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必修四 1.2.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应用》ppt课件内容摘要:
1、1 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应用 学习目标 预习导学 典例精析 栏目链接 1 理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 理解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 2 掌握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的方法 3 理解并掌握诱导公式一 ,会判断各种三角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 学习目标 预习导学 典例精析 栏目链接 典 例 剖 析 求值 已知角 终边在直线 y 3 x 上 , 求 的三角函数值 分析 :本题首先要确定终边上的点 , 再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即可求出 解析: 设 P ( a , 3 a )( a 0) 是终边上任一点 , 则 t a n 3 . r 3 a )2 2| a |. 当 a 0 时 , s i n 32, c o 2、s 12; 当 a 0 时 , s i n 32, co s 12. s i n 32, c o s 12, ta n 3 或 s i n 32, c o s 12, ta n 3 . 变式训练 1 若角 终边上有一点 P ( m , 5 )( m 0) , 且 co s 求 s i n c o s 的值 解析: co s 52, m 12 或 m 1 2 . 当 m 12 时 , s i n c o s 1713; 当 m 12 时 , s i n c o s 713. 学习目标 预习导学 典例精析 栏目链接 判断符号 判断下列各式的符号: (1 ) s i n 3 co s 4 ta n 3、5 ; ( 2) 是第二象限角 , s i n co s . 分析 :根据角所 在的象限 , 结合三角函数定义即可得出 学习目标 预习导学 典例精析 栏目链接 解析: (1 )2 3 , 4 3 2,3 2 5 2 , s i n 3 0 , c o s 4 0 , ta n 5 0. s i n 3 co s 4 t a n 5 0. (2 ) 是第二象限角 , s i n 0 , c o s 0. s i n co s 0. 学习目标 预习导学 典例精析 栏目链接 变式训练 2 确定下列各式的符号: (1 ) s i n 1 0 5 c o s 2 3 0 ; (2 ) c o s 6 t 4、 a n 6 ; (3 ) t a n 1 9 1 co s 1 9 1 . 分析 :角度确定了 , 所在象限就确定了 , 三角函数值的符号也就确定了 , 因此 , 由角所在的象限分别判 断两个三角函数的符号 ,进一步确定各式的符号 解析: (1 ) 1 0 5 , 2 3 0 分别是第二、第三象限角 , s i n 1 0 5 0 , c o s 2 3 0 0. s i n 1 0 5 c o s 2 3 0 0. 学习目标 预习导学 典例精析 栏目链接 (2 ) 32 6 2 , 6 是第四象限角 c o s 6 0 , t a n 6 0. co s 6 t a n 6 0. (3 ) 5、 191 是第三象限角 , t a n 1 9 1 0 , c o s 1 9 1 0. t a n 1 9 1 c o s 1 9 1 0. 学习目标 预习导学 典例精析 栏目链接 解三角不等式 在单位圆中画出适合下列条件的角 的终边或终边所在的范围 ,并由此写出角 的集合: (1 ) s i n 12; (2 ) s i n 12. 学习目标 预习导学 典例精析 栏目链接 分析 :对于 ( 1 ) , 可设角 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 A ( x , y ) , 则 s i n y , 所以要作出满足 s i n 12的终边 , 只要在单位圆上找出纵坐标为12的点 A , 则 为角 的终边;对于 6、 ( 2 ) , 可先作出满足 s i n 12的角的 终边 , 然后根据已知条件确定角 的范围 学习目标 预习导学 典例精析 栏目链接 解析: (1 ) 作直线 y 12交单位圆于 A 与 B 两点 , 连接 则 角 的终边 , 如下图所示 故满足上述条件的角 的集合为: | 2 k 6或 2 k 56 , k Z . 学习目标 预习导学 典例精析 栏目链接 (2 ) 作直线 y 12交单位圆于 A 与 B 两点 , 连接 则 B 围成的区域 ( 图中的阴影部分 ) 即为角 的终边所在的范围 故满足条件的角 的集合为: | 2 k 6 2 k 56 , k Z . 