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科学五上地球内部有什么教案内容摘要:
生:我想还有许多矿物,如:铁、铝等。 生:我猜想还有许多水。 生:我想还有许多岩石。 生:我觉得地球应该有一个很硬的壳。 „„)教师适当评价 活动二:人们是怎样了解地球内部的。 师:同学们都提出了自己的猜测,到底地球内部有什么。 要回答这个问题,最好把地球挖开来看一看,对吗。 但直到目前,钻得最深的井,也只有12千米,这个数目还不到地球半径的1/500。 那科学家们又是怎么去了解地球内部的呢。 让我们一起交流一下资料。 学生分组交流收集的地球构造资料(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地球内部构造的资料)。 过渡 :查找、搜集大量资料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但很花时间和精力,如果没有兴趣、信心、恒心是不可能取得探究成果的。 今天 **小组的成员就做得非常好。 我们要向你们组学习。 讨论:通过同学们的资料,我了解了科学家已经想到了钻孔、地震波等方法来研究地球。青岛版科学五上地球内部有什么教案
相关推荐
航天器飞出太阳系。 人类对外层空间已经有许多认识 ,而对地球内部的认识又如何呢。 大家想知道吗 学生自由交流 通过谈话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探 索 体 验 解 决 问 题 活动一: 猜想与假设:通过整理课前查阅的资料和平时对地球的了解,引导学生猜想地球内部会有什么。 出示音像资料。 活动二: 1. 提出问题: 这么复杂的物质在地球内部是怎么分布的。 2. 观察鸡蛋 桂圆 的结构
1、课件 课件 习目标 1、学会解比例的方法 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 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1、解下列简易方程 215141x = 解: 解: 2 = 8 9 72 x= 72 2 x= 36 x = 201 2x= 1012012、什么叫作比例。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 3、什么叫作比例的基本性质。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1.我国科学考察、登山队在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区的岩 石中发现了含有鱼、海藻、海螺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2.近年来,人们发现在台湾海峡海底的某些地方,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反映了此地带在过去是什么状况。 总结:这些事实说明今天的地表形态,都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不断演变而成的,现在仍在不断变化着。 以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区和台湾海峡的海陆变迁的实例引入。 把学生迅速带入问题的情景
构造的资料)。 过渡:查找、搜集 大量资料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但很花时间和精力,如果没有兴趣、信心、恒心是不可能取得探究成果的。 今天 **小组的成员就做得非常好。 我们要向你们组学习。 讨论:通过同学们的资料,我了解了科学家已经想到了钻孔、地震波等方法来研究地球。 将来,假如让你来研究,你会怎么做呢。 师生交流 活动三:认识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 说了这么多
1、课件 课件 习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学会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2、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 3、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情景导入 课件 索新知 王晓光拖动电脑鼠标,把一张长方形照片放大。 第一张长方形照片长 8厘米,宽 5厘米 ; 第二张长方形照片长 16厘米,宽 10厘米 课件
1、学习目标 1经历从具体实例中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过程,初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学会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2在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量之间相依互变的关系,感受有效表示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不同数学模型,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和发现规律的能力。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从生活现象中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意识。 复习导入 通过将近六年的数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