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灯光分类灯位及功能介绍内容摘要:
舞台灯光分类灯位及功能介绍 舞台分类:以舞台和观众席分镜框式和开放式一、镜框式:这种舞台设有一个舞台框,基本特征是以舞台口为界,把演出场所(舞台)和观众席分割成两个不同的区域;二、开放式舞台:这种舞台不设舞台框,舞台和观众席同处于一个空间。 根据舞台和观众席的分布形式不同,又分:中心式、伸出式、终端式、多功能式;舞台灯光各灯位及其功能介绍序号 名称 定义 装置及用途 配用灯具1 面光装在舞台大幕之外,观众席顶部的灯,有第一道、第二道面光灯,后面的楼厢面光灯、中部聚光灯等也有类似作用。 面光是舞台中不可缺少的。 主要投向舞台前部表演区(如大幕线后 8供人物造型用或构成舞台上物体的立体效果。 多用聚光灯、可调焦距和光圈,少量采用回光灯,并有装置追光灯的可能。 2 侧面 光在剧场楼上观众席两翼所装设的部分灯具,光线从两侧投向舞台前表演区作为面光的补充 同面光3 耳光分左右耳光、装在舞台大幕外左右两侧靠近台口的位置,光线从侧面投向舞台表演区。 与面光相似,呈左右交叉地射入舞台表演区中心,用于加强舞台布景、道具和人物的立体感。 是舞台必不可少的光,尤其是可作为舞蹈的追光,随演员流动。 耳光应能射到舞台的每个部分。 聚光灯、回光灯4 顶光在大幕后顶部的聚光灯具,一般装在可升降的吊桥上,也可装在吊杆上,主要投射于中后部表演区,从台口檐幕向后顺序安装为:一顶光、二顶光、三顶光、四顶投射于中后部表演区,用夹具装在管子上,在所需处定位,也可吊在吊杆上(如跟踪机构),主要用于需从上部进行强烈照明的场合。 可分别由前部、上部和后步聚光灯光; 投射,根据不同时间要求,决定方向、光柱、孔径。 5 顶排 光舞台上部的排灯,装在每道檐幕后边吊杆上,形成一排排条灯,成为一排光、二排光、三排光等。 给整个舞台以均匀照明,用于表演区或布景,为使照明均匀布置,其与顶光灯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 这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舞台灯,开会、报告、演出均需要,一般剧场装 3,特深舞台可增加 1。 泛光灯6 柱光在舞台大幕内两侧的灯具,装在“伸缩活动台口”上面或装在立式铁架上,光线从台口内侧投向表演区。 按顺序向里可称为二道柱光、三道柱光等。 也称为梯子光、内侧光、内耳光。 弥补面光、耳光不足。 其作用与前两者相似,可更换色片或作追光使用灯的投射距离较近,功率较小,一般用聚光灯、也可用少量柔光灯7 脚光装在大幕外台唇部的条灯。 光线从台板向上投射于演员面部或照明闭幕后的大幕下部可弥补面光过陡,消除鼻下阴影,也可根据剧情需要,为演员增强艺术造型的投光,弥补顶光、侧光的不足。 闭幕时投向大幕下方,也可用色光改变大幕色彩;歌舞剧可用来照射演员下身服装与足部以增强效果采用球面、抛物面或椭球面反射器的成排灯具均匀照明。 功率为 60200光在舞台两侧天桥上装的灯,光线从两侧高处投向舞台。 天桥由低向高顺序称为可分一道侧光、二道侧光、三道侧光,并有左侧光、右侧光之分,有时也称为桥光照明演员面部的辅助照明,并可加强布景层次 聚光灯9 天排 光装设在天幕前舞台上部的吊杆上,是专门俯射天幕用的灯具作天空布景照明用,设在特制的天幕顶光桥上,一般距天幕水平距离 2作天空布景用要求有足够的亮度,灯的功率较大,光色变换也要多(4)、色别泛光灯,要求照明均匀,投光角度尽可能大回路数多,照明要求平行而且均匀。 可装为一排、二排,排内还可分上下层10 地排 光设在天幕前台板上,或专设的地沟内,是仰射天幕的灯具。 如天幕用塑料,也可将灯具放在天幕后地面上打逆光成排灯具均匀地摆在舞台后面地板上或装在地板沟槽内,距天幕 1来表现地平线、水平线、高山、日出、日落等。 在天空和地平线(水平线)之间用地排灯照明,能显现出“无限距离”的效果泛光灯具,如表现白天、黑夜、早晨、黄昏、四季、云彩变换等,还应使用云灯、效果灯、幻灯等自下部照向天幕11 流动 光 指放在台板上带有灯架,能随时流动的灯具位于舞台侧翼边幕处,目的是加强气氛,其角度可临时调动。 灯高约2m,一般功率较大。 从侧面照射演员,如太阳光照射一样。 因此,需在舞台两侧靠边幕处设置一定数量的插销,装在舞台地板内,并加盖采用聚光灯、回光灯、柔光灯等可控硅调光回路容量选择舞台尺寸礼堂剧场类型宽 高 深 观众席 可调光回路大型剧场 >30 >35 >25 20008016 >25 >16 15002016 <25 <16 1500 以下 60路数包括天幕调光回路,不包括直放回路。舞台灯光分类灯位及功能介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