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必修三元曲五首教案内容摘要:

任意增加句数。 散曲里还有介乎小令和套数之间的“带过曲” ,它原来是同宫调里经常连唱的两支曲调 ,如“中吕”里的“十二月”带“尧民歌”。 带过曲有三支相连的 ,如“南吕”里的“骂玉郎”带“带皇恩”、“采茶歌” ,但比较少见。 在字数方面 ,无论小令或套数 ,都要按曲牌的规矩填写曲词 ,但作者可在曲牌的正文之外 ,在句首或句中加添一些文字作帮衬补助之用 ,使曲中文字气脉连贯、词意清楚。 这些额外加添的字称为衬字。 一般都使用口语。 在音韵方面 ,元散曲没有入声协 ,余下的平、上、去三声 ,可以混合使用 ,比较自由 ,使作者不致因韵脚受平仄限制而妨碍其表达和创作 ,这是押韵的一个解放。 但是散曲押韵 ,必须一韵到底 ,中间不得换韵 ,有时甚至是每句一韵。 在这方面 ,格律又较诗、词严格。 三、了解元散曲作家、作品的情况 为学生设计好表格,可让他们课下查找:名(姓名、字、号、谥号)、时(生卒年、时代背景)、地(籍贯、主要生活地区)、著(代表作、作 品集、名句)、评(后世的评论、作家的创作风格)。 四、比较阅读《正宫醉太平刺世》和《双调夜行船秋思》 问题:两首散曲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 分析:《正宫醉太平刺世》“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 ?”这两句开门见山,单刀直入,道出全篇主旨:世人皆嫌命运困窘多舛,个个见钱眼开贪图钱财势力。 可知贪财乃世风腐败之根源。 人皆渴望腰缠万贯,骑鹤下扬州。 然而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所以最终必将走向人欲横流腐败贪婪的渊薮。 “水晶环入面糊盆,才沾黏便滚。 ”这两句深刻道出了社会大染缸的性质。 “水晶环”寓指纯洁无瑕的人,“面糊盆”寓 指混浊的社会。 即使再纯洁的人,只要一踏入社会这个大染缸,就立即被沾染熏黑。 “滚”字用在此处,特别形象妥帖,把那种甘愿同流合污、享受庸俗的嘴脸刻画无疑。 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