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1.2《统计图的选择》ppt课件内容摘要:
1、学习目标 1、认识到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根据不同统计图从不同角度分析数据,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2、经历统计图的数据的比较和分析过程,体会各种统计图表示数据的不同特点和方式,感受各类统计图的作用,提高用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能力,进一步发展数据观念。 3、感受统计图与生产、生活的联系,体会统计图的应用价值,能在学习生活中主动比较、交流、提高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初步培养处理数据的科学态度。 统计图 条 形 统 计 图 折 线 统 计 图 扇 形 统 计 图 复习导入 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 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特 点 作 用 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扇形统计 2、图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 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 用折线起 伏表示数量 的增减变化。 用整个圆面积 表示总数,用 圆内的扇形面 积表示各部分 占总数的百分数。 从图中能清楚地看出各数量的多少,便于相互比较。 从图中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也能看出数量的多少。 从图中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与总数的百分比,以及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为了了解六年级一班同学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小宇收集了这个班 2011年下半年阅读课外书的有关数据,分别制成了下面三幅统计图。 探索新知 为了了解六年级一班同学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小宇收集了这个班 2011年下半年阅读课外书的有关数据,分别制成了下 3、面三幅统计图。 为了了解六年级一班同学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小宇收集了这个班 2011年下半年阅读课外书的有关数据,分别制成了下面三幅统计图。 为了了解六年级一班同学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小宇收集了这个班2011年下半年阅读课外书的有关数据,分别制成了下面三幅统计图。 ( 1)上面三幅统计图分别表示什么。 ( 2)从哪幅统计图能看出六年级一班同学比较喜欢哪一种课外书。 从哪幅统计图能看出下半年各月阅读本数的变化情况。 从哪幅统计图能看出阅读课外书时间的多少。 ( 3)你还能从统计图中获得哪些信息。 要想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选择扇形统计图。 怎样根据需要选择统计图。 与同学交流 4、。 要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可以选择折线统计图。 要想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可以选择条形统计图。 你能获取哪些信息呢。 下面是某家报纸公布的反映世界人口情况的数据: 典题精讲 学生活动:(六人为一小组) 1、你能根据报纸下方的数据绘制一个扇形统计图吗。 (一、二小组) 2、你能根据报纸下方的数据绘制一个条形统计图吗。 (三、四小组) 3、你能结合报纸上面的数据绘制一个折线统计图吗。 (五、六小组) 世界人口变化统计图 01020304050607080901001957 1974 1987 1999 2025 20500 20 40 60 80 10019571974198719992025205 5、02050年世界人口分布预测图 亚洲 非洲 拉美 欧洲 北美 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欧洲北美洲0102030405060欧洲 非洲 北美洲 拉美 亚洲2050年世界人口预测图 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欧洲北美洲小组讨论: ( 1)三幅统计图分别表示了什么内容。 ( 2)从哪幅统计图中你能看出世界人口的变化情况。 ( 3) 2050年非洲人口大约将达到多少亿。 你是从哪幅统计图中得到这个数据。 ( 4) 2050年亚洲人口比其他各洲人口总和还要多,你从哪幅统计图可以明显得到这个结论。 ( 5)比较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0102030405060欧洲 非洲 北美洲 拉美 亚 6、洲01020304050607080901001957 1974 1987 1999 2025 2050统计图的特点 扇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条形统计图能 清楚地表示出 每个项目的具 体数目。 折线统计图 能清楚地反 映事物的变 化情况。 注意:统计图的这些特点是我们在进行数据处理时的依据。 要注意选择哟。 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欧洲北美洲0102030405060欧洲 非洲 北美洲 拉美 亚洲01020304050607080901001957 1974 1987 1999 2025 2050易错提醒 1、下面是李大伯家收 7、入情况统计图 ( 1) 2012年李大伯家的哪项收入最多,哪项收入最少。 各占年收入的百分之几。 ( 2) 年李大伯家的各项收入分别是多少万元。 ( 3) 2002 2012年,哪两年间李大伯家的收入增长最多。 ( 4) 年李大伯家的年收入比 2002年增长了百分之几。 学以致用 2、下面两组数据,分别可以用什么统计图表示。 说一说,画一画。 3、我国五座名山主峰的海拔高度如表所示: 山名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峨眉山 海拔(米) 1524 1997 1873 1500 3099 制作适当的统计图表示出各座名山主峰的海拔高度。 小组讨论 1、哪种类型的统计图能恰当地表示出各座名山主峰的海拔高度。 8、2、依据讨论结果,小组绘制统计图。 3、从这个统计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小组交流。 