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5.3《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ppt课件内容摘要:
1、课件 路线 课件 习目标 1学会根据平面图运用所学的确定位置的知识和方法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2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增强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进一步体会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这一方法的应用价值,增强用数学方法描述现实世界中空间关系的意识。 下图是南山旅游景区的平面图。 以林峰塔为观测点,先量一量,再填表。 景点 方向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荷花池 ( )偏( )( ) 玉龙潭 ( )偏( )( ) 飞霞阁 ( )偏( )( ) 5习导入 课件 索新知 下面是李伟家附近部分街道的平面图。 课件 件 件 件 题精讲 下图是某市旅游 1号车行驶的路线图。 请根据路线填空。 课 2、件 、旅游 1号车从起点站出发,向( )行( )千米,到达( ),再向( )偏( )( ) )千米到达抗战纪念碑。 东 青水公园 北 东 40 起点站 . . . . . . 40o 抗战纪念碑 绿博园 2千米 购物中心 人民公园 终点站 70o 50o 青水公园 2、从绿博园向( )偏( )( ) )千米到达( ),再向( )偏( )( ) )千米到达( ),最后向( )偏( )( ) 的方向行( )千米到达终点站。 南 东 60 物中心 北 东 70 民公园 南 东 50 0o 大门 北 150 200 300 说说你进了大门到各 个动物的家应怎样走。 学以致用 40 45 30 明明家 3、阳光超市 邮局 银行 亚细亚 学校 100m 130m 140m 80m 200m 下面是明明同学每天上学的路线图。 (1)明明上学时从家出发,向( )行( )米到达阳光超市,再向( )偏( )( ) 的方向行( )米到达邮局。 东 100 北 东 40 130 (2)由银行向南偏( )( ) 的方向行( )米到达亚细亚,再向北偏( )( ) 的方向行( )米到达学校。 东 45 80 东 30 200 从火车站出发,向 ( )行 ( )千米,到达新华书店;再向 ( )偏 ( )( )的方向行 ( )千米到达公园;然后向 ( )行 ( )千米,到达中心广场;再向 ( )偏( )( )的方向行 4、( )千米到达医院;最后向 ( )偏 ( )( )的方向行 ( )千米到达体育馆。 小明家与学校相距 2千米,与少年宫相距 3千米,那么学校与少年宫相距( )千米。 小猪从家出发,向 偏 ( )的方向走 米到公园。 750 南 东 490 小猴从家出发,向 偏 的方向走 米到公园。 80南 西550小鹿从家出发,向 偏 )的方向走 米到公园。 40北 东513东 1 北 东 东 东 5 0 某小学大门在教室的正南方向 50米处 ,图书馆在教室北偏东 60 方向的 100米处。 请画出示意图。 你家在学校的什么方向。 从学校回家,途中要经过哪些有明显标志的地方。 和同学说说你放学回家的路线。 你上学的路线又是怎样的呢 ? 课件 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5.3《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ppt课件
相关推荐
验。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提醒学生做好实验记录。 汇报交流探究现象和探究的结果。 学生通过交流、分析、归纳,获得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聚集滴下形成雨的认识。 教师指导学生比较猜测与探究结果的异同点。 [让学 生通过模拟雨的探究活动,不但获得对雨成因的认识,而且亲身体验经历了探究的全过程。 ] 师:根据我们刚才的降雨模拟实验,来推测推测自然界中的雨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说出自己的推测来。 教师讲解
1、课件 课件 习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认识圆柱和圆锥,认识和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的含义。 2、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感受几何体 的 特征,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3、能主动观察思考,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课件 习导入 说说你还记得你学过的哪些图形。
了。 听到巨大的声响时要 ,以免震破。 鼻、咽部 发生炎症时及时治疗,以免引起。 二、 明辨是非 我们不可以用尖锐的工具掏耳朵。 ( ) 没有了耳廓也可以听见声音。 ( ) 在听
记录下来。 只要能说明问题, 写得文字越简洁越好。 开始。 (教师参与各小组活动,不干预学生活动,只了解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活动,可以把学生对声音的零碎的感性认识做一分类和整理,认识到不同的物体、用不同的方法、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并发现:有声音发出时,物体在动。 同时,通过学生的活动和汇报,可以了解学生对声音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后面教学做好准备。 ②各组代表汇报实验成果。 (用尺子、瓶子
1.我国科学考察、登山队在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区的岩 石中发现了含有鱼、海藻、海螺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2.近年来,人们发现在台湾海峡海底的某些地方,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反映了此地带在过去是什么状况。 总结:这些事实说明今天的地表形态,都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不断演变而成的,现在仍在不断变化着。 以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区和台湾海峡的海陆变迁的实例引入。 把学生迅速带入问题的情景
1、课件 课件 习目标 1、学会解比例的方法 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 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1、解下列简易方程 215141x = 解: 解: 2 = 8 9 72 x= 72 2 x= 36 x = 201 2x= 1012012、什么叫作比例。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 3、什么叫作比例的基本性质。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