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3-2第1课时一元二次不等式同步导学案北师大版必修5内容摘要:
可得 a=1, 当 0a1时,解不等式可得 x2或 xa2。 当 a=1时,解不等式得 x∈ R且 x≠ 2。 当 a1时,解不等 式得 xa2或 x2. 综上所述,当 0a1 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x|xa2或 x2} , 当 a=1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x|x≠ 2} , 当 a1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x|x2或 xa2} . 名师辨误做答 [例 4] 已知 x1,x2是关于 x的方程 x2(a2)x+(a2+3a+5)=0的两个实根,求 x21+x22的最大值 . [误解]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 x1+x2=a2,x1x2=a2+3a+5, ∴ x21+x22=(x1+x2) 22x1x2=(a2) 22(a2+3a+5) =a210a6 =(a+5) 2+19≤ 19, ∴ x21+x22的最大值为 19. [辨析] 由于一元二次方程只是在判别式Δ≥ 0时才有两个实根,故 a的取值范围有限制,本题没有考虑这一限制,会使 x21+x22的范围不准确 . [正解] 由Δ =( a2) 24(a2+3a+5)≥ 0,得 4≤ a≤ 34 . ∴ x21+x22=(x1+x2) 22x1x2=(a+5) 2+19, ∴当 a= 4时, x21+x22取最大值 18. 课堂巩固训练 一、选择题 16x2+8x+1≤ 0的解集为( ) A.{ x|x≠ 41 } B.{x|41 ≤ x≤ 41 } C. D.{x|x=41 } [答案] D [解析] ∵ 16x2+8x+1=(4x+1) 2≥ 0, ∴不等式 16x2+8x+1≤ 0的解集为 {x|x=41 }, 故选 D. 3x2+7x20的解集为( ) A.{ x|31 x2} B.{x|x2或 x31 } C.{x|2x31 } D.{ x|x2} [答案] B [解析] 原不等式可化为 3x27x+20, 即 (3x1)(x2)0,∴ x2或 x31 ,故选 B. 3.(2020福建文, 6)若关于 x的方程 x2+mx+1=0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 m 的取值范围是( ) A.(1,1) B.(2,2) C.(∞, 2)∪( 2, +∞) D.( ∞, 1)∪( 1, +∞) [答案] C [解析] 本次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个数问题 . 方程 x2+mx+1=0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 m240,解得 m2或 m- 2. 二、填空题 A={x|(x1) 23x7},则集合 A∩ Z 中有 个元素 . [答案] 0 [解析] ∵不等式 (x1) 23x7可化为 x25x+80, 即 (x25)2+470, ∴ A= ,故 A∩ Z 中没有元素 . y=ax2+bx+c( a≠ 0)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 x 3 2 1 0 1 2 3 4 y 6 0 4 6 6 4 0 6 则不等式 ax2+bx+c0的解集是 . [答案] { x|x2或 x3} [解析] 由表知 x=2时, y=0, x=3时, y=0. ∴二次函数 y=ax2+bx+c可化为 y=a(x+2)(x3),又当 x=1时, y=6,∴ a=1. ∴不等式 ax2+bx+c> 0的解集为{ x|x< 2或 x> 3}. 三、解答题 ax2+bx+c0 的解集为{ x|3x4} ,求不等式 bx2+2axc3b0的解集 . [解析]∵ ax2+bx+c0的解集为{ x|3x4} , ∴ a0且 3和 4是方程 ax2+。高中数学3-2第1课时一元二次不等式同步导学案北师大版必修5
相关推荐
( 2) a b a b . ( 3) aa = . 4) 空间向量数量积运算律: ( 1) ( ) ( ) ( )a b a b a b . ( 2) a b b a (交换律). ( 3) ()a b c a b a c (分配律 反思 : ⑴ ) ( )a b c a b c ( 吗。 举例说明 .
O 和不共线的三点 A,B,C 满足关系式 O P xO A yO B zO C ,且点 P 与 A,B,C共面,则 x y z . 四、学能展示 课堂闯关 例 1 下列等式中,使 M,A,B,C四点共面的个数是 ( ) ①。 OM OA OB OC ② 1 1 1。 5 3 2O M O A O B O C ③ 0。 MA MB MC ④ 0O
a⊥ b a 与 b 的坐标关系为 ; 3.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 1 1 1( , , )Ax y z , 2 2 2( , , )B x y z ,则线段 AB的长度为: 2 2 22 1 1 2 1 2( ) ( ) ( )A B x x y y z z . 4. 线段中点的坐标公式: 在空 间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 1 1 1( , ,
|a|2+2a b+|b|2. ① 同理 ||2=|a|22a b+|b|2. ② ① +② 得 ||2+||2=2(|a|2+|b|2)=2(||2+||2). 所以 ,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角线的平方和等于四条边的平方和 . 用向量方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 ,主要有以下三个步骤 : (1)建立平面几何与向量的联系 ,用向量表示问题中涉及的几何元素 ,将平面几何问题转 化为向量问题。 (2)通过向量运算
)四边形 OABP能成为平行四边形吗。 若能,求出相应的 t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分析 ] (1)将 OP→用坐标表示,根据坐标系性质可得. (2)只需由 OA→= PB→求出 t或无解即可. [解析 ] (1)OP→= OA→+ tAB→= (1+ 3t,2+ 3t), 若点 P在 x轴上,只需 2+ 3t= 0,即 t=- 23; 若点 P在 y轴上,只需 1+ 3t= 0,即 t=-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我们可以利用共线向量坐标之间的 关系求解坐标.如图所示,设 P 点是直线 P1P2上的一点,且 P1P→PP2→ = λ . 问题 1 定比 λ 与分点位置的一一对应关系如下表: 问题 2 设P1(x1 ,y1) ,P2(x2 ,y2),试用 λ及 P1,P2 点的坐标表示P(x ,y) 点的坐标. 【 典型例题 】 例 1 已知 a= (1,2), b= (- 3,2),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