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上 7.1《解决问题的策略(1)》ppt课件内容摘要:
1、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第 7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1 解决问题 的策略 (1)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学习目标 “一一列举”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历用“一一列举”策略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 一列举”的策略的特点和价值,在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同时,获得成功的体验。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途经图书馆的车每隔 40分钟发一次。 如果 6:20开始发车。 7:00 7:40 8:20 9:00 9:00能乘到车吗。 复习导入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王大叔用 22 根 1 米长的 木条围一个长方形花圃, 怎样围面 2、积最大。 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你能想到什么。 情景导入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周长是 22米,可以围成大小不同的长方形。 王大叔用 22 根 1 米长的 栅栏围一块长方形花圃, 怎样围面积最大。 围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都是整米数。 探究新知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王大叔用 22 根 1 米长的 栅栏围一块长方形花圃, 怎样围面积最大。 你打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探究新知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用 22根小棒摆出不同的长方形,再分别求出它们的面积。 王大叔用 22 根 1 米长的 栅栏围一块长方形花圃, 怎样围面积最大。 先求出长方形长 3、与宽的和,再通过列举求出面积各是多少。 探究新知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王大叔用 22 根 1 米长的 木条围一个长方形花圃, 怎样围面积最大。 长方形长与宽的和是。 答: 长 米、 宽 米时, 面积最大。 探究新知 你能先列举出长方形的长和宽, 再找出面积最大的长方形吗。 长( 米 ) 宽( 米 ) 面积( 平方米 )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王大叔用 22 根 1 米长的 木条围一个长方形花圃, 怎样围面积最大。 探究新知 10 1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王大叔用 22 根 1 米长的 木条围一个长方形花圃, 怎样围面积最大。 探 4、究新知 9 2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王大叔用 22 根 1 米长的 木条围一个长方形花圃, 怎样围面积最大。 探究新知 8 3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王大叔用 22 根 1 米长的 木条围一个长方形花圃, 怎样围面积最大。 探究新知 7 4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王大叔用 22 根 1 米长的 木条围一个长方形花圃, 怎样围面积最大。 探究新知 6 5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王大叔用 22 根 1 米长的 木条围一块长方形花圃, 怎样围面积最大。 长方形长与宽的和是。 答: 长 米、 宽 米时, 面积最大。 2 5、2 2=11(米) 6 5 探究新知 观察下表,比较它们的长、宽 和面积,你有什么发现。 周长一定时,长和宽越接近,面积就越大。 长( 米 ) 宽( 米 ) 面积( 平方米 ) 10 18 24 30 28 10 1 9 2 8 3 7 4 6 5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合用 一一列举 的策略来解决。 举 策略时要 注意些什么。 列举时要按照 一定的顺序 有条理地进行,做到 不重复 , 不遗漏。 当问题的答案有多种可能 或 要从多种可能中找出最合理的答案时,一般运用一一列举的策略来解决。 反思回顾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曾经运用列 6、举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 反思回顾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10以内数的组成。 有序的写出数字卡片能组成的所有三位数。 用 12个边长 1厘米正方形拼成的不同的长方形。 编乘法口诀。 反思回顾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10的分与合 5 5 10 4 6 10 3 7 10 2 8 10 1 9 10 反思回顾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有序的写出数字卡片能组成的所有三位数 4 5 6 456、 465、 546、 564、 645、 654 反思回顾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用 12个边长 1厘米正方形拼成的不同的长方形 7、。 1 12 2 6 3 4 反思回顾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9的乘法口诀 9 1=9 9 2=18 9 3=27 9 4=28 9 5=45 9 6=54 9 7=63 9 8=72 9 9=81 一九 得九 二九 十八 三九 二十七 四九 三十六 五九 四十五 六九 五十四 七九 六十三 八九 七十二 九九 八十一 反思回顾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隔一段 相等时间 就发出铃声。 已经知道上午 9:00、 9:40、 10:20和 11:00发出铃声,那么下面哪些时刻也会发出铃声。 13:00 14:40 15:40 16:00 11:00 11:40 8、12:20 13:00 13:40 14:20 15:00 15:40 16:20 答: 13:00和 15:40这个音乐钟也会发出铃声。 