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科学六上静止和运动单元教案内容摘要:
,叫斜面。 (板书课题)斜面有省力的作用 2.指导学生认识斜面坡度与省力多少的关系。 ( 1)谈话:通过以上的研究我们知道了斜面有省力作用。 如果让斜面更省力,这个斜面应是什么样的。 (希望学生能设计出加长斜面,使斜面更加平缓。 ) ( 2)实验 2。 ①在铁架台上架起另一斜面。 比较二个斜面有什么不同。 (一个斜面长,一个斜面短;一个坡度小平缓,一个坡度大。 ) ②分组实验,记录数据。 ③汇报实验结果,比较三个数据。 (垂直拉起,坡度较陡,坡度平缓。 ) ④讨论:这说明什么。 (说明坡度越平缓,越省力。 ) 3.指导学生认识斜 面在实际中的应用。 ( 1)讨论:哪些地方应用了斜面。 ( 2)分析引桥、楼梯、盘山公路。 出示引桥、楼梯、盘山公路图(引桥是典型斜面,楼梯是变形的斜面;盘山公路是环绕式斜面,但它却利用了斜面省力的原理。 ) 讨论:盘山公路环绕式斜面有什么优点。 (斜面加长,坡度平缓。 ) ( 3)讨论: ①根据盘山公路的原理,分析螺丝钉是一种什么样的简单机械。 分组讨论,汇报。 ②演示(螺纹是斜面变形示意) 教师出示演示器,拉开螺纹成为坡度平缓的斜面。 讲解:螺钉是利用斜面省力的原理制成。 螺钉是一种简单机械──斜面。 ( 4)出示:劈 、斧头。 指出这二种工具什么地方是斜面。 4.全课总结 讲述: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一种简单机械──斜面,到此我们已经认识了杠杆、滑轮、轮轴、斜面四种简单机械。 在我们周围许多地方都应用了简单机械。 (三)布置作业 1.你的周围哪些地方应用了斜面。 2.思考:斜面虽然能省力,但有什么缺点。 高楼中的电梯,虽然费力,但有什么优点。 杠杆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杠杆的作用(在什么条件下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以及杠杆在实际中的应用。 二、教学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简单机械实验盒、钩码、镊子、钳子 、剪子、起钉锤。 2.演示材料:同分组材料(撬棍应放大一些)、重物。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出示演示重物、撬棍。 提问:你能利用这根棍子,比较省力地抬起这个重物吗。 (指名演示撬重物) (二)学习新课 1.认识杠杆 ( 1)分组实验 1(用直尺撬砖)。 实验时先让学生用一小拇指抬起砖,然后组装好撬棍用小拇指撬起砖。 ( 2)讲解。 (出示杠杆三点示意图) 当这根棍子,按实行的方法去撬重物时,它就不再是一根普通棍子了。 它是一种简单的机械,这种简单的机械叫做杠杆。 (板书课题) 在杠杆上有三个着力点。 杠杆上被小石头支撑的那一点,叫做支点,杠杆两端围绕支点转动。 被重物压的那一点叫做重点。 手对于杠杆用力的那一点叫做力点。 (边讲解边在示意图上出示名称) ( 3)分组指出杠杆三点位置。 分组组装好撬砖的杠杆,每人在杠杆上指出三点的位置。 2.指导学生认识扛杆的作用 ( 1)讨论: 通过以上的实验,你知道了杠杆有什么作用(省力) 谈话质疑,使用杠杆是不是一定能省力。 有什么情况下才能省力呢。 ( 2)分组实验 2(用直尺橇砖)。 移动支撑小木块的位置,改变支点位置或改变力点位置,再用小姆指用力压杠杆有 什么感觉。 实验后讨论:使用杠杆一定省力吗。 什么情况下省力。 ( 3)分组实验 3(杠杆尺定量实验)。 讲解:为了准确地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 ①出示杠杆尺实验装置。 (杠杆尺左 2 格挂 100g钩码,教师手压杠杆尺的右端。 ) 提问:请同学指出这个杠杆上三点的位置。 (个人思考,小组讨论,指名演示) ②分组实验。 按教师演示的方法组装好杠杆后,学生在右侧 1~ 5 格处用力,使杠杆平衡,感觉一下用力有什么不同。 ( 1 格处费力, 2 格处不费力, 3~ 5 格处省力。 ) ③谈话:为了更准确地测定出力的大小和杠杆省力的规律,我 们在力点上悬挂钩码使杠杆尺平衡,来测定力的大小。 讲解:距离按格记量,力的大小按钩码数量记量。 按表中规定进行实验。 演示 1 栏填表。 ①分组实验(表中 2~ 6 栏)。 ②汇报实验结果。 (填出演示记录表) ( 4)讨论。青岛版科学六上静止和运动单元教案
相关推荐
他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生:静止的。 ) 小组讨论 交流:为什么对大象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呢。 (汇报交流) 师小结:其实说大象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都是有道理的。 因为我们在研究它的运动情况时,选定用来作比较的物体不同。 就像刚才比高矮一样,我们说谁高谁矮,必须有人和他作比较,否则就不能判断是高是矮。 因此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我们事先都自觉不自觉的选择了一个物体作比较
师:这种加油方式在怎样的条件下才可进行 ? 生:两架飞机运动应同方向,同快慢,也就是两架飞机保持相对静止。 [教学意图:为加深学生对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相对性的理解,执教老师巧妙地设计了飞机的相对运动情景图,还紧扣主题、展开环环相扣的情景 对话:让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想办法解决如何让运输机给直升机加油的实际问题,通过自己的努力轻松解释较难理解的“同步、相对静止”等问题
大吃一惊。 今天就由你们来组织 一次展览活动好吗。 展览完毕后请同学们向大家汇报一下你们小组对食用菌的认识。 学生展览后分组汇报:学生可能会从颜色、种类、生长环境,结构特点等方面进行回答教师可帮 助做适当的总结。 教师小结如:蘑菇大多出现在春秋季节的雨后等。 活动 2 看看画画认识蘑菇的结构: 借助放大镜、镊子等工具观察采集来的蘑菇,认识蘑菇各部分的名称。 今天大家对于食用菌有了很多的认识
1、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第 6单元 百分数 7. 纳 税 问 题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学习目标 2. 培养迁移推理的能力,进一步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 解和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感知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情境导入 星光书店八月份的营业额是 60万元。 如果按营业额的 5%缴纳营业税
、如何正确的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如何测量 地图 上 A、 B两地的距离。 三、课堂检测 测量时间的工具是( ) ,测量长度的工具是 ( ). 单位换算 =( )分钟 =( )秒, 30分钟 =( )小时 =( )秒, 360秒 =( )小时 =( )分钟。 1千米 =( )米, 100米 =( )分米 10厘米 =( )毫米 特殊测量方法 如何测量地图上 A、 B两地的距离。 如何测量
(出示研究的辅导材料:手套和知筷子) 各小组讨论:选择一种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教 学 过 程 活动三:观察蚯蚓在家中的活动 各小组反馈他们要研究 的家的对比条件。 一致。 每个桶中的蚯蚓数量应该是一致的。 学生自我评价 学生讨论, 设计探究的实验方案是这节课教学的一个难点,为突破这一难点,我以其中一组研究的问题为例,引导学生如何围绕探究问题的假设来设计探究实验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