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二建建筑实务必背考点整理内容摘要:

梁和主梁,一般均为多跨连续梁(板)。 现浇钢筋混凝土板的最小厚度 : 单向受力屋面板和民用建筑楼板 60mm, 单向受力工业建筑楼板 70mm, 双 第 10 页 /共 97 页 向板 80mm, 无梁楼板 150mm, 现浇空心楼盖 200mm。 (四)钢筋混凝土柱的受力特点及配筋要求 钢筋混凝土柱是建筑工程中典型的 受压构件。 ( 1)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 于 12mm,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 5%; ( 2)柱中纵向钢筋的净间距不应小于 50mm,且不宜大于 300mm; ( 3)圆柱中纵向钢筋不宜少于 8 根,不应少于 6 根;且宜沿周边均匀布置; ( 1)柱及其他受压构件中的周边箍筋应做成封闭式; ( 2)箍筋直径不应小于 d/4,且不应小于 6mm, d 为纵向钢筋的最大直径; 四、砌体结构的特点及技术要求 一、砌体结构的特点 ,比使用水泥、钢筋和木材造价低; 、良好的耐火性; ,节能效果好; 工方便,工艺简单; ; ,抗拉、抗剪、抗弯能力低; ; ,生产效率低。 二、砌体结构的主要技术要求 80mm; ,不应在截面长边小于 500mm 的承重墙体、独立柱内埋设管线; ,采用不低于 Cb20 混凝土沿全墙高灌实; 90mm,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M5 第 三 节 建筑材料 一、常用建筑金属材料的品种、性能和应用 (学习重点 ) 常用的建筑金属材料主要是建筑钢材和铝合金。 建筑钢材又可分为钢结构用钢、钢筋混凝土结构用钢和建筑装饰用钢材制品。 钢材是以铁为主要元素,含碳量为 %~ %,并含有其他元素的合金材料。 钢材按化学成分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两大类。 其中,碳素钢根据含碳量又可分为 低碳钢 、 中碳钢 和 高碳钢。 按合金元素的总含量,合金钢(加入硅、锰、钛、钒等)又可分为 低合金钢 、 中合金钢 和 高合金钢。 (一)常用的建筑钢材( 2020 多) 钢结构用钢主要有型钢、钢板和钢索等,其中型钢是钢结构中主要采用的钢材。 钢板规格 表示方法“宽度厚度长度”(单位为 mm)。 钢板分 厚板(厚度大于 4mm) 和 薄板(厚度不大于4mm) 两种。 厚板主要用于结构,薄板主要用于屋面板、楼板和墙板等。 钢筋混凝土结构用钢主要品种有热轧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用热处理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和钢绞线等。 热轧钢筋是建筑工程中用量最大的钢材品种之一 ,主要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配筋。 热轧钢筋按表面形状可分为 光圆钢筋 (如 HPB300)和 带肋钢筋 (如 HRB33 HRBF335)。 其中,带肋钢筋中, HRB 属于普通热轧钢筋 , HRBF 属于细晶粒热轧钢筋。 其中热轧光圆钢筋主要用作板的受力钢筋 、 箍筋 以及 构造钢筋。 而热轧带肋钢筋是钢筋混凝土用的主要受力钢筋。 国家标准规定, 有较高要求的抗震结构适用的钢筋牌号需在已有带肋钢筋牌号后加 E(如 HRB400E)。 该类 第 11 页 /共 97 页 钢筋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可考察案例题, 2020 年一建真题考过) : (1)钢筋实测抗拉强度与实测屈服强度之比不小于 ; (2)钢筋实测屈服强度与规定的屈服强度特征值之比不大于 ; (3)钢筋的最大力总伸长率不小于 9%。 不锈钢指含铬量在 12%以上的 铁基合金钢。 铬的含量越高,钢的抗腐蚀性越好。 建筑装饰工程中使用的是要求具有较好的耐大气和水蒸气侵蚀性的普通不锈钢。 (二)建筑钢材的主要性能( 2020 多) 钢材的主要性能包括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 其中力学性能包括 拉伸性能 、 冲击性能 、 疲劳性能 等 (记忆点:拉、冲、疲) (详见表 18)。 工艺性能包括 弯曲性能 和 焊接性能 等 (记忆点:焊、弯)。 表 18 建筑钢材的力学性能 性能 特性 拉伸性能 反映建筑钢材拉伸性能的指标包括 屈服强度 、 抗拉强度 和 伸长率。 屈服强度是结构设计中钢材强度的取值依据。 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之比 (强屈 比)是评价钢材使用可靠性的参数 ,强屈比越大,可靠性越大,安全性越高;但强屈比太大则会浪费材料。 伸长率越大,钢材塑性越大。 冲击性能 脆性临界温度的数值愈低,钢材的低温冲击性能愈好。 所以 在负温下使用的结构,应当选用脆性临界温度较低的钢材。 疲劳性能 疲劳破坏是在低应力状态下突然发生的,所以 危害极大。 一般抗拉强度高,其疲劳极限也较高。 二、无机胶凝材料的性能和应用 无机胶凝材料按硬化条件的不同可以分为气硬性和水硬性两类(详见表 19)。 