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三 第3专题《东方和西方的科学》ppt课件(33页)内容摘要:
1、 世界上的第一架测报地震的仪器 地动仪。 ( 东汉:张衡) 北宋 罗盘针 传到阿拉伯、波斯和欧洲。 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大陆和进行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恩格斯高度评价了中国在火药发明中的首创作用:“现在已经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传入 欧洲。 ”火药的发明大大的推进了历史发展的进程,是欧洲 文艺复兴 的重要支柱之一。 同学们,中国作为东方科学的一部分,曾经对整个世界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由于历史的原因,也许在某些方面,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科学落伍了,但是东方科学仍然是世界科学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东方科学仍然影响着西方科学 2、今天我们来学习美国科学史家乔治萨顿的科学史短文东方和西方的科学,看看一个美国科学家是怎样看待东方科学的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 乔治萨顿 乔治 萨顿是一位科学史家,在某种意义上讲,他可以说是近代科学史学科的重要奠基者之一,在萨顿之前,科学史自身虽然已有很长的发展历程,但却还没有作为一门独立的职业化的学科而为世人所普遍接受。 而萨顿通过一生的努力,以其业绩奠定了科学史学科的基础:他创办了重要的科学史刊物;他建立了以科学史学科为基础的学会;并建立起科学史的教学体系。 总之,人们经常把萨顿看作是当代科学史学科的重要奠基者之一。 作者介绍 本文中的东方是指亚洲和非洲一带,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远东、中东地区和近东地 3、区。 在上古和中古时期,这里曾建立了光辉灿烂的埃及文明、苏美尔文明、巴比伦文明、波斯文明、阿拉伯文明、蒙古文明和华夏文明等等。 本文是一篇谈论科学的短文。 解题 本文属于议论文的范畴 阅读课文,注意三个问题 3. 梳理课文写作思路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一、根据汉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覆辙( 盛气凌( 人 骇( )人听闻 绝 ( 仅有 二、解释成语 重蹈覆辙: 再走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失败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 骇人听闻: 使人听了非常震惊(多指坏事)。 气势汹汹: 盛怒凶狠貌。 盛气凌人: 以骄横的气势压人。 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 2016/11/30 该课件由【 4、语文公社】作者观点 要尊重东方科学 为什么要尊重东方科学。 为什么今日的西方仍然需要东方。 西方文明有弊端 科学方法的弊端 科学本身的应用的弊端 东方科学和西方科学是互补的 ,法则从西方来 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东方科学 发展我们的方法,改进我们的智力训练继续我们的科学工作,慢慢地、坚定地以谦虚的态度从事这一切 我们训练我们的灵魂,忠于客观真理,并处处留心现实生活的每一个侧面 要尊重东方科学 (一) 科学全部的种 子来自东方 (分论点) (二)今日的西方仍然需要东方 (分论点) 不是科学家,不懂科学。 则从西方来 2. 西方文明有弊端 3. 科学方法的弊端 正面论证 方科学是互补的 三、结论: 5、一论点 是什么 二、论证: 发展方法,以谦虚的态度对待东方科学 反面论证 为什么 (怎么办)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阅读下列 1答文后问题。 从 实验科学 的角度 (特别是在其发展的现阶段 )来看,东方和西方是极端对立的。 然而,我们必须记住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有关科学的种子,包括实验科学和数学。 科学全部形式的 种子 是来自东方的。 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实验科学不只是西方的子孙,也是东方的后代,东方是母亲,西方是父亲。 第二,我完全确信正如东方需要西方一样,今日的西方仍然需要东方。 当东方人民像我们在 16世纪那样,一旦抛弃了他们经院式的、论辩的方法,当他们一旦真正被实验精神所鼓 6、舞的时候,谁知道他们能为我们做什么,谁又知道他们为反对我们而做什么呢 ?我们不要重蹈希腊人的覆辙,他们认为希腊精神是绝无仅有的,他们还忽视犹太精神,把外国人一律视为野蛮人,他们最后衰亡,一落千丈,就像他们的胜利顶峰曾高耸入云一样。 不要忘记东西方之间曾经有过协调,不要忘记我们的灵感多次来自东方。 