典题精讲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2、学校食堂某天中午供应的荤 菜有 3 种,素菜有 4种。 小洪选 1种荤菜和 1种素菜,一共有多少 种不同的搭配。 答:一共有 种不同的搭配。 12 鱼 鱼 鱼 鱼 鸡腿 青菜 茄子 黄瓜 包菜 鸡腿 鸡腿 鸡腿 青菜 茄子 黄瓜 包菜 青菜 茄子 黄瓜 包菜 牛排 牛排 牛排 牛排 典题精讲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两个自然数相乘,积是 12的乘法算式有多少个。 易错提醒 答:积是 1 9、2的乘法算式有 3个。 一个自然数 12 6 4 另一个自然数 1 2 3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两个自然数相乘,积是 12的乘法算式有多少个。 易错提醒 答:积是 12的乘法算式有 3个。 一个自然数 12 6 4 另一个自然数 1 2 3 错解分析: 也许是受到例题中宽要比长短的干扰,把另一自然数也当成要比一个自然数小了,其实积是 12的两个自然数应该不分大小,是可以交换的。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两个自然数相乘,积是 12的乘法算式有多少个。 易错提醒 答:积是 12的乘法算式有 3个。 一个自然数 12 6 4 另一个自然数 1 2 3 一个自然 10、数 12 6 4 3 2 1 另一个自然数 1 2 3 4 6 12 答:积是 12的乘法算式有 6个。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路和 2路公共汽车的起始站。 1路车早上 6时 20分开始发车,以后每隔 10分钟发一辆车。 2路车早上 6时 40分开始发车,以后每隔 15分钟发一辆车。 这两路车几时几分第二次同时发车。 1路车 6: 20 6: 30 6: 40 2路车 6: 40 6: 50 7: 00 7: 10 7: 20 6: 55 7: 10 7: 25 7: 40 7: 55 8: 10 学以致用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2. 小红和小明、小丽想订阅下面的杂志,最少订阅 1本,最多订阅 3本。 有多少种订阅方法。 答:一共有 7种不同的订阅的方法。 只订 1本 订 2本 订 3本 数学乐园 七彩文学 科学世界 订阅方法 学以致用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课堂小结 到不重复,不遗漏。 什么样的问题适合用一一列举的策略来解决。 运用列举策略时要注意些什么。 般运用一一列举的策略来解决。(苏教版)五年级上 7.1《解决问题的策略(1)》ppt课件
相关推荐
的特征。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 1)、指出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天山共色。 ,天下独绝。 ,窥谷忘反。 ,有时见日。 ( 2)、下列句子不是骈句的一项是 ( ) ,任意东西。 ,一百许里。 ,皆生寒树。 ,互相轩邈。 ( 3)、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特点。 ①风烟俱 净 : ______________ __ ② 望峰 息 心:
诗 ——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体会了作者身处困境时那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也再次领略了诗美的艺术魅力。 对我们今后在人生道路上经历风雨,经受磨练有非常好的引导作用和巨大的教育意义。 最后,让我们一起,再次来齐声朗读(背诵)这位伟大诗人的不朽之作《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播放音乐,让学生和着音乐吟诵这首诗,以加强对诗歌的思想感情的领悟和诗歌艺术美的品味。 ) 板书设计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墟吗。 还是有什么目的。 题目为什么叫《废墟的召唤》。 “废墟”召唤的是什么。 整理课文的写作思路: 第一部分:( 1~ 3 段)对圆明园废墟进行整体描绘,突出其凝固、停滞的现状,透视出作者面对圆明园废墟所表现出的忧患和惆怅,抒发了作者渴 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 第二部分:( 4~ 10 段)作者直抒胸臆,号召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废墟,不愿永久停泊。 ” 第三部分:( 11~
1、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第 6单元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 1 认识复式统计表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学习目标 理数据,用复式统计表表达数据,分析数据反映的简单问题。 会复式统计表的优点。 流数据反映的简单事实。 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价值。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小提琴兴趣小组 葫芦丝兴趣小组 笛子兴趣小组 古筝兴趣小组 情景导入
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 所以,我们阅读本文时,要看它讲的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并理解这个故事含有什么深刻的道理。 作者柳宗元( 773一 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 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因积极参加王叔文为首的革新派被贬官永州、柳州。 在十几年的贬逐生活中,他有机会深入了解人民的疾苦,也游览了 一些山水名胜
1、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第 7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2 解决问题 的策略( 2)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学习目标 序性,进一步体会解决数学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发展思维能力。 用这些策略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两个人玩,会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 复习导入 2016/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