注: 1、解题的关键在于选择统计图,选择 统计图的依据是统计图的特点。 2、绘制统计图时要注意些什么。 山名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峨眉山 海拔(米) 1524 1997 1873 1500 3099 制作适当的统计图表示出各座名山主峰的海拔高度。 海拔 / 米山名 庐山 峨眉山华山 黄山泰山3000200010000各座名山主峰海拔高度统计图 4、某百货商场 1994年 2002年营业额统计如下: 年份 1994 1997 1999 2000 2002 营业额(万元) 5000 7800 9200 1200 9、0 14000 制作适当的统计图表示该百货商场营业额的变化情况。 1、请根据百货商场营业额变化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图。 2、讨论并绘制统计图。 注意:绘图时,水平射线上每经过一年的间隔要相等。 3、学生交流:从这个统计图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分析这些信息并谈谈你的发现。 4、合理建议:自 1994年以来,该百货商场的营业额逐年上升, 根据这些信息,你对商场经理有何提议。 年份 1994 1997 1999 2000 2002 营业额(万元) 5000 7800 9200 12000 14000 制作适当的统计图表示该百货商场营业额的变化情况。 营业额 / 万元年份2002200019991997 10、1994050001000015000结合折线统计图中所获取的信息,你对百货商场经理有何提议。 百货商场营业额的变化情况统计图 5、某气象小组的同学们记录了他们开学后每个月的降水量,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月份 九 十 十一 十二 降水量( 205 150 150 52 请你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表示这些数据。 6、为了提高长跑成绩,小彬坚持锻炼并于每周日记下 1500米的成绩: 小彬 1500米成绩变化统计表 锻炼的星期数 1 2 3 4 5 6 7 小彬的成绩(分) 彬 1500米成绩变化统计表 锻炼的星期数成绩 / 选择统计图还是统计表。 如果要方便、准确地获得 他锻炼 5星期后的跑步成 绩,你会如何选择。 课堂小结 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都是人们 处理一些数据的有效方法,它们的共性是直观、明了、 美观。 今天我们通过绘制三种统计图,了解三种统计 图的特征, 我们应根据数据的实际背景选择适当的统 计图来描述数据。(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1.2《统计图的选择》ppt课件
相关推荐
打得太满。 汽车轮胎夏天一般都建议充氮气,因为 氮气化学性能稳定,不容易膨胀,能大大降低爆胎的风险。 三、探究固体热张冷缩的性质 提出问题 通过刚才的实验, 我们发现气体跟液体一样,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固体是否也不同方案的小组汇报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 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呢。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器材,设计方案验证 老师这儿有一套实验器材,是专门验证固体热胀冷缩性质的器材。 (师展示主要器材:铜球
1、课件 课件 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了解圆柱体积(包括容积)的含义,进一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含义。 2、经历类比猜想 验证说明的探索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的进程,掌握圆柱体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体积,并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探索和解决问题,渗透、体验知识间相互“转化”的思想方法 长 v =a b h v 3 正 =a 长方体的体积 =长 宽 高 正方体的体积 =棱长
、手电筒、点燃的蜡烛等,这类光源叫人造光源。 三、探究“光沿直线传播” 谈话:光源这么多 , 那么光源所发出的的光是怎样传播呢。 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光的传播路线。 学生可能猜想 —— 光沿直线传播。 (板书) 师:都是这样想的。 我们的猜想是“光沿直线传播”。 大家的猜想正确吗。 用什么方法来 验证呢。 生:做实验。 师: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
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能得出结论,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自行车胎爆裂是因为车胎内气体膨胀引起的。 所以夏天我们在自行车打气的时候,不要打得太满。 汽车轮胎夏天一般都建议充氮气 ,因为氮气化学性能稳定,不容易膨胀,能大大降低爆胎的风险。 教 学 流 程 二次备课 二次备课日期 ___月 ___日 学校 审阅签字及时间 ___________
列举夏天自行车胎突然爆裂的情景。 学生 观看图片 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夏天容易爆胎 学生进行猜想与假设:“可能是因为气体受热膨胀的原因。 ” 同学们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小组怎样设计这个实验呢 ? 小组根据提示合作交流 教师在活动中,对学生的设计进行适当的指导与点拨,开阔学生的思路,尽量让学生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进行,不同小组的实验方法有些区别,利于学生归纳总结,获得结论。 小组展开实验活动。
今天就来研究平面镜。 (二)学习新课 指导学生认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 1)提问:在漆黑的屋子里,你能看见平面镜中的像吗。 如果用手电筒照射平面镜前的物体,你能看见镜中的像吗。 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下,进行思考回答。 学生讨论。 课时备课卡 (二)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 2)综合以 上两项,说一说平面镜成像的道理。 ( 3)小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