这种情况为什么不会再次发生 ? 伟大的思想 很可能有机会悄悄地从东方来到我们这里,我们必须伸开双臂欢迎 它。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实验科学: 种子: 伟大的思想: 它: 指流行 20世纪 2050年代的操作主义学说。 比喻西方科学的源头。 指东方科学。 指代上文 “ 伟大的思想 7、 ” 即 “ 东方科学 ”。 东方科学是西方科学的源头,实验科学不只是西方的子孙,也是东方的后代,东方是母亲,西方是父亲。 正如东方需要西方一样,今日的西方仍然需要东方。 东西方科学各有所长,优势互补,应互相交流,各取所长,才能共同发展。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这是 反面例证。 列举希腊拒绝接受犹太文化,以导致衰亡的历史教训,从反面说明尊重外来文化的必要性。 从而印证本段的中心,即为何“今日的西方仍然需要东方”。 种情况”指的是什么。 请结合历史试举例说明。 “ 这种情况 ”指代上文“东西方之间曾经有过的协调”“我们的灵感多次来自东方”。 例如 ,中国人发明了 火药 ,但西方 8、人却将其发展用在军事上创造枪炮;东方人发明的用于占卜的 罗盘 被西方人发展成为航海事业的指南针。 诸如此类,充分说明东西方科学是相互依赖,密不可分的,特别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更需要各国间的合作,优势互补。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原文中用 “ ”标出),并分析其论证结构。 第一层 总提观点 “今日的西方仍然需要东方”。 第二层 具体分说 , 先列举 希腊拒绝接受犹太文化,以导致衰亡的历史教训, 从反面说明 尊重外来文化的必要性。 再从正面 肯定来自东方的文明给西方以灵感,以致推动西方科学的发展。 这样从 正反两方面论证了观点。 第三层 得出结论 (总):我们必须伸开双臂欢迎 9、它(东方科学)。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比喻论证、例证、正反对比论证 要正确认识东西方科学的关系 阅读课文第 47节,回答下列问题。 1.“新的鼓舞可能仍然,而且确确实实仍然来自东方,如果我们觉察到了这一点,我们会聪明一些。 ” 句中的 “ 东方 ” 和 “ 这一点 ” 指什么。 “ 可能 ” 与 “ 确实 ”是否矛盾。 “ 东方 ” 指东方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理念。 “ 这一点 ” 指 “ 新的鼓舞可能仍然,而且确确实实仍然来自东方。 ” 不矛盾, “ 可能 ” 是推测未来, “ 确实 ” 肯定事实。 这样既推测,又从事实角度说明这一现象。 用词准确严密。 节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10、 节中 “ 实现这项任务的最好办法 ” 一句中的 “ 这项任务 ” 具体指什么。 这节列举美国文明历史为例的作用是什么。 例证、对比论证 从美国文明的发展历史、科学方法的利用和科学本身的应用三个角度来分析阐述。 “这项任务”具体指净化美国文明的弊端。 列举美国文明历史为例,说明要延续发展美国的文明,必须采取谦虚态度对待东方的文明。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光明是比喻,比喻来自东方的真理,这真理像阳光一样投射过来。 文明始自东方,科学的种子,包括实验方法和数学,实际上科学全部形式的种子是来自东方的科学方法产生于西方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光明 从东方来 , 法则 从西方来 这句话用了什 11、么方法。 这句话包含了哪些真理。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探究质疑 国的科学属不属于东方的科学。 本文中所说的东方是指亚洲和非洲一带,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远东、中东地区和近东地区。 地理上不包括中国,但中国的科学应该属于东方的科学。 中国作为东方科学的一部分,曾对整个世界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科学落伍了,可是中国的科学仍然是世界科学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 本文讲的东方科学主要指人文科学; 西方科学主要指实验科学和数学。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主题拓展: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现代科技水平与西方相比还存在很长的差距,有的人于是就妄自菲薄,对我国 12、科技的发展失去信心,学过本课之后,你是怎样看待中国科学的。 在科学研究全球化的今天,你对中国科学研究以及科技的发展有哪些想法。 不能妄自菲薄,东西方科学文明各有所长,两种文化应该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纵向的积累与创新 ,同时也离不开横向的沟通与借鉴 摒弃偏见 ,增进交流 ,消除隔阂 ,人类的科学就一定会展现出共同繁荣,异彩纷呈的灿烂前景 课堂小结 探究 文章特色 ,感受文化随笔中的诗意之美:本文是一篇科学随笔,但读起来颇有散文之韵,所以又称文化随笔。 