交给各自的伙伴。 决斗者听到丹扎斯发令后 , 分头退向各自界线。 丹特士在距界线一步之遥时率先开枪 , 普希金受伤。 ”如此说来 ,决斗时已近 17 时 30 分。 圣彼得堡的 1 月27 日 , 太阳 16 时 30 分左右就下山了。 这就是说 , 丹特士是在黑暗中、在行进状态下未及瞄准就开枪的。 然而 , 这一枪却打得那么准 , 此一奇。 普希金不愧为硬汉 , 中弹倒地后仍以肘为托 7、对准敌人前胸开了一枪 , 然而子弹却反弹出去 , 只伤其手臂 , 此二奇。 齐努霍夫的看法是 , 这一枪是隐蔽在普希金右后侧草房顶上的雇佣杀手所为。 普希金侧身站在其左侧 , 子弹从上到下射进身体 ; 此外 , 普希金中弹后向前扑倒 , 也表明子弹是从后方射来的。 诗人的朋友、医生达利曾写道 : “骨盆右侧发现很多碎骨片骶骨下端震裂。 据弹痕判断 , 射手处于高位 , 子弹由高而低穿过骨盆 , 击碎骶骨 , 受阻后留在骶骨附近。 ” (3) 普希金诞辰二百周年献辞 ( 第一节 ) 普希金啊 , 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 , 你看到了吗 , 全世界各个地方都在为你举行隆重的祝寿典礼 ? 普希金啊 , 俄罗 8、斯不朽的文坛巨匠 , 你听到了吗 , 整个进步人类都在向你问候 , 都在向你表达敬意 ? 普希金啊 , 俄罗斯诗歌永远不陨落的太阳 , 历史的褒奖 , 可使你感到欢慰 , 可使你感到欣喜 ? 普希金啊 , 爱情的歌手 , 追求真理和自由的斗士 , 人民的爱戴 , 可否消除你的忧伤 , 赶走你的孤寂 ? 诚然 , 令人遗憾 , 你只走过三十八年短暂的旅程 , 然而 , 你却在辉煌的史册中 , 在人民的心中活了两个世纪 ! 二、整体感知 1. 结构图解 2.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是一首政治抒情诗。 你认为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诗歌是怎样把这种感情传达出来的 ? 参考答案 : 思想感情 : 9、抒发对十二月党人的敬意 ; 用希望鼓励战友的斗志 , 激励他们继续战斗 , 也用希望激励诗人自己。 传情方法 : 强调了十二月党人生活环境的艰苦 , 这黑暗的环境暗示社会环境的黑暗 , 而这些人能放弃自己原来优越的条件 ,为劳苦大众谋幸福 , 他们值得敬仰。 用许多“不会”与“会”突出志向不会消亡 , 大家期望的时辰会降临 , 爱情和友谊会来到你们身边 , 自由的歌声会传进你们苦役的洞窟自由会迎接你们 , 弟兄们会把利剑送到你们手上。 对革命具有必胜的信念 , 同时激励朋友们坚持斗争。 三、局部揣摩 1. “你们的悲痛的工作和思想的崇高志向 , 决不会就那样徒然消亡”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意 ? 参 10、考答案 : 这是诗人以斗争后继者的身份发出的宣言 , 虽然起义失败了 , 但是十二月党人的理想代表了人民的意愿 , 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 因而他们的理想不会就这样消亡 , 终究有一天会实现。 2. 如何理解诗句“灾难的忠实的姊妹 希望 ,/ 正在阴暗的地底潜藏 ,/ 她会唤起你们的勇气和欢乐 ,/ 大家期望的时辰不久将会临降。 / 爱情和友谊会穿过阴暗的牢门 /来到你们的身旁 ,/ 正像我的自由的歌声 /会传进你们苦役的洞窟一样”的含意 ? 参考答案 : 诗人用充满乐观主义精神的诗句 , 对他的朋友 十二月党人进行了热忱的鼓励。 普希金告诉他的朋友们 , 在灾难和不幸的地方 , 同时也存在着 11、希望 , 十二月党人所期望的时辰 , 不久就会来临。 他告诉他们 , 朋友和同志们并没有将他们遗忘 , 爱情和友谊会像诗人的自由的歌声一样穿过阴暗的牢门 , 传到他们身旁。 3. 诗人为什么把他的诗歌称作“自由的歌声” ? 