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三 第3专题《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ppt课件(42页)内容摘要:
1、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文本 17 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 感性与理性同样有力 【 学习重点 】 1 记:积累重点字词。 2 读:了解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优点与缺点、长处与短处,并把握处理两者关系的态度及其意义。 3 练:学习把握文章结构思路、内容主旨。 4 写:运用对比论证的手法练习写作。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导记 晨读晨练 【 主题积累 】 一、从蒙昧走向文明 1 每个人都应该遵守生之法则,把个人的命运联系在民族的命运上,将个人的生存放在群体的生存里。 鲁迅 2 明堂所赖者唯一柱,然众材附之乃立;大勋所任者唯一人,然群谋济之乃成。 韩非子 3 真正 2、的文明在于每个人把自己应得的权利留给他人。 英格索尔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导记 晨读晨练 4 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森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生育出来的,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 卢瑟福 5 真正的文明是所有 人种植幸福的结果。 幸田露伴 6 日益增长的财富与日益增长的安逸为人类带来文明。 迪斯累利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导记 晨读晨练 二、感谢母亲给我们生命 1 摇动摇篮之手,就是支配世界之手。 美国谚语 2 没有比巴格达城更美丽,没有比母亲更可信赖。 伊拉克 3 人们听到的最美的声音来自母亲,来自家乡,来自天堂。 威 布朗 3、 4 母亲在家事事顺。 阿尔科特 5 只生不养的母亲不是真正的母亲。 约 谢得 6 没有母亲,何谓家庭。 艾 霍桑 7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 萨克雷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导记 晨读晨练 【 语言识记 】 1 读准字音 ( 1) 单音字 愚 钝( ) 渗透 ( ) 悖于 ( ) 解 剖( ) 祈年 ( ) 铅 砣( ) 骈文 ( ) 良 渚( ) 沉 溺( ) 匮乏 ( ) 勘察 ( ) 好莱 坞( )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导记 晨读晨练 ( 2) 多音字 慰 藉 狼 藉 模式 模样 甲 壳 贝 壳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 4、文公社】 导记 晨读晨练 2 辨形组词 ( 1)泄 绁 ( 2)赅 骇 ( 3)嘶 厮 宣泄 缧绁 言简意赅 惊世骇俗 嘶叫 厮打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导记 晨读晨练 3 词义理解 ( 1) 情欲: ( 2) 歇斯底里: ( 3) 霹雳舞: ( 4) 摇滚乐: ( 5) 上乘: 原指对异性的欲望,课文中指对某项艺术具有非常热衷之情。 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课文中指怪异得很,动作达到最高的限度。 一种自娱性舞蹈, 20世纪 70年代兴起于美 国,它吸收了体操、杂技、武术中的技巧,动作激烈。 因伴奏音乐急促强烈如同霹雳,故名。 流行于西方的一种通俗音乐,兴起于 20世纪 5、 50年代的美国。 节奏强烈,音响丰富。 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事物质量好或水平高。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导记 晨读晨练 ( 6) 经院哲学: ( 7) 花拳绣腿: ( 8) 勘察: ( 9) 邯郸学步: ( 10) 雕虫小技: ( 1 1) 沉溺: 欧洲中世纪在学院中讲授以基督教教义为内容的哲学,实际上是一种神学体系。 指姿势好看而搏斗时用处不大的拳术。 进行实地调查或查看 (多用于采矿或工程施工前 )。 课文中指深入分析研究。 战国时有个燕国人到赵国都城邯郸去,看到那里的人走路的姿势很美,就跟着人家学,结果不但没学会,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掉了,只好爬着回去。 6、现通常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有的技能。 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 (多指文字技巧 )。 陷入不良的境地 (多指生活习惯方面 ),不能自拔。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导记 晨读晨练 4 近义词辨析 (1) 沉醉 沉溺 辨析: “ 沉醉 ” 比喻沉迷于某种事情或沉浸于某种境界中,侧重于陶醉其中;而 “ 沉溺 ” 指陷入不良境地,难以自拔,侧重于不能节制,含贬义,多用于生活习惯方面。 例句: 沐浴在印度洋的清风下,看唯美的海,依偎着蔚蓝的天,在这浪漫的国度 马尔代夫,在这梦幻的天堂, 不知归路。 网购本是便利之器,因为过度 其中,使得 “ 网购成瘾 ” ,更有 “ 一入网购深似 7、海,从此钱包是路人 ” 的经济忧思。 沉醉 沉溺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导记 晨读晨练 ( 2) 匮乏 缺乏 辨析:二者都是动词,都有 “ 没有或不足 ” 的意思。 从词义看, “ 匮乏 ” 语意比 “ 缺乏 ” 重;从对象看, “ 匮乏 ” 一般只用于物质,常带名词性宾语, “ 缺乏 ” 可以用于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从功能看, “ 缺乏 ” 既能带名词性宾语,也能带谓语性宾语, “ 匮乏 ” 一般只带名词性宾语。 例句: 近年来各个艺术领域都在忧虑原创的 ,流行音乐重演唱、轻作品的现象尤甚,本土音乐原创几乎无处可寻。 大家都觉得中国一直 创新,但是为什么没有创新。 因为我们 8、受到了这样小农意识的影响。 