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9课《三个太阳》》ppt课件内容摘要:
1、 从地理或科学研究方面谈谈你网上“考察”南极的收获,说说你所知道的南极。 南极大陆之最 世界上最孤立的大陆:周围被一片茫茫的海洋所包围,距离最近的南美洲 950千米。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可达 )。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风最大的大陆(每秒 83米还多),被称作“风极”。 世界上最高的大陆。 世界上河流最少的大陆。 检查预习 中国长城站全景 雪海燕 南极企鹅 学习目标 能说出文章的主要信息。 解中华民族的胆识与气概。 自学提纲 1、初读课文,了解本文文体特点,了解作者,识字解词,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 2、谈谈你对本文标题“三个太阳”的含义和妙处的理解。 3、女画家所画的壁画上的 三个太阳 2、,考察队员们对它分别有 哪些解释。 发挥你的想象,你能做出 更好的 解释吗。 4、作者用概括的笔墨写了几个南极人的形象,在文中画出,你能找出他们的共同点吗。 你能从南极人与暴风雪的搏斗中发现 南极精神 的内涵吗。 5、第三部分写了女画家父亲的有关内容,有人说,这些内容与本文无关,你是怎样认为的。 通讯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将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或事件及时、具体、生动地予 以报道的新闻体裁。 特点: 通讯作为报刊、电台等媒体最主要的体裁之一,新闻性显然是基本的特征。 而新闻性中,真 实、时效、思想性及典型意义构成了它的不同层面。 种类 : 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文艺通讯等。 最常见的是 3、人物通讯 和 事件通讯。 三个太阳 是以写人为主的文艺通讯。 什么是新闻通讯: 本篇通讯写作的相关背景: 1984年 11月 20日,我国首次派出科学考察队赴南极考察,并且在南极建立了长城站,南极这块神秘的土地上,终于有了中国人的足印。 1986年 12月,我国派出第三次南极考察队,令人瞩目的是在考察队员中有一位女画家。 去南极考察本来就有些神秘,女画家赴南极,神秘中又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 这篇报告文学就是以表现一位向往南极的女画家和我国南极考察队员的生活为内容,以歌颂“南极精神”为主题的通讯。 作者简介: 黄传会 当代作家 ,1949 出生,浙江苍南人197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专业作家。 199 4、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长篇报告文学 希望工程纪实 、 中国山村教师 、 中国贫困警示录 、 中国一个县 、 首例农民告县长案始末 、 龙旗悲歌 、 中国海雄风 ,小说集 婚约 、 本岛无故事 ,电影文学剧本 天涯并不遥远 ,电视剧剧本 两个姑娘两个兵 等其作品曾获 1993年庄重文文学奖、 1994年 当代 文学奖、第五届“五个一工程”奖 入选初中教材 . 你能读准下列字的字音吗 ? 亘古 钦佩 船舷 真挚 踮脚 暴虐 混沌 吞噬 铠甲 抿住 伫立 剔透 翩跹 蓦地 紧蹙 粗犷 俯瞰 步履 蹒跚 呕心沥血 蘸 玛瑙 胡子拉碴 t m c l u l 第一部分:写女画家向往并争取去南极工作的 5、经过以及 愿望实现后投放漂流瓶的激动心情。 第二部分:写女画家在南极的紧张工作和生活,写她对南极、对风暴以及对南极人的观察和感受。 第三部分:写女画家在南极长城站过生日以及她在长城后山上的所见所思所感。 第四部分:写女画家为长城站精心制作了一幅壁画,画中的三个太阳内涵丰富。 请同学们概括课文每一部分的内容。 2、谈谈你对本文标题“三个太阳”的含义和妙处的理解。 通讯的标题”三个太阳”,直接取自女画家为中国南极长城站所画壁画的内容,既紧扣画家的画,又突出南极的特点:没有黑夜,正如南极考察队员开拓事业的忘我献身精神。 这样命题,新颖醒目,含义深长,给读者以充分想像、深入思考的余地。 4、 作者用概括 6、的笔墨写了几个南极人的形象,在文中画出,你能找出他们的共同点吗。 