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4.5认识比例尺》ppt课件内容摘要:
1、课件 课件 习目标 进行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的互化。 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养大家动手测量和画图的能力。 课件 景导入 实地距离 图上距离 预习展示 注意单位的换算。 比例尺 红光小学新建了一个长方形的游泳池,长50米,宽 30米。 下图是这个游泳池的平面图。 3厘米 5厘米 请分别计算出游泳池平面图的长和宽分别是实际长和宽的几分之几。 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 探索新知 红光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草坪 ,长 50米 ,宽 30米。 把这块草坪按一定的比缩小,画出的平面图长厘米,宽厘米。 你能分别写出草坪长、宽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吗。 50米 5000厘米 30米 = 3000厘米 5: 500 2、0 = 1: 1000 3: 3000 = 1: 1000 或: 5厘米 = 3厘米 = 1 1 50 1000 30 1000 = = (1)图上 1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 1000厘米; 实际意义 : (2)实际距离 是 图上距离 的 1000倍 ; (3)图上距离 是 实际距离 的。 1 1000 设计一座厂房,在平面图上用 10厘米的距离表示地面上 100米的距离。 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想 要求 图上距离 与 实际距离 的比,能不能直接用题中给出的两个数列式。 为什么。 应该怎么办。 100米 10000厘米 因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单位不同,所以不能直接列式 答: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3、的比是 1 1000。 1010000 1 1000( ) 1 1000 或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比例尺 图上距离 和 实际距离 的比,叫作这幅图的 比例尺。 强调 ( 1)比例尺与一般的尺不同,它是一个比,不应带有计量单位; ( 2)求比例尺时,前、后项的单位长度一定要化成同级单位; ( 3)比例尺的前项,一般应化简成 “ 1”。 这个比例尺还可以这样表示: 1 1000 的意思是: 图上 1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 1000厘米( 10米)的距离。 0 10 20 30米 它表示图上 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 10米的实际距离。 下面是比例尺的几种写法 1:50000 4、00 1 5000000 或 数值比例尺 : 线段比例尺 0 50 100 150 200 250千米 课件 题精讲 100米 = 10000厘米 10:10000=1:1000 答 :比例尺是 1:1000。 设计一座厂房 ,在平面图上用 10厘米的距离表示地面上 100米的距离 ,求比例尺。 右图中,荷花村到杏花村的图上距离为 示实际距离 10千米。 求这幅图的比例尺。 杏花村 荷花村 10千米 =1000000厘米 = 幅图的比例尺为。 4000001课件 以致用 说出下列比例尺的实际意义。 2000 =14400(厘米 ) 14400厘米 =144米 在比例尺是 1:2000的平面图上 5、,量得一座大桥的长度是 座大桥的实际长度是多少米 ? 20千米 ,在一幅地图上量得的两地的图上距离是 2厘米 ,求这幅图的比例尺。 120千米 = 12000000厘米 2:12000000=1:6000000 答 :比例尺是 1:6000000。 1. 的意思是图上 1厘米表 示实际距离 4千米。 ( ) 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1:80。 ( ) 1 400000 0 80 160 240千米 5. 把一块长 20米,宽 10米的长方形地画在图纸上,长画了 5厘米,宽画了 ( 2) 图上宽与实际宽的比是 1 400( ) ( 3) 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的比是 1 160000( ) ( 4) 实际长与图上长的比是 400 1( ) ( 1) 图上长与实际长的比是 ( ) 400 1 徐州到淮安的距离大约是 184千米,画在比例尺是 1:2300000的地图上,应画多少厘米。 18400000 2300000 =8(厘米 ) 184千米 =18400000厘米 比例尺常见表述方式 如 1: 500000 如 如 用 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30千米。 0 50 100 150 200 250千米 课堂小结。(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4.5认识比例尺》ppt课件
相关推荐
1、课件 课件 习目标 1. 学会通过假设和列举来解决问题,进一步提升思维水平。 会假设与列举的多样性。 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1. 36 ( ) ( ) 头猪的重量,一头猪的重量相当于 3只羊的重量, 2头牛的重量相当于( )只羊的重量。 279 12复习导入 课件 索新知 六( 1)班 42人去公园划船,租 10只船正好坐满。 每只大船坐 5人,每只小船坐 3人。
波,像水波可以向远处传播一样,声波也可以向远处传播。 【 设计意图 】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把研究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小组内自行设计研究方案。 在研究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为交流获得第一手的资料,为验证自己的猜想积累证据。 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声音能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 声音能在液体、固体中传播吗。 材料 闹钟、塑料袋、水槽、水 实验 方案 我的 发现 1
1、课件 课件 习目标 1、使学生认识比例的“项”及“内项”和“外项”。 2、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1、 什么叫作比例。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 2、下面每组中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 3 5 18 30 18 习导入 课件 索新知 你能根据图中数据写出比例吗。
提示学生在进行实验时水量要相同,认 识到控制无关变量的重要性。 自由活动 : 制作“天气预报器” 学生动手制作 拓展活动 : 蒸发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课余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查阅资料,或上网查询: 蒸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人们是怎样利用蒸发原理进行生产的。 2沸腾 教学目标 在经历给水加热的观察实验中,学会在科学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利用表格、曲线图等方法记录、整理
了。 听到巨大的声响时要 ,以免震破。 鼻、咽部 发生炎症时及时治疗,以免引起。 二、 明辨是非 我们不可以用尖锐的工具掏耳朵。 ( ) 没有了耳廓也可以听见声音。 ( ) 在听
1、课件 课件 习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认识圆柱和圆锥,认识和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的含义。 2、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感受几何体 的 特征,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3、能主动观察思考,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课件 习导入 说说你还记得你学过的哪些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