匮乏 缺乏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导记 晨读晨练 【 常识常记 】 1 陈炎, 1982 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 1987 年、 2000 年分别获山东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师从周来祥和曾繁仁教授, 现为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文艺学专业美学方向博士生指导教师;并兼任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文史哲杂志主编;主要从事文艺学专业、美学方向的教学、科研和编辑工作,兼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探讨。 为中国美学学会理事、山东省美学学会常务理事。 出版积淀与突破、陈炎自选集、反理性思潮的反思 现代西方哲学美学述评、多维视野中的儒家文化等学术专著多部。 由于上 9、述研究,陈炎教授曾获 “ 教育部第三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 (2003 年 ) 、“ 山东省社会科学 优秀成 果一等奖 ” (1994 年 ) 、 “ 山东省教 委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导记 晨读晨练 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 (1994 年 ) 、 “ 跨世纪文学评论一等奖 ” 、 “ 刘勰文学评论奖 ” 等多项奖励和 “ 教育部第四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奖 ” (2002 年 ) 、 “ 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 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 “ 社会科学突出贡献者津贴 ”。 2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如何评价中西方文化的价值,一 直是文化界乃至于中国 10、百姓关注的问题。 特别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后,由于在科技方面我国有向西方学习的必要,于是许多人便产生了轻视我们自己传统文化的倾向,当此之时,深入研究东西方文化的资源特征,肯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就显得特别重要。 陈炎的这篇文章,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导读 边学边思 一、整体感知 1 仔细阅读前三段,回答以下问题。 ( 1 )对于中西文化的具体特点,作者潜心研究的结果是什么。 答: ( 2) 课文中是怎样概述事例的。 答: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导读 边学边思 答案 (1) 西方文化在感性与理性的两极最为发达:在感性一极,表现为体育活动;在理性一极,表现为科学活动。 中国文化在感性和理性的两极都不发达,而发达的是感性和理性之间相互交融、彼此渗透的艺术和工艺。 (2) 因为是论文,所以文中的事例都是点到为止。 比如 “ 健美比赛 ” ,一个短语就概括了记叙文需要几百字才能描述清楚的情景;有时没有现成的短语,作者就创造一个,如 “ 赛吃运动 ”。 另如 “ 从解剖学的角度来研究雕塑 ” , “ 创造了歇斯底里的霹雳舞、声嘶力竭的摇滚乐 ” 等,都是点例式,思维进展流畅、迅速。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co。(苏教版)必修三 第3专题《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ppt课件(42页)
相关推荐
axe x 有负根,则满足 ea ,故答案为 C. 考点:函数的性质及应用 . 【思路点睛】本题主要考察函数图象的性质、导数和解对数不等式,结合数形结合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和转化思想求解函数综合问题,属于难题,本题表面上是函数的图象问题,实际上是利用导数求解函数的最值问题,巧妙厉害函数图象的交点与方程的解的关系,求解参数的取值范围,把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1、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备课思考 一 文明的话题 二 时代的呼唤 三 经验性研究 四 心态和价值观 五 交融中的文明 六 中华文明的启迪 七 跨文化研究的人文属性 八 美美与共 九 博采众家之长 历史背景学术估量 (对人类学、社会学工作者 )提出希望 1990年“美美与共” 2004年 “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研究性阅读
值范围是 ________. 【答案】 )32,21(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知 AF a c,点 B 在 x 轴上的射影恰好为右焦点 F ,把 xc 代入椭圆得22acBF a,所以 22ta n BF ack B A FA F a a c ;又 2131 k ,即 2 2 21 1 1 1 1,3 2 3 1 2a c ea a c e
1、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中国是诗的国度,唐诗就是诗歌星空中最灿烂的银河。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 (一人。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思亲怀乡的诗歌。 九月九日是中国的重阳节,那是一家人登高祈求长寿的欢快节日。 可是有这样一位老人,衣衫褴褛,老眼混浊,满身疾病,年过半百
1、 世界上的第一架测报地震的仪器 地动仪。 ( 东汉:张衡) 北宋 罗盘针 传到阿拉伯、波斯和欧洲。 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大陆和进行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恩格斯高度评价了中国在火药发明中的首创作用:“现在已经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传入 欧洲。 ”火药的发明大大的推进了历史发展的进程,是欧洲 文艺复兴 的重要支柱之一。
1、鲁迅 学习目标:理清文章结构,把握作者思路,领会中心思想。 鲁迅全身像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笔名。 1898年离家到南京学习, 1902年留学日本, 1909年回国, 1918年 5月发表 狂人日记 ,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础。 小说集: 呐喊 彷徨 故事新编 散文集: 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 野草 ( 18811936) 杂文集: 华盖 集 、 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