考察队长: 女画家: 测绘工程师: 地球物理研究生: 驳船驾驶员: 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懂得巧妙的鼓励艺术。 执著追求,吃苦耐劳,自我砥砺,热爱生活,充满激情。 吃苦受累,富有科学探索精神 ,能力超群。 持之以恒,不畏艰苦,开朗乐观。 思念亲人,但不忘教育儿子。 共同点: 执着、不怕辛苦、对南极有着无比的热爱 你能从南极人与暴风雪的搏斗中发现 南极精神的内涵吗。 南极精神的内涵 1、热爱南极、献身南极事业的精神; 2、艰苦卓绝、不怕牺牲的团队精神。 文章为什么不更具体地写这些人物呢。 品南极人 本文是写 7、女画家的南极之行; 每个南极人身上都有着太多的动人故事,一篇文章无法完成。 4、 女画家所画的壁画上的 三个太阳 ,考察队员们对它分别有 哪些解释。 发挥你的想象,你能做出 更好的 解释吗。 1、南极精神 2、几代南极人 3、南极永昼 5、第三部分写了女画家父亲的有关内容,有人说,这些内容与本文无关,你是怎样认为的。 丰富了南极精神的内涵,告诉读者,我国一代代的科学家都做着美丽的南极梦,也使女画家的行为更加合理可信。 课堂小结 结合 学习目标 总结自己个人收获和心得。 走近“南极精神” 这篇通讯记叙了中国女画家经过执著努力来到南极 ,战胜生理和自然条件造成的困难 ,为中国南极长城站建设出力并为 8、之作画立传的经过 ,表现了南极考察队员为祖国、为事业艰苦卓绝的奋斗情景,赞颂了我国科学工作者的民族气概和非凡胆略。 探索自然,献身科学的崇高精神,为祖国、为事业而团结拼搏的奉献精神。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晕船( ) 亘古( ) 右舷( ) 伫立( ) 紧蹙( ) 粗犷( ) ) 暴 ) 吞 ) 翩 ) ) 2、掌握成语,关键在于能正确运用。 请你用下面的成语造句。 惊心动魄: _ 呕心沥血: _ 晶莹剔透: _ 沉默寡言: _ 虐 噬 蹒 跹 现了南极考察队员为祖国、为事业艰苦卓绝的奋斗情景,赞扬了。 我国科学工作者的民族气概和非凡胆略 经过执着努力来到南极,战胜生理和自然条件的困难,为中国南 9、极长城考察站建设出力并为之作画立传 课外作业 女画家来到南极后曾将一个漂流瓶投进大海。 请你展开想象,以这个情节为开头创作一个故事。 要求: 1打破旧有的、单一的思维框架。 2想像中情节的发展、高潮、结局要连贯合理。 提示:你可以以漂流瓶的际遇为线索来展开,还可以设置漂流瓶和女画家的重逢这个场景。 黄传会 学习目标 1、学习通讯的选材和构思。 2、体会本文准确、凝练、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感受崇高的南极精神,了解中华民族的胆识与气概。 自学提纲 1、大声朗读课文,画出你认为 生动精彩 的语句或者 令你感动 的语句,从修辞手法及作用等方面赏析。 2、 通过语言的品味,你得到了哪些写作启示。 3 10、、你能说说 本文的选材构思及 写作特色吗。 品味 赏析 大声朗读课文,画出你认为 生动精彩 的语句或者令你感动 的语句,简单分析,然后让我们一起来互相交流。 她像雕塑一般伫立在山顶。 四周一层层雪浪好似大海 奔腾不停的波涛 , 一座座山丘犹如晶莹剔透的龙宫宝殿 , 一条 条雪墙像是翩跹起舞的银龙。 例析 : 以此为例 ,课后仿照这种形式,试感受文中其他修辞方法使用的妙处。 画横线处是三个比喻句 , 它们又构成了一个排比。 体会作用 在这里 , 这两种修辞方法的使用形象地描绘出南极冰山雪海的瑰奇壮观的景象 , 这一奇景与雕塑般伫立的女画家融为一体 , 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绝妙景致。 11、附 : 比喻的作用:使语言更生动形象; 排比的作用:用整齐的句式把复杂的内容表达得 集中 、 感情强烈 , 使气势贯通 、 流畅。 语言品味 例:“窗外传来一阵阵狂风的呼啸声,不一会儿,呼啸声变成千万只野兽在怒吼”。 真切地写出了南极狂风的特点:猛烈、狂暴。 例:“成群结队的企鹅步履蹒跚地朝你走来,用真挚的眼神望着你;而调皮的雪燕,从空中俯冲而下,在你的帽子上轻轻一啄,又飞走了 ” 这句话用拟人的方法,用企鹅、雪燕的可亲,表现南极人的可爱。 例:“她望着夜空,夜空已变得像原来那样明净。 头顶上挂着一颗星星,只有一颗,闪着莹莹蓝光。 我像这颗星吗。 她在心里问自己, ” 这段话是借助景物描写来烘托 12、人物的内心感受,展现了她的精神风貌。 例:“她斜靠在床上,紧蹙着眉头,木然望着天花板,忽地,又站起来,在屋子里来回踱着步子,不安,躁动,带着几分痛苦。 ” 这段话通过人物的动作,细腻地描写了女画家构思、思索的过程。 