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科学五上水循环全单元各课教案内容摘要:
提示学生在进行实验时水量要相同,认 识到控制无关变量的重要性。 自由活动 : 制作“天气预报器” 学生动手制作 拓展活动 : 蒸发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课余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查阅资料,或上网查询: 蒸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人们是怎样利用蒸发原理进行生产的。 2沸腾 教学目标 在经历给水加热的观察实验中,学会在科学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利用表格、曲线图等方法记录、整理、分析给水加热过程中所搜集到的数据,并通过分析实验信息获得科学结论。 在经历给水加热的实验及分析实验信息中,体验合作与交流的愉快。 认识沸腾现象,知道水的沸点,了解不同情况下水的沸点可能会不一样。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记录和整理实验记录并通过分析实验信息获得科学结论。 难点: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 教学准备 教师可以让学生留心观察日常生活中烧开水的现象,启发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准备实验材料时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定,教师要给学生留有一个自行选择实验材料的空间,体现活动准备的自主性和多样性。 活动过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新课(略) 二、讲授新课 猜想 同学们,水烧开时的温度是多少。 水烧开后继 续加热温度继续上升吗。 指生回答。 做实验 ( 1)教师提出要求,学生分组制定实验计划。 ( 2)进行“给水加热”的探究实验活动。 学生开始做实验,组长做好记录。 ( 3)学生汇报与交流 ( 4)得出结论:水沸腾时达到一定的温度,继续加热,温度也不会再升高。 水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的这个点,就是这杯水的沸点。 师小结:根据大气压力的不同,因地区差异、器材差异等,即使是在同一时间做实验的同学,所测的水的沸点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情况下的沸点不会超过 100摄氏度。 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2. 凝 结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了解对比实验的特点。 2. 在探究过程中愿意合作与交流。 3. 认识凝结现象;知道水蒸气变成水珠的原因。 教学重点难点 1. 水蒸气的凝结。 2. 因果关系归纳法中的差异法。 3. 用“对比实验”探究水蒸气转变成水的条件。 教学准备 :相同玻璃杯 2 个,玻璃片 2 块,热水、酒精灯、火柴、小瓷盘等。 :带盖杯子 3 个,冷水、热水。青岛版科学五上水循环全单元各课教案
相关推荐
1、课件 课件 习目标 进行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的互化。 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养大家动手测量和画图的能力。 课件 景导入 实地距离 图上距离 预习展示 注意单位的换算。 比例尺 红光小学新建了一个长方形的游泳池,长50米,宽 30米。 下图是这个游泳池的平面图。 3厘米 5厘米 请分别计算出游泳池平面图的长和宽分别是实际长和宽的几分之几。 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 探索新知
1、课件 课件 习目标 1. 学会通过假设和列举来解决问题,进一步提升思维水平。 会假设与列举的多样性。 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1. 36 ( ) ( ) 头猪的重量,一头猪的重量相当于 3只羊的重量, 2头牛的重量相当于( )只羊的重量。 279 12复习导入 课件 索新知 六( 1)班 42人去公园划船,租 10只船正好坐满。 每只大船坐 5人,每只小船坐 3人。
波,像水波可以向远处传播一样,声波也可以向远处传播。 【 设计意图 】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把研究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小组内自行设计研究方案。 在研究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为交流获得第一手的资料,为验证自己的猜想积累证据。 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声音能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 声音能在液体、固体中传播吗。 材料 闹钟、塑料袋、水槽、水 实验 方案 我的 发现 1
了。 听到巨大的声响时要 ,以免震破。 鼻、咽部 发生炎症时及时治疗,以免引起。 二、 明辨是非 我们不可以用尖锐的工具掏耳朵。 ( ) 没有了耳廓也可以听见声音。 ( ) 在听
1、课件 课件 习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认识圆柱和圆锥,认识和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的含义。 2、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感受几何体 的 特征,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3、能主动观察思考,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课件 习导入 说说你还记得你学过的哪些图形。
验。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提醒学生做好实验记录。 汇报交流探究现象和探究的结果。 学生通过交流、分析、归纳,获得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聚集滴下形成雨的认识。 教师指导学生比较猜测与探究结果的异同点。 [让学 生通过模拟雨的探究活动,不但获得对雨成因的认识,而且亲身体验经历了探究的全过程。 ] 师:根据我们刚才的降雨模拟实验,来推测推测自然界中的雨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说出自己的推测来。 教师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