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七下甘露的秘密教案2篇内容摘要:
为二地看待事物。 蚂蚁在这一方面有它坏的影响,但在其它方面,它也有它的长处。 并不是说因为这一点,就要消灭蚂蚁。 如果都是这样处理问题的话,那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将如何维持。 六 . 价值探讨: 古代人 奉为神圣之物的甘露,不过是蚜虫的排泄之物,秘密揭穿,不禁让人瞠目结舌,啼笑皆非。 这样的事实,到底留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教学构想】 这是一篇阐释甘露来由的科学小品,作者用形象生动、诙谐幽默的语言说明了甘露形成的原因。 甘露形成的原因由于人们不断探索而逐渐被人们认识,说明了对事物的认识都要经历一个由现象到本质的过程。 这篇文章对于学生来说,既能培养出他们对大自然的探索精神,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又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热情,同时也能使学生正确地、客观地认识事物,知道人类 在认识事物时总有一个由迷信到科学、由表象到实质的过程。 如果老师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再收集一些资料以求拓展,应该说,这篇文章对于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都是一个难得的范本。 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 l一 3自然段,以古代人对甘露的态度,渲染了甘露的神秘光环.为它披上了神秘的面纱。 其中第 l自然段说明了甘露在古代被视为吉祥的瑞征。 第 2自然段更说明了甘露是一种延年益寿的“圣药”。 第 3 自然段描绘了帝王筑承露盘以求上天赐露,表明甘露在他们心目中神化了的地位。 这三 个自然段中前两段概述,后一自然段历述两位帝王,指出他们造承露盘将永远得不到甘露,为下文揭秘作了铺垫。 第二部分包括第 4— 8 自然段,进一步揭示了甘露的秘密。 其中第 4 自然段一句“说起来实在可笑,它只不过是蚜虫排泄物”,揭示了甘露的“神秘面纱”,而且这个结论让人有点啼笑皆非。 第 5自然段开始介绍了蚜虫的种类、数量、为害方式等一系列知识说明其为害不轻。 第 6自然段使用了较为详细的方式说明了蚜虫吸取、吸收、排泄的生理过程,并科学地说明了排泄的成分,证实了其确有营养成分。 第 8 自然段从明代到现在进一步说明了蚜虫排泄物的危害,照应了前三自然段中古代昏庸帝王的荒唐司笑。 第三部分是第 9一 11 自然段,集中笔墨进一步揭示了蚂蚁与蚜虫的关系。 分别写了蚂蚁与蚜虫形影不离、担当警卫、搬运工、保姆等,指 1ti蚂蚁与蚜虫的生物链关系,发人深思。 应该说,本文作为科学小品在宣传知识时是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 文章不仅描述形象生动富有趣味,而且用词准确、符合作者及读者的感情,是一篇成功的科普文。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理清作者思路,掌握文章主要内容。 2.了解科普文特点,体会科学小品文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风格。 3.探索认识文物的规律,树立科学的探索观。 [教学重点 ] 抓关键句子,理清文章结构及内容。 [教学难点 ] 一懂得认识事物都有一个由现象到本质,再指导现实的过程。鄂教版七下甘露的秘密教案2篇
相关推荐
这是孔子治学修身的“三个境界”:第一境界,是“学而时习之 ”,包括读书、练习、复习、实习。 这是学习的初级阶段。 第二境界,是与志同适合者讲谈、研讨,互相后发,互相促进,将学问进一步提高。 因为“独学而无友,必孤陋而寡闻。 ”第三境界,是做一个“人不知而不愠”的“君子” —— 达到前两个境界之后,也没有受到当权者的赏识和重用,既当不了官,也发不了财,然而也不怨恨,仍然安贫乐道,孜孜以求
1、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第 2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 7 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学习目标 展思维的灵活性。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说说下面每个图形的面积各是多少。 (每个小方格表示 1平方厘米) 复习导入 8平方厘米 12平方厘米 23平方厘米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如果每个小方格表示 1平方厘米
1、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第 3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3 小数的性质及应用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学习目标 历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 证以及比较、归纳等活动,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时渗透事物在一定情况下可以互相转化的观点。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复习导入 1. 在 (
星人。 他机警地把外星人掩藏在衣柜中,又机敏地装病骗过母亲;他热忱友好地招待外星人,又为外星人的流落异乡感到忧伤;他想方设法地帮助外星人弄清楚地球上最重要的信息,又真诚地与其交流,希望和外星人成为真正的朋友。 “爱”是宇宙生物的共同语言,艾略特能够与外星人逐渐心灵沟通,正基于两者之间的爱心。 这是作者透露给我们的重要信息。 文章的结构比较简单,按照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
.复述故事: 采用比赛形式,让学生对照图片进行复述(创造性的复述)课文,以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和故事情节,为下面研读课文作准备。 ( 1)展示课件六 请男生对照 “失马” 的图片进行复述课文; ( 2)展示课件七 请女生对照 “得马” 的图片进行复述课文; ( 3)展示课件八 请男生对照 “折髀” 的图片进行复述课文; ( 4)展示课件九 请女生对照 “相保” 的图片进行复述课文; 四.研读(
位和目标 对于本课在设 计前我思考最多的是三点:学生缺少什么。 学生需要什么。 电脑可以给予什么。 对于前两个问题,我的回答是:孩子们普遍缺少对汉字文化的认识,他们中的大多数不知道中国字符号性的优秀,也因此无法意识到古人的聪明。 他们需要感受到文字背后的文化,需要机会接触,需要经历一次愉悦的文化洗礼。 对于第三个问题,我想结合我的具体设计介绍。 有以上三个思考,本课的教学目标就很明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