语言品味 语言品味 例:四周一层层的雪浪好似大海奔腾不停的波涛,一座座山丘犹如晶莹剔透的龙宫宝殿,一条条雪墙像是翩跹起舞的银龙。 这句描写生动形象,句式整齐,妙用比喻,优美流畅,令人如临其境,印象深刻。 写雪浪,化静为动,突出气势;写山丘,极尽联想,突出奇特;写雪墙,以活写死,突出灵动。 叠音词的使用也增强了表现力。 例: 夕阳快要落下,淡淡的余辉缓缓地落在千年冰川、莽莽古海上。 她思索着,南极,什么是你的真谛。 前一句精彩的自然环境描写渲染了气氛,后一句问话则像面对面的询问、交流,令人心动神摇,思绪翩翩。 语言品味 2、通过语言的品味,你得到了哪些写作启示。 【 技巧提炼 】 1。(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9课《三个太阳》》ppt课件
相关推荐
较: 2 从云量上比较 3 从雨量上比较 4 从气温上比较…… 二、下周天气预测 教学方法设计与活动安排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解题。 首先让学生回顾近段时间的天气状况,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天气的图片,比一比,谁知道的天气现象最多。 通过竞争活动,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课堂。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能不能像科学家一样预报天气呢。 2
在观测时,我们应该采用什么的方法。 寻找到方法了,观测天气时,我们需要对哪些方面来重点观测。 二、探究活动 1. 制定观测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是做事得有计划,怎样观测天气。 我们也要先制定一个计划,你准备怎样进行观测。 (生自由交流) 可以使用仪器来观察 ,还可以利用目测的方法。 采用这些方法过程中,分别要注意什么问题。 (生汇报交流) 目测时一定要有一个标准,即选好参照物。
杯水热 ”、 “这杯水很烫手 ……” 等。 教师小结:同学们真聪明。 用感官判断出了水的温度的 高低。 温度就是用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教师边说边板书:温度 、冷热 )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意识到:感官观察只能作出定性的判断,无法作出定量的判断,要做出定量的判断,必须找到新的科学方法。 从而为下一环节温度计的使用做了铺垫。 ] 三、认识温度计,掌握使用方法。 认识温度计 ( 1)教师谈话
400000000 读作: 三、判断 从右边起,每一个数位是一级。 ( ) 7930040 中的 “9” 表示 9 个十万。 ( ) 1030058 读作一百万零三万零五十八。 (
1、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学习目标: 1、体会字里行间渗透的爱国主义情感。 2、理解航天员出征的深刻意义 3、品位本文饱含深情的语言 自学提纲 1、 收集资料:关于作者及杨利伟。 2、正读课文,读准停顿和字音,积累词语。 3、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并从文中找出有关词语加以证明,并用一句话概括这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4、 分析人物形象,从文中找出具体描写杨利伟“夺人风采”的词句,并进行分析
数。 最高位是什么位 ?有几个万。 17070000是几位数。 最高位是什么位 ?有几个万。 ,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并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 (2) 根据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哪个国家的人口最多。 哪个国家的人口最少 ? 比较第二组数: 356000和 360000。 a 指名学生读出这两个数,然后提问: 356000是几位数。 360000是几位数。 位数相同的两个数比较大小,该怎样比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