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科学三下灯泡亮了教学设计内容摘要:
亮的秘密。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的发现。 预设 1:有电池、小灯泡、开关、筒四部分组成。 预设 2:电池提供电量 预设 3:小灯泡通电可 以亮 预设 4:开关控制手电筒灯泡的亮灭。 预设 5:筒相当于导线。 学生想象电流的情景。 谈话: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有关手电筒的秘密,那你能否想象一下,为什么合上开关以后,小灯泡就会发亮呢。 学生交流 教师讲解、灯泡发亮的过程,让学生直观感知灯泡亮的原理。 【设计意图】 通过这个大部分学生喜欢的动手操作引入,增加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觉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科学处处不在。 (二) 动手做,亲身体验电路 谈话:刚才我们研究了手电筒发亮的秘密,我们能 不能自己做一个装置让小灯泡亮起来呢。 想想需要哪些材料。青岛版科学三下灯泡亮了教学设计
相关推荐
1、【 学习目标 】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多角度选择感受最深的事写人的写作方法。 详略得当组织材料的写作手法。 2、品味本文的语言风格,学习用朴实、细腻、感人的语言传递纯真美好的感情,学习细节描写及抒情方法。 3、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培养尊敬、热爱老师的良好品德。 1、作者写蔡老师选取了哪几个事例。 请给每件事取一个小标题。 2、这几件事中根据什么顺序安排的。
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 】 ( 2)小组讨论 可以结束了吗。 刚才你们利用小纸蛇、塑料袋、小彩带这些材料,放在火焰上方有什么现象,手有什么感觉。 ,移开后会有什么现象,手有什么感觉。 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请各组认真讨论讨论 【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让学生人人参与;小组内、小组间相互交流、密切配合】 ( 3)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刚才我发现同学们讨论的很认真,哪个小组先来汇报 (各组都汇报
,当开关闭合时,电路通了,灯泡就亮了。 (二)动手组装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 1.提出问题:你能 想办法让一个小灯泡亮起来 吗。 2.设计方案 ( 1)小组讨论:根据手电筒的构造,想一想要用哪些材料。 怎样连接灯泡才会亮。 ( 2)汇报交流:各组汇报,互 相补充。 (根据交流情况,认识实验材料。 ) ( 3)教师出示注意事项。 a 千万不要用导线直接连接电池的正负极; b 在装电池之前
( 2)学生拆装手电筒。 在活动的过程中, 有些学生爱把手电筒当成玩具,不仔细观察,就忙着组装。 所以,教师要发挥好主导作用,做好巡视,关注每一个学习小组的活动。 同时注意及时表扬表现好的小组。 ( 3)交流发现。 引导学生不仅说出手电筒的组成部件,还说要说出各部分的作用。 这时揭示出手电筒的弹簧和金属外壳就起到了导线的作用。 ( 4)师生小结,手电筒的灯泡能亮了的原理。 三
1、赵 普 宋史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叙事简洁、运用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 2、学习赵普超人的毅力和坚定的意志。 3、了解更多刻苦读书,以天下事为己任的人物及其故事。 自学提纲( 10分钟左右) 1、赵普勤奋读书的原因是什么。 读书勤奋及读书的效果表现在什么地方。 2 、赵普如何向太宗奏荐人才。 太宗反应如何。 可以看出赵普具有什么样的精神。 3、通过文中所写的两件事,你认为赵普是个什么样的人。
进行汇报,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教师板书)。 四、总结概括,抽象提升。 在学生总结出磁铁可以指示南北方向时,教师抓住时机,让学生认识磁 铁的南北极。 并简单介绍地球的南北极,及磁悬浮列车的原理。 (出示地图图片,磁悬浮列车图片) 2.教师明确指出:同学们的重大发现就是磁铁的性质。 对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行充分的肯定。 3.介绍完“同极相斥,异级相吸”的磁铁性质后,立即根据这一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