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一14地球的圈层结构word版教案内容摘要:
00米处左右波速又发生了变化,可能外核与内核的物质状态不一样。 师:外核形态是怎样的。 生:(讨论回答)因为横波不能通过。 师:很好。 另外,据调 查,外核的温度高于熔点,所以外核是液态。 而在内核,由于随深度增加,压力和密度都增大,其 熔点升高得比温度升得快,内核物质不能像外核那样成液态而成固态。 (知识拓展) 师:刚才同学们作了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回答得很正确。 我们下面作一个全面的分析。 地壳:在地面 以下,莫霍面以上,由岩石组成。 大陆部分的平均厚度为 33 km,大洋地壳的平均厚度为 5~ 8 km,整个地壳平均厚度为 17 km。 地壳最厚的地方在青藏高原。 地壳又分为双层结构:上层是硅铝层,下层是硅镁层,在大陆地壳中,两个层次都有;在大洋地壳中,硅铝层变薄甚至缺失。 所以大洋地壳比较薄。 地幔:地幔的范围是从莫霍面到古登堡面,它位于地壳与地核之间,是 三大圈层中的中间层,厚度为2800 多千米。 根据地震波的传播状况可把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两层,地幔圈占了地球大部分的质量。 在上地幔的上部,有一个物质呈融熔状态的软流层,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和地震的发源地。 软流层物质仍是岩石(主要是橄榄岩、榴辉岩等),为硅酸盐类、氧化物等。 由于这层放射性元素大量集中蜕变生热温度高,岩石处于塑性状态,局部地区呈融熔流动状态,犹如倾倒的浆糊。 根据地震波变化情况推测,软流层物质的物理性状与上下层物质都不同,并构成一个 圈层,在地质构造学中称软流圈。 软流圈层厚度范围并不是从莫霍面算起 ,约在地下 60~ 250 km,它属上地幔部分,但位置并不在地幔的顶部。 因此,软流圈层与地壳之间(即与莫霍面之间)还有一层物质存在,即上地幔的顶部,也是岩石,并构成了 一个圈层,它和地壳共 同组成了岩石圈。 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的部分,物质由岩石组成,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的顶部。 地核:因为横波不能通过外核,所以外核部分呈液态,主要成分是铁镍等重金属元素,而液态铁的运动形成一个巨大的磁场。 因为地震波速度在内核处加快,随着深度增加,压力和密度都增大,其熔点升高得比温度升得快,所以内核呈固态。 (投影)表格 内 部圈层 组 成 分 层 状 态 地理意义 地 壳 岩石 硅铝层 固态 硅镁层 地 幔 富含铁镁的硅酸盐类 上地幔 固态 岩浆和地震 下 地幔 地 核 铁镍等重金属元素 外核 液态 磁场 内核 固态 师:(小结)可以用半熟的鸡蛋来形象直观地记忆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和物质组成。 蛋壳为地壳;蛋。高一地理必修一14地球的圈层结构word版教案
相关推荐
„为相邻奇数的乘积,即 (2n1) (2n+1),故原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为 an=)12)(12( 2 nn n. (3)由于在所给数列的项中,有的是分数,有的是整数,可将各项都统一成分数,再观察,在数列 21 ,24 , 29 , 216 , 225 ,„中,分母为 2,分子为 n2,故 an=22n . (4)数列中每一项由三部分组成,分母是从 1开始的奇数列,其通项公式为 2n1
,得 2m+8=0,即 2m=8,故符合条件的 m不存在 . 对于 an=31 26n,若存在题设要求的 m,同理有 26m8=0,即 26m=8,∴ m=3. 综上所述,能够构造出满足条件①②③的等比数列,通项为 an=31 26n. [说明] 求解数列问题时应注意方程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 . 变式应用 3 在等差数列 {an}中,公差 d≠ 0,a2 是 a1 与 a4 的等比中项,已
于自变量 n∈ N+,函数解析式可以看作数列的通项公式,因此可运用数列的单调性 求解 . [解析] 设在 A公司月工资为 an,在 B公司月工资为 bn,则 问题等价于求 =anbn=1270+230n2020 (n∈ N+)的最大值 . 当 n≥ 2时, 1=230100。 当 10,即 230100 0时, ,得 n. 因此,当 2≤ n≤ 19时, 1, 于是当 n≥ 20时, 1. 所以
天然气等不可再生的能源数量急剧减少,如何利用太阳能是人类面临的重要课题。 为此我们还将在下一节中深入研究太阳辐射在地球上的分布规律。 太阳为地球提供能量 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每当太阳活动进入活动极大年,各种新闻媒体总有连篇累牍的报道: 专家称太阳风暴未远去 随时造成灾难性后果 美国东部时间 10 月 27 日 (北京时间 10 月 28 日 )消息,科学家近日警告称,最近的 发生的 太阳风暴
为中心展开工作。 新课程和课程标准的学习与研究是首要任务。 我努力领会小学科学课和科学课程标准 改革的理念,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目标,科学和科学探究的本质等方面进行了探究。 三、进一步开展学生的课外科学研究活动。 在课外开展独立的科学研究活动,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发展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独立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及行为习惯。 因此,根据学校的条件
( 2)太阳的结构 讲解:从结构上看,太阳可以分为日核、辐射层、对流层、光球层、色球层。 它的表面温度大约是 6000℃ ,内部温度大约是 1500 万 ℃。 ( 3)太阳表面的太阳黑子、耀斑和日珥 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的气体斑块,太阳黑子其实并不黑,只不过是由于它的温度比周围的温度低,看起来显得有些黑些。 太阳表面有时会出现一块突然增大、增亮的斑 块,叫做 “耀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