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121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3内容摘要:

出计算公式的值 ⑤ 将一个变量的值赋给另一 个变量,前一个变量的值保持不变;可先后给一个变量赋多个不同的值,但变量的取值总是最后被赋予的值 ( 5)指出三种语句与框图的对应关系如下图 . 应用示例 思路 1 例 1 用描点法作函数 y=x3+3x224x+30 的图象时,需要求出自变量和函数的一组对应值 .编写程序,分别计算当 x=5, 4, 3, 2, 1, 0, 1, 2, 3, 4, 5时的函数值 . 算法分析: 根据题意,对于每一个输入的自变量的值,都要输出相应的函数值 .写成算法步骤如下: 第一步,输入一个自变量的 x的值 . 第二步,计算 y=x3+3x224x+30. 第三步,输出 y. 程序框图如下图: 显然,这是一个由顺序结构构成的算法,按照程序框图中流程线的方向,依次将程序框中的内容写成相应的算法语句,就得相应的程序 . 解: 程序: INPUT “x” ; x y=x^3+3*x^224*x+30 PRINT y END 点评: 前面我们学习了算法步骤、程序框图,我们对照程序框图与算法语句可以得到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例如:在这个程序中,第 1行中的 INPUT语句就是输入语句 .这个语句的一般格式是 INPUT “ 提示内容 ” ;变量 其中, “ 提示内容 ” 一 般是提示用户输入什么样的信息,每次运行例 1中的程序时,依次输入 5, 4, 3, 2, 1, 0, 1, 2, 3, 4, 5,计算机每次都把新输入的值赋给变量 “x” ,并按 “x” 新获得的值计算变量 “y” 的值 . 例 2 给一个变量重复赋值 . 解: 程序: A=10 A=A+15 PRINT A END 点评: 给一个变量重复赋值,变量只保存最后一次赋值,比如此程序的输出值是 25. 例 3 编写程序,计算一个学生数学、语文、英语三门课的平均成绩 . 算法分析: 先写出解决本例的算法步骤: 第一步,输入该学生数学、语文、英语三门课 的成绩 a, b, c. 第二步,计算 y= 3 cba  . 第三步,输出 y. 程序框图如下: 由于 PRINT语 句还可以用于输出数值计算的结果,所以这个算法可以写成下列程序 . 程序: INPUT “Maths=”。 a INPUT “Chinese=”。 b INPUT “English=”。 c PRINT “The average=”。 (a+b+c)/3 END 点评: 例 3中的第 4行的 语 句是输出语句,它的一般形式是 PRINT“ 提示内容 ” ;表达式 P。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