自由朗读全文,感受文章之美 ,体会 随笔之妙 ,结合具体句段,说说妙在哪里。 文章之美表现在:多用诗意的比喻,增强作品的形象性。 13、如:第二节“实验科学不只是西方的子孙,也是东方的后代,东方是母亲,西方是父亲”。 用了一个人们习见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东、西方科学的关系,告诫西方人不要忘本。 再如“光明从东方来,法则从西方来,”光明是隐喻,比喻来自东方的真理,这真理像阳光一样投射过来。 随笔之妙表现在:文章组合上多变化,比较自然。 如第五节谈美国文明的未来, 先 表示了自己的 担忧 , 再 谈存在的 问题 ,转而 谈论一代人的 使命 ,强调了应具有的科学态度, 最后 照应前文, 指出 “文明要经过历史的考验而存活下来”。 本篇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中巴联合研制的 中外汽车标准化合作 大众汽车力拔头筹 小结 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纵向的积累与创新 ,同时也离不开横向的沟通与借鉴 摒弃偏见 ,增进交流 ,消除隔阂 ,人类的科学就一定会展现出共同繁荣,异彩纷呈的灿烂前景。(苏教版)必修三 第3专题《东方和西方的科学》ppt课件(33页)
相关推荐
1、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中国是诗的国度,唐诗就是诗歌星空中最灿烂的银河。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 (一人。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思亲怀乡的诗歌。 九月九日是中国的重阳节,那是一家人登高祈求长寿的欢快节日。 可是有这样一位老人,衣衫褴褛,老眼混浊,满身疾病,年过半百
1、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文本 17 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 感性与理性同样有力 【 学习重点 】 1 记:积累重点字词。 2 读:了解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优点与缺点、长处与短处,并把握处理两者关系的态度及其意义。 3 练:学习把握文章结构思路、内容主旨。 4 写:运用对比论证的手法练习写作。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导记 晨读晨练 【 主题积累 】 一
axe x 有负根,则满足 ea ,故答案为 C. 考点:函数的性质及应用 . 【思路点睛】本题主要考察函数图象的性质、导数和解对数不等式,结合数形结合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和转化思想求解函数综合问题,属于难题,本题表面上是函数的图象问题,实际上是利用导数求解函数的最值问题,巧妙厉害函数图象的交点与方程的解的关系,求解参数的取值范围,把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1、鲁迅 学习目标:理清文章结构,把握作者思路,领会中心思想。 鲁迅全身像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笔名。 1898年离家到南京学习, 1902年留学日本, 1909年回国, 1918年 5月发表 狂人日记 ,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础。 小说集: 呐喊 彷徨 故事新编 散文集: 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 野草 ( 18811936) 杂文集: 华盖 集 、 坟 、
1、没有伟大的愿望,就没有伟大的天才。 合精英苛课放JING YING XIN KETANG| 双休作业(一) (2016 . 窒迁中考模拟)阅读下文,完成15 题。 净水湖蓝一 九寨纪行人我又一次地想起了九寨,想起那 国拆吕4汪国一片湖。 像胶片电影中加进一张别样的 多图画似的,诺异的蓝色一闪而过。 箱那 卫闻空气中弥散出不一样的空灵和清冷。 ;生生仿佛是有人从身后轻轻碰了肩头,这然
1、皇天不负苦心人。 精只 /明2 JING YING XIN KETANG昌文学名著导读(一)过二傅雷家书一一苦心孤训的教子篇作者:传雷,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一生译著宏富,译文以传神为特色,更兼行文流畅,用字丰富 ,工于色彩变化。 体裁:家信汇编而成的家书。 主要内容六傅雷家书是将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编撰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编了傅雷先生 1954 年至1966 年6月的186 封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