参考答案 : 相对于囚徒 , 诗人是“自由”的 , 但仅限于这种“自由” , 是不会让人有“歌声”的 , 诗人的“自由”在于对自由理想的追求和歌颂。 这并不仅仅因为他在牢狱之外 , 而是指他在诗歌中所表达的反对专制、歌唱自由的理想追求 , 这种追求永远不会停止。 4. “望你们坚持着高傲的忍耐的榜样”中“榜样”一词表达了人们对十二月党人的景仰。 为什么十二月党人值得人们景仰 ? 12、 参考答案 : 十二月党人大多是贵族出身 , 在专制的沙皇统治时期养尊处优 , 绝无衣食之虞 , 但是他们是最早觉醒的一批人 ( 在这点上他们与屈原有相似之处 )。 他们有高尚的品格 , 为推翻专制的沙皇统治 , 推翻落后的农奴制 , 为国家为民众谋利益 , 不惜抛弃财产地位和家庭义无反顾地发动武装起义。 起义失败后遭到残酷镇压 , 沙皇把他们流放到西伯利亚 , 他们依旧不屈不挠地坚守自己的信念。 十二月党人值得尊敬的是他们的起义不是为了争夺权力 , 而是为了推翻专制暴政。 为了这些理想 , 这些贵族青年宁愿走向刑场 , 走向流放地 , 这是高尚的人格使然 , 普希金的诗体现了这种人格理想。 四、 13、开放探究 贵族是当时俄国一个享有特权的阶层 ,结合社会现实 , 你对“贵族”当时的社会地位和在革命当中的作用有什么样的看法 ? 思路提示一 : 普希金和十二月党人都是贵族。 贵族是享受着沙皇统治集团的既有好处的 , 但他们仍然起义了 , 就是向自己的既得利益开刀 , 为什么会这样呢 ? 他们不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 , 而是从人民尤其是奴隶的角度看待现实 , 所以以民为本 , 这是一个民族的良心和德行之所在 , 我们可以从十二月党人身上看到俄罗斯民族的民族性。 思路提示二 : 贵族以流血、牺牲、被流放的方式来为奴隶、农奴争取自由和平等 , 这是他们的血性所在。 如果贵族安逸于自己的生活 , 花天酒地 14、, 那么 , 他们就是“多余的人” , 是社会的病态者 , 然而 , 普希金和十二月党人以贵族的身份唤醒民众、唤醒沉睡的贵族 , 更有说服力 , 这是他们的身份决定了的优势。 思路提示三 : 如果是穷人要翻身而造反 , 是可理解的 ; 但贵族既然是既得利益之占有者而造反 , 必然是因为他们沉重的使命感 ,是凝重的使命感。 这样的使命感使得他们能够前行 , 能够坚持自由的崇高志向 , 能够忍受悲痛的工作。 一、美文欣赏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不要悲伤 , 不要心急 !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 相信吧 , 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 , 一切都将会过去 ; 而那过去了的 ,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赏析 : 这首诗短短数句 , 以劝告的口吻和说理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其原因在于诗人以平等的娓娓的语气写来 , 语调亲密和婉 , 热诚坦率 , 似乎诗人在与你交谈 ; 诗句清新流畅 , 热烈深沉 , 有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 , 从中可以让人感受到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绪。 这首诗问世后 , 许多人把它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 , 成为激励自己前进的座右铭。 二、热点追踪 山寨食品“山寨”了相关法律 在一些农村地区 , 包装仿真、价钱低廉、质量低劣的山寨食品。(苏教版)必修三 第2专题《致西伯利亚的囚徒》ppt课件(56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