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数学七下94对顶角内容摘要:
口 述测量结果,同桌比较,教师板书。 观察这四组数据,∠ 1 和∠ 2 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 2) 这是我们通过数据得到的猜想,大家能不能从理论上来说明你的结论的正确性呢。 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让学生分组讨论,利用同角的补角相等进行论证,并简单的口述过程。 你还有其他的证明思路吗。 试口述一下。 设计意图: 通过测量数据让学生先感知对顶角相等的结论,再进行理论论证加 以验证。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 ( 3)试 把我们发现的结论用一句话来描述 .(对顶角相等) 符号语言:因为∠ 1 和∠ 2 是对顶角,所以∠ 1=∠ 2。 (让 学生掌握符号表示法) 思考:如果∠ 1 为 30176。 ,那么∠ 2 的度数是多少。 你还能求出图中其他角的度数吗。 试口述理由。 设计意图: 利用对顶角相等及补角的性质让学生明白在两直线相交的图中,知 道一个角的度数就能求出其余三个角的度数,为以后的计算做准备。 3. 精讲点拨 课本 14 页例 1: 让学生分组讨论,先分析能求出哪些角的度数 , 然后整理思路板演具体过程。 启发学生分析问题时要充分利用已知条件,如对顶角、角平分线、补角等。 解:因为∠ COB 与∠ AOD 是对顶角 所以∠ COB=∠ AOD=110176。 ∠ AOC=∠ COD-∠ AOD=180176。 - 110176。 =70176。 因为∠ BOD 与。青岛版数学七下94对顶角
相关推荐
1、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3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第一单元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学习目标 展分析、推理等初步的思维能力。 1. 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感受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特点。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复习导入 是 的( )倍。 有 3个,如果 的个数是 的 4倍,
1、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第 2单元 千克和克 1 认识千克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学习目标 步形成对物体实际轻重的判断能力。 步建立 1千克的质量观念。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这两袋食品,哪袋重一些。 情境导入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情境导入 比较两个物体轻重时,可以掂一掂,当两个物体差不多重时可以称一称。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 学生可能出现下列几种方法 估算: 72≈ 60, 60247。 6=10, 72247。 6 的商比 10 大一些。 口算: 60247。 6=10, 12247。 6=2, 10+2=12 笔算:列竖式 教师讲授列竖式的方法 师:你能
B、 ( 2 3 1 ) 2 3 1x x y x x y C、 3 [ 5 ( 1 ) ] 3 5 1x x x x x x D、 22( 1 ) ( 2 ) 1 2x x x 将 )(4)(2)( yxyxyx 合并同类项得( ) A、 )( yx B、 )( yx C
,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发展学生交流讨论的能力。 四 、 说 教学 过程 ①复习引入活动: 出示上节课所列出的一些式子: 400x=3000 1700+150x=2450 像这样的式子都是等 式 一般等式 a = b 问:下列式子中,哪些是等式 (1) 5x + y (2)m + n (3)2x + 1 = 5 设计目的: ,满足学 习上的成就感。 ②实验探索活动: (或减去)同样重的砝码
1、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第 2单元 千克和克 2 认识克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学习目标 解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估算。 步建立 1克的质量观念。 步提高估算能力。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先称一称,再看一看,你有什么发现。 情境导入 1 这袋食品重不足 1千克。 这袋食品净含量是 135克。 2016/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