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7课《国宝--大熊猫》》ppt课件内容摘要:
1、它是致力保护野生动植物的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标志。 他们以大熊猫为会徽 , 间接说明了大熊猫瀕危的严重性。 国宝 科普说明文 学习目标 : 1、学习大熊猫的有关知识 2、认识大熊猫的生存现状并提高保护 动物的意识 自学提纲 第一课时 1、读课文,积累字词。 2、作者简介。 3、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大熊猫的。 划出语句、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4、理清文章的结构,说说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叶永烈 科普文艺作家 、 报告文学 家。 小说作品颇多,其中 中篇科幻小灵通漫游未 来获全国第二届少年儿 童文艺作品评选一等奖。 濒危 苑 璀璨 浩瀚 栖息 孤僻 分娩 小仔 翌日 繁衍 憨态 悠然 拯救 兴 2、高采烈 呵护 读读、写写: 解释词语: 憨态: 悠然: 殊荣: 屈指可数: 国宝: 天真而略显傻气的神态。 悠闲的样子。 特殊的光荣。 弯着指头计算数目。 国家的宝物。 外形特点 生长环境 生活习性 活动范围 繁殖情况 整体感知 一、( 1熊猫的 和 ( 1宾待遇 ( 4 ) 嬉戏表演 ( 5 ) 特有珍稀 ( 6 ) ( 7 ) 二、( 8生大熊猫的 生长环境和生活习性及 濒临灭绝的处境 ( 8 )不惯“舒适” ( 9 环境习性 ( 14 三、( 17熊猫生活 历史 的特征 国宝保护 ( 果 因 ) 逻 辑 顺 序 可爱 珍贵 俊俏长相 繁殖困难 友好使者 称“活化石” 9生长环境 1012 3、食竹习惯 13活动特点 (因果) 古老 可爱的大熊猫 当堂训练 基训 一、二、三 课外作业 基训 熟读课文 自学提纲 第二课时 1、课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你能给大家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作用吗。 2、为了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作者准确使用了形容词、动词 ,同时还运用了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大熊猫可爱、机警等特点。 找出语句,仔细体会。 3、请找出课文中你喜欢的段落,说出你喜欢的理由,并朗读出来。 4、完成探究 练习一 说明方法 列数字 举例子 作比较 打比方 品味语言 形容词、动词的使用 (如第 12自然段) 拟人、比喻、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如第 4自然段) 比较探 4、讨: 大熊猫体态丰满,四肢粗壮,尾巴短秃, 毛色奇特,头和身躯乳白色,而四肢和肩 部黑色,头上有一对整齐的黑耳朵,还有 两个黑眼眶,很象戴着一副八字形的黑眼 镜。 大熊猫长相俊俏,神态温驯,给人以 优美、活泼的感觉。 (国宝 大熊猫) 体肥胖,形似熊而略小,长约 高 66厘米,尾很短。 毛密而具光泽,眼周、 耳、前后肢和肩部黑色,其余均为白色。 (辞海) 课文对大熊猫的体态、四肢、尾巴作了较为具体的描绘,对毛色黑白的具体分布作了详细的描写。 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比辞海的介绍更生动,更形象。 加上描写了人的心理感受,更突出了大熊猫可爱的特点。 阅读课文 13段,完成下列问题 1、本段说明了熊猫活动 5、的哪些特点。 2、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分别说明什 么特点。 3、给下列文字填空,思考这段文字说 明了熊猫的什么特点。 别看它 ,走路 ,爬起 树来却挺。 它的听觉非常,受到 惊扰时,就非常 地攀上 的树梢 起来。 课外作业 ( 1)、收集资料,仿照生物书体系,编写一篇生物课文:介绍大熊猫的知识。 ( 2)、写倡议书:主题:保护野生动物。 题目、内容、形式自定。 小结: 1、本文从多方面介绍了大熊猫的 特点 和习性 ,说明了大熊猫成为国宝的原因。 2 、从全文看,结构上按 由果到因 的 逻 辑顺序 来安排组织材料。 3、为了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作 者准确使用了 形容词、动词 ,同时还运 用了 拟人、排比 等多种修辞手法,形象 生动地说明大熊猫可爱、机警等特点。 再 见。(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7课《国宝--大熊猫》》ppt课件
相关推荐
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们平时要多观察多研究动物,多提有价值的问题。 现在能解决更好,现在解决不了,可以放到课下甚至将来解决。 3、给动物分类 教师谈话:同学们知道了那么多动物,从天空、海洋到陆地动物无所不有,为了更好地认识它们,我们来给动物分类吧。 下面各小组比一比,看谁分得好。 学生分类: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讨论,教师在小组之间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根据动物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分
1、张岱 第一课时 1、准确朗读,并能背诵第 2段; 2、能用工具书及课文页下注释读懂课文内容 ;积累本文的重点文言词汇 ; 3、体会古代园林建筑设计的精致奇巧。 学习目标 自学提纲 1、结合注释,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节奏。 2、借助注释,工具书,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疏通语句。 张岱 (1597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明末山阴人。 早岁生活优裕,晚年避居山中
1、 带你走进 世界名胜 凡 尔 赛 宫 凡尔赛宫俯瞰图(从东向西) 正宫 正宫 正宫 正宫 宫殿外壁上端林立着的大理石人物雕像 凡尔赛宫 吉祖英 凡尔赛宫 吉祖英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凡尔赛宫的建筑特色、艺术风格及其政治文化中心、旅游胜地的地位。 2、学习抓住特征,突出重点进行说明的方法。 3、学习准确而富有文学性的语言。 自学提纲 1、凡尔赛宫于哪一年动工,哪一年竣工
风向标分为几部分 ?各部分是什么样的 ? 学生分组讨论研究,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 允许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不需要学生用规范的语言描述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说得都有道理,我们可以把风向标大体分为五部分 (教师边讲解边贴佳图或用课 件展示各部分的名称 ),分别是风向杆、箭头、箭尾,支架、旋转配件等。 学生复述风向标各部分的名称。 活动二:做个风向标。 教师用课件 (或投影
那么,如果站在阳光下,我们的影子在哪里呢,又会是什么样的。 让我们去找一找,画一画。 以小组为单位,发给学生每人一支粉笔,带学生到操场上找、画影子。 方法如下: ⒈ 选取某一物体(自己、花盆、树苗等)作为固定 “ 模 特 ” ⒉ 画影子的同时连带把物体与地面的接触点也画出来,并且把名字或名称写在影子里 ⒊ 让学生观察此时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以及影子和太阳的方向,并记录在表格的第一栏上 ⒋
影子 了。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修 改 根据实验, 你能说一说 产生影子的条件 是什么吗。 有光,有不透明的物体。 三 、 探讨太阳与影子的关系 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你认为一天中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的长短、方向各是怎样变化的。 引导学生猜想。 制定实验方案。 师:同学们的猜想都有一定的道理,那我们如何设计实验方案来证明我们的猜 想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产生影子的条件有 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