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三 第3专题《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ppt课件(53页)内容摘要:

1、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传统是包袱,拖住了中华民族前行的脚步。 传统是财富,滋养着中华民族向上的渴望。 是把传统抛弃,还是带着传统上路。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庞 朴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学习目标 确对待传统。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写作背景: 20世纪 80 年代,随着外国尤其是港台新儒学的兴起,再加上改革开放以后比较宽松的政治思想环境,在中国大陆兴起了一股文化热。 学术界普遍对即将过去的一个世纪进行反思,试图总结中国长期革故鼎新运动中的经验教训,对于一些过激的口号和行文作出了理性的分析。 在文化 2、探究方面,理论界也比较活跃。 也有人提出了“ 回归传统 ”的口号,读经、复兴儒学,成为一时的风尚。 在这种背景下,庞朴针对这种种现象,写了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从 文化学 的角度,作出了分析。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作者简介 庞朴 ,1928年 10月出生于江苏淮安 , 汉族。 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 人类科学文化发展史 国际编委会中国代表 、 国际简帛研究中心主任。 著有 沉思集 、 稂莠集 中国文化与哲学论集 、 一分为三 中国传统思想考释 、 儒家辨证法研究 等。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检查预习 注音 与 时俱进 与会 3、媲 美 刮 垢 磨光 自 戕 蜕 除 昙 花一现 钳 制 攻 讦 一 蹴 而就 威 慑 孕 育 一大 摞 y p c 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比喻教育人、培养人才。 本文指破坏传统文物的本来面目。 原指顺应天命而降生,后泛指随着某种形式而产生。 应运而生: 抱残守缺: 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余风遗响: 遗留下来的风气影响等。 一蹴而就: 踏一步就成功。 形容事情轻而易举的完成。 刮垢磨光: 明日黄花: 比喻过时或无意义的事物。 昙花一现: 原来比喻事物难得出现,现在用来比喻某些事物或人一出现就很快消逝。 斑驳陆离: 形容色彩错杂纷繁。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总 分 4、 总 传统 传统文化 两重性 文化传统 本文的思路 传统是一个 总题 ,它的 核心 是 文化 ,文化的 表现形态 又有着 两种方式 :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作者在 分论 以后,又 合起来说传统的两重性。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整体感知 统文化 ,它有什么特征。 化传统 ,它有什么特征。 速读课文 筛选信息 归纳概括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传统文化的含义 作者认为 , 传统文化的落脚点在 “ 文化 ” , 是相对于 当代文化 和外来文化 而言的 , 包括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 、 制度的和精神的 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 , 如民族服饰 、生活习俗等等 , 简 5、言之就是 文化遗产。 有形的。 ( 4节 )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它是一幅春秋战国地图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根据你的直觉,发挥你的联想力和想象力,说说什么是传统文化。 比如 它是龙,是周庄,是茶壶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它是出土的兵马俑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它是故宫,是长城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它是春节,是端午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它是瓷器,是壁画,是方砖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它是篆刻,是国画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它是脸 6、谱,是礼节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它是炼丹术,是禅趣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它是闻鸡起舞,是岳母刺字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它是琴棋书画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它是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它是唐装 它是旗袍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它是牌坊,是三寸金莲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它是石狮,是太极拳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传统文化的特征 时代性(应运而生) 民族性(影响)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变为新的内容 7、和形式 化为明日黄花 发展 播迁他邦,重振雄风 昙花一现,未老先亡 春联 、 京剧 线装书、黄包车 武术、中医 、 茶道 裹小脚 、烟枪烟灯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京剧:原来的京剧,对于它的唱腔、行头、妆容是十分讲究的,而到了建国以后我们就能看到一些新的京剧,如 红色娘子军 、 红灯记 等,从各个方面都是一个完全的创新。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春联:秦汉,民间过年悬挂桃符,以驱鬼压邪;五代,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出现了最早的一副对联;明代以后,用红纸代替桃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对联。 而在这一系列的变化中也增加了祈福、祝愿的内容。 2016/11/30 该课 8、件由【语文公社】茶道:茶道最早起源于中国,但遗憾的是中国虽然最早提出了“茶道”的概念,却没有能够旗帜鲜明的以“茶道”的名义来发展这项事业,也没有规范出具有传统意义的茶道礼仪。 反而在南宋末朝,日本南浦昭明禅师来到我国浙江省余杭县的经山寺求学取经,学习了该寺院地茶宴仪程,首次将中国的茶道引进日本。 到日本丰臣秀吉时代,干利秀成为日本茶道高僧后,高举“茶道”这面旗帜,并总结出茶道四归:“和、敬、清、寂”。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明日黄花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中药 武术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泥人 9、、面人、风筝、刺绣、 年画、剪纸等民间艺术。 孟之道、伦理道德。 身克己、中庸之道。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文化传统 的含义 文化传统的落脚点在 “ 传统 ” ,它 不可捉摸却无所不在 ,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反复实践,形成为民族的 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 简言之就是 民族精神。 无形的。 ( 8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文化传统的特征 不可捉摸、无处不在 惰性 渐变性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四合院就是房屋从四面“合(拢)”过来。 四合院除了正房必须朝南,还有个“左厨右厕”的老规矩。 第一幅画 20世纪 90年代 ,苏州建造的 10、住宅小区。 围墙内是一幢幢别墅和公寓房,都有墙分隔。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作为文化实体,四合院 与现代化的住宅,确实有很大差异,但也有作为传统一脉相承的地方,如封闭观念 调的使用 向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这两幅图片放在一起,反 差很大,一静一动,一个娴静地坐于自家闺房内,另一个则在大庭广众之中。 从这种对比中可以看出传统的可变性,贤淑的少女变成了富有活力的勇于拼搏的奥运健将。 第二幅画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比较两个概念 比较对象 概念 特点 传统文化 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 (文化遗产) 时代性、 11、民族性 文化传统 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反复实践,从而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 (民族精神) 不可捉摸、无处不在 惰性 渐变性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问题探究 是财富,又是包袱”。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传统存在着两重性,既有其保守的一面,不易变化的一面,也有其与时俱进的一面。 保守的一面,是由传统本身的惰性所决定的,而可变的一面,是指不同文明之间不断接触、碰撞,从彼此拒斥,相互攻讦,到最终实现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从而成为新传统,带来新变化。 如果一味迷恋传统,认为祖上传下来的一点也不能动,就会排斥外来文化,传统就成了包袱;如果正确认识传统,能辨识其积极的有意义的部分,吸取外来文化的精髓,并与自身融合到一起,传统就成了财富。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统”,作者是什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