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数学七下 10.5《二元一方程组解决问题》复习ppt课件内容摘要:
二元一次方程组 学习目标 )的有关概念; 灵活的选择适当的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检测题 一 0改写成用含 . x+3y= x=y= . x与 y 互为相反数,且 3. x= ,y= . 4.当 x= , y= 时, x与 . 0度,这两个锐角分别是 度和 度 . 二、解方程组 1. 2. 3. 4. 20分钟后比谁做得又快又好。 , x+3y= s+2t=7 , 5 ; 3x =0 , 2x+y+8=0 . y=2 3x+2y=8. 课堂小结 本节课的收获 课堂作业 补充习题 62页第 1、 2两大题 .。(苏科版)数学七下 10.5《二元一方程组解决问题》复习ppt课件
相关推荐
6(周 )。 教师:黑板上是几个同学的解法,我们来听听他们解决的思路是什么。 对于假设具体的数据的解法,重点分析第一种,让学生 说出具体的数量关系。 (如果学生说不太清楚,指导说出甲队的工效,乙队的工效,怎样求的合修的时间 ) 教师:哪些同学是假设的 300 米的,假设 60 米的呢。 举手看一看。 对用分率进行解的方法,老师作重点追问:他的想法跟大家不一样,让他自己说说想法。 提问:这里的 1
都很好。 其实,中国古 代数学家就曾经采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古时叫做“正算黑,负算赤”。 如今这种方法在记账的时候还使用。 所谓“赤字”,就是因此而来的。 现在,国际数学界都是采用符号来区分,我们把比 0 摄氏度低的温度用带有“ ”号的数来表示,例如把零下 6℃记作 6℃,读作负 6 摄氏度;零上 6℃记作+6℃,读作正 6 摄氏度或 6 摄氏度。 (2)巩固练习。 同学们
3:我班有 35人,女 生有 18人,男生有多少人。 3518= 17(人) 教师:同学们利用学过的加减法的知识,自己不但提出了问题,还作出了正确的解答。 教师: 1 1 35这三个数,在这三个算式中分别叫什么名字。 同学们向它们打打招呼,叫出它们的名字来。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教师:请同学们细观察,静思考,比较这三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将你的发现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教师
分析。 题目已知条件问 题 第 (1)题运走了 5/ 9,运走了 300 吨这批货物原有多少吨 第 (2)题运走了 5/ 9,还剩 240 吨这批货物原有多少吨 教师:通过列表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发现:这两道题都是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不同的是:前一题运走的吨数与运走的分率是直接对应的,而后一题告诉了运走的分率和剩下的吨数,也就是说告诉的分率和数量没有对应。
4) 小结:当积的位数不够时,用 0补位,再点上小数点 ; ( 5) 展示 :学生 作品。 ( 1) 探索纯小数相乘的规律。 ① 计算 = = = =。 ② 展示结果后观察这些算式的因数和积有什么特点。 ③ 讨论汇报。 ④ 点评:利用这个规律可以帮助我们对乘积进行估计,从而检验计算结果。 ( 2) 探索因数大小变化引起积的大小变化的规律。 ①计算
1、 生活中的不等式 学习目标 : 1、感受生活中存在大量的不等式,了解不等式的意义。 2、经历由具体问题建立不等式的过程,初步体会不等式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数学模型 自学指导 一 : 时间: 5分钟 认真看课本第 118页 “试一试” 1、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式。 2、你能用数学式子表示“试一试”中的关系吗。 3、这些数学式子有什么共同特点。 你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数学式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