学习目标 预习导学 典例精 7、析 栏目链接 规律总结: 求解一些简单的特殊值如 12,22等 的三角等式或三角不等式时 , 应首先在单位圆内找到对应的终边( 作纵坐标为特殊值的直线与单位圆相交 , 连接交点与坐标原点作射线 ) , 一般情况下 , 用 (0 , 2 ) 内的角表示它 , 然后画出满足原等式或不等式的区域 , 用集合表示出来 本题把正弦改为余 弦 , 你能利用单位圆求出角 的范围吗。 进一步 , 你能求函数 y 1 2 c o s x 的定义域吗。 学习目标 预习导学 典例精析 栏目链接 变式训练 3 求函数 y s i n x t a n x 的定义域 分析 :建立不等式组求交集 解析: 要使函数有意义 , 必须有: s i n x 0 ,x k 2, k Zs i n x 0 ,x k 2, k Z 2 k x 2 k 2 ,x k 2, k x2 k x 2 k 3 2或 2 k 3 2 x 2 k 2 , k Z。(苏教版)数学必修四 1.2.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应用》ppt课件
相关推荐
2 (1)求代数式 2x+10 的值,必须给出什么条件 ? (2)代数式的值是由什么值的确定而确定的 ? 当教师引导学生说出:“代数式的值是由代数式里字母的取值的确定而确定的”之后,可用图示 帮助学生加深印象 然后,教师指出:只要代数式里的字母给定一个确定的值,代数式就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 (3)求代数式的值可以分为几步呢 ?在“代入”这一步,应注意什么呢 ? 下面教师结合例题来引导学生归纳
1、1 度 制 学习目标 预习导学 典例精析 栏目链接 1 理解并掌握弧度制的定义 2 掌握弧度与角度的换算方法 学习目标 预习导学 典例精析 栏目链接 典 例 剖 析 弧度制 下列各命题中 , 真命题是 ( ) A 1 弧度是 1 度的圆心角所对的弧 B 1 弧度是长度为半径的弧 C 1 弧度是 1 度的弧与 1 度的角之和 D 1 弧度是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 ,
点;探究雨、雪、雾霜的成因及水在自然界循环的规律。 多媒体课件 相关内容视频文件 6 济 南 市 花 园 小 学 个 人 教 学 计 划 五 年级 一二三班 学科 科学 2020 年 9 月 1 日 单 元 教材内容 重点与难点 目 标 要 求 教 学措施 一 《 地球内部有什么》《火山》《地震》《做一块卵石》《各种各样的矿物》《地表的变化》 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指导,重点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三、多层练习,深化提高 数学游戏:接力赛,完成自主练习第 1题。 自主练习第 2 题,使学生进一步提高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学生完成后,集体交流。 出示投影:购买体育用品的表格,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所购体育用品的数量、单价、总价之间的关系,师生合作,指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单价数量 =总价。 然后学生计算填表。 小组比赛:完成自主练习第 7题
1、1 意 角 学习目标 预习导学 典例精析 栏目链接 1 了解正角、负角、零角和象限角的概念 , 理解任意角的概念 2 掌握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 3 能够判断任意角所在的象限 学习目标 预习导学 典例精析 栏目链接 典 例 剖 析 任意角的概念题 分别求出时钟的分针经过下列时间所转的角的度数: (1 ) 1 2 分; (2 )3 小时 20 分 分析 :时钟的分针 1 小时顺时针旋转一周 ,
同学们观察数轴比思考下列问题 ( 1)数轴上表示有理数 5, 2,。 ( 2)数轴上表示有理数 5, 2,。 ( 3)数轴上表示 0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是多少。 学生思考回答,老师引导总结出绝对值的定义: 在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通常把有理数 a 的绝对值,记作 |a|。 如下图所示:在数轴上表示 5的点与原点的距离是 5,即 5的绝对值是 5,记作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