表 19 无机胶凝材料的分类 分类 特点 实例 气硬性胶凝材料 只能 在空气中硬化,也只能在空气中 保持和发展其强度 (一般只 适用于干燥环境中,而不 宜用于 潮湿环境,更 不 可用于 水中) 如石灰、石膏、水玻璃等 水硬性胶凝材料 既能在空气中又能在水中硬化、保持和继续发展其强度 如各种水泥 (一)石灰 (消化) 生石灰( CaO)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熟石灰,又称消石灰)的过程。 石灰熟化过程中会放出大量的热,同时体积增大 1~ 倍。 石灰的技术性质主要包括: 保水性好 ; 硬化较慢 、 强度低 ; 耐水性差 ; 硬化时体积收缩大 ;生石灰 吸湿性强。 (二)石膏( 2020 单) 石膏胶凝材料是一种以硫酸钙( CaSO4) 为主要成分的气硬性无机胶凝材料 , 最常用的是建筑石膏。 建筑石膏具有凝结硬化快 (终凝时间在 以内); 硬化时体积微膨胀(膨胀率约为 1‰) ; 硬化后孔隙率高 ; 防火性能好 ; 耐水性 和 抗冻性差等技术性质。 (三)水泥( 2020 单; 2020 单; 2020 单) (学习重点) 我 国 建筑 工 程中常 用 的是 通 用硅酸盐水泥。 按混合材料的品种和掺量,通用 硅酸盐水 泥 可分为硅酸盐水 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 、 矿 渣硅酸盐水泥、火 山 灰质硅酸盐水 泥 、粉煤灰硅酸盐水 泥 和复合硅酸 盐水泥。 求 第 12 页 /共 97 页 ( 1)凝结时间 国家标准规定, 六大常用水泥的初凝时间均不得短于 45min,硅酸盐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得长于 ,其他五类常用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得长于 l0h。 ( 2)体积安定性 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 体积变化的均匀性称为水泥的体积安定性。 ( 3)强度及强度等级 国家标准规定,采用 胶砂法 来测定 水泥的 3d 和 28d 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 ,并根据测定结果来确定该水泥的强度等级。 ( 4)其他技术要求 其他技术要求包括标准稠度用水量、水泥的细度及化学指标。 水泥的 细度和碱含量 属于 选择性指标。 水泥中的碱含量高时,如果配制混凝 土的骨料具有碱活性,可能产生碱骨料反应,导致混凝土因不均匀膨胀而破坏。 六大常用水泥的主要特性 详见表 110。 表 110 常用水泥的主要特性 名称 主要特性 硅酸盐水泥 ①凝结硬化快、早期强度高;②水化热大 ; ③ 抗冻性好 ; ④耐热性差; ⑤耐蚀性差 ; ⑥ 干缩降较小 普通水泥 ① 凝结硬化较快、早期强度较高; ② 水化热较大 ; ③ 抗 冻 性较好 ; ④ 耐热性较差 ; ⑤ 耐蚀性较差 ; ⑥ 干缩性较小 矿渣水泥 ①凝结硬化慢、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增长较快; ② 水化热较小 ;③抗冻性差;④耐热性好; ⑤ 耐蚀性较好 ; ⑥ 干缩性较大 ;⑦泌水性大、抗渗性差 火山灰水泥 ① 凝结硬化慢、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增长较快 ; ② 水 化热较小 ; ③ 抗冻性差 ; ④ 耐热性较差 ; ⑤ 耐蚀性较好 ; ⑥ 干缩性较大 ; ⑦ 抗渗性较好 粉煤灰水泥 ① 凝结硬化慢、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增长较快 ; ② 水化热较小 ; ③ 抗冻性差 ; ④ 固耐热性较差 ; ⑤ 耐蚀性较好 ; ⑥ 干缩性较小 ; ⑦ 抗裂性较高 复合水泥 ① 凝结硬化慢、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增长较快 ;②水化热较小; ③ 抗冻性差 ; ④ 耐蚀性较好 ; ⑤ 其他性能与所渗入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材料的种类、掺量有关 记忆点:只关心与众不同的特点即可。 三、混凝土(含外加剂)的技术性能和应用 (学习重点) (一)混凝土的技术性能( 2020 多; 2020 多) 性 和易性 是一项综合的技术性质,包括 流动性 、 黏聚性 和 保水性 三方面的含义。 用坍落度或坍落扩展度,作为流动性指标,坍落度或坍落扩展度愈大表示流动性愈大。 对坍落度值小于10mm 的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则 用 维勃稠度试验 测定其稠度作为流动性指标,稠度值愈大表示流动性 愈小。 混凝 土 拌合物 的黏聚性和保水性主要通过目测结合经验进行评定。 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主要因素包括 单位体积用水量 、 砂率 、 组成材料的性质 、 时间和温度 等。 单位体积用水量是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最主要的因素。 砂率是指混凝土中砂的质量占骨料(砂、石)总质量的百 分率。 ( 1)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根据国家标准,制作边长为 l50mm 的立方体试件,在 标准条件( 温度 20177。 2℃ , 相对湿度 95%以上 ) 下, 第 13 页 /共 97 页 养护到 28d 龄期,测得的 抗压强度值 为混凝土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以ƒ cu表示,单位为 N/mm2或 MPa。 ( 2)混凝土立方体抗压标准强度与强度等级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标准强度(或称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指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 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 28d 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具有 不低于 95%保证率 的抗压强度值,以ƒ cu, k表示。 混凝土强度等级是按混凝土立方体抗压标准强度来划分的,采用符号 C 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单位为MPa)表示。 普通混凝土划分为 C1 C C2 C C3 C C4 C50、 C5 C60、 C6 C70、 C75 和 C80共 14 个等级 , C30 即表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30MPa≤ fcu,k< 35MPa。 混凝土强度等级是混凝士结构设计、施 工 质量控 制和工 程验收的 重要 依据 ( 3)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 轴心抗压强度的测定采用 150mm 150mm 300mm 棱柱体作为标准试件。 试验表明,在立方体 抗压强度ƒcu=10~ 55MPa 的范围内,轴心抗压强度 ƒcu, k=(~ )ƒcu。 ( 4)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混凝土抗拉强度只有抗压强度的 1/10— 1/20,且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比值有所降低。 在结构设计中抗拉强度是 确定混凝土抗裂度的重要指标。 ( 5)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主要有 原材料 及 生产工艺 方面的因素。 原材料方面的因素包括 水泥强度 与 水胶比 ,骨料的种类 、 质量 和 数量 ,外加剂和掺合料;生产工艺方面的因素包括: 搅拌 与 振捣 , 养护的温度 和 湿度 , 龄期。 混凝土 的耐久性是 指 混 凝土抵抗环境介质作用并长期保持其良好使用性能和外观完整 性的能力。 它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包括 抗渗 、 抗冻 、 抗侵蚀 、 碳化 、 碱骨料反应 及 混凝土中的钢筋锈蚀 等性能。 ( 1) 抗渗 性。 混凝 土 的抗渗性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抗 冻性和抗侵蚀性。 混凝土的抗渗性用抗渗等级表示,分 P P P P P12 共五个等级。 混凝土的抗渗性主要与其密 实度及内部孔隙的大小和构造有关。 (2)抗冻性。 混凝土的抗冻性用抗冻等级表示, 分 F10, F1 F2 F50、 F100、 F150、 F200、 F250 和 F300共九个等级 , 抗冻等级 F50 以上的混凝土简称抗冻混凝 土。 (3)混凝土的 碳 化( 中性 化)。 混凝 土 的碳化是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与水泥石中的氢氧化 钙作用,生成碳酸钙和水。 碳化使混凝土的碱度降低 , 削弱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作用 , 可能导致钢筋锈蚀 ; 碳化显著增加混凝土的收缩 , 使混凝土抗压强度增大 , 但可 能产 生 细微 裂缝 , 而 使混凝土抗 拉 强度 、 抗折强度降低。 (4)碱 骨 料反应 :发生 碱 骨 料反应 会导致 导致混凝土胀裂的现象。 (二)混凝土外加剂、掺合料的种类与应用( 2020 单) 外加剂按其主要使用功能分为以下四类: (1)改善混凝土拌合物 流变性 能 的外加剂。 包括各种减水剂、 引气剂 和泵送剂等。 (2)调节混凝土 凝结时间 、 硬化性能 的外加剂。 包括缓凝剂、早强剂和速凝剂等。 (3)改善混凝土 耐久性 的外加剂。 包括 引气剂 、防水剂和阻锈剂等。 (4)改善混凝土其他性能的外加剂。 包括膨胀剂、防冻剂、着色剂、防水剂和泵送剂等。 (1)混凝土中掺入减水剂,若不减少拌合用水量,能显著 提高拌合物的流动性 ;当减水而不减少水泥时,可 提高混凝土强度 ;若 减水的同时适当减少水泥用量 , 则可节约水泥。 混凝土的耐久性也能得到显著改善。 (2)早强剂 多用于冬期施工或紧急抢 修工程。 (3)缓凝剂主要用于高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