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g储配站安全操作手册概述内容摘要:

h、槽车无安全保护设施(防火帽、接地线)不得进入站区。 i、卸车期间,不得移动车辆、维护保养车辆。 j、卸液期间,必须有人职守巡查,并做好卸液记录。 29 k、为控制储罐内液体分层翻滚,可选择适当的进液方式。 当槽车内LNG 的温度低于储罐内的 LNG 的温度底时,应采用上进夜方式,反之采用下进液方式。 当二者温度相差不大时,可以采用任意进液方式。 l、操作要缓慢,开启阀门过程中要缓慢进行,刚开阀门开启不宜过大,管道遇冷完毕后再全部打开。 m、观察槽车压力,卸车过程中随时观测槽车压力,压力 降低不宜过快,保持槽车压力 以上,当槽车液位低于 50%时,对槽车进行二次增压,保证压力在 ,然后继续卸液直到卸车完毕(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边增压边卸车)。 n、拆除卸液软管时注意管头朝地,防止有残余低温气体喷出伤人 LNG 储罐出液气化安全操作规程。 ( 1)大气温度高于 10℃时选择“夏季运行”方式,用空温式气化器气化输气,并确认空温式气化器进、出阀门处于开启状态。 ( 2)大气温度 低于 10℃时选择“冬季运行”方式,空浴式气化器与水浴式气化器并用,确认空温式气化器与水浴式气化器进、出阀门处于开启状态。 ( 3) 确定出液罐,打开储罐出液阀和出液管紧急切断阀,打开空温式气化器进口紧急切断阀及进液阀,向空温式气化器输气。 ( 4) LNG 经空温式气化器或水浴式气化器气化后,只有成为常30 温天然气后才能向常温管网供气。 ( 5) 当储罐内储存压力较低不能满足用气要求时,应及时启动增压器增压。 先将储罐增压阀打开,再将增压器前后阀门打开给储罐增压至符合要求。 ( 6) 运行过程中要及时 检查设备及工艺管线,当有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处理。 储罐内 LNG 分层,翻滚的控制 翻滚是 LNG 的特殊物理现象,与储存 LNG 的储罐形状关系不大,而与 LNG 储罐的保冷绝热方式、 LNG 组分及其储存时间有关。 对于翻滚, 其形成机理是:在向储存 LNG 的容器中注入新的 LNG 后,新的 LNG 和原来容器中的 LNG 密度不同,可能存在两个稳定的分层或单元,这是由于新注入的 LNG 与密度不同的容器底部 LNG 混合不充分造成的。 虽然在每个单元内部液体密度是均匀的,但是两个单元之间底部单元液体的密度大于上 部单元液体的密度。 随后,由于热量输入到容器中而产生单元间的传热、传质及液体表面的蒸发,单元之间的密度将达到均衡并且最终混为一体,这种自然的混合形成 “翻滚”。 “翻滚”发生时将快速的产生大量的蒸发气体,将使容器受到超压的危害 翻滚发生时,可导致 LNG 储罐超压、失稳,安全阀起跳防空。 严重时,如果翻滚产生的蒸发气体过大而安全阀放空不及时,储罐将面31 临破裂的危险。 (1)进液方式的选择 当槽车内 LNG 的温度低于储罐内的 LNG 的温 度底时,应采用上进夜方式,反之采用下进液方式。 当二者温度相差不大时,可以采用任意进液方式。 如此操作有利于储罐内不同的 LNG 充分混合, 减少分层,翻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2)当同一储罐存入不同的 LNG 后应及时倒罐处理。 LNG 储配站运行过程中, 当同一储罐存入了不同的 LNG 后, 出现 判断可能出现分层,翻滚的 情况时 可 及时进行倒罐 操作 ,让 LNG充分混合,消除分层,避免事故。 (3)较长时间静态储存 LNG 的处理 有的 LNG 储配站卸入 LNG 后, LNG 储罐的储存量较大,而由于市场开发、用户性质等原因 ,用气量很小,有的还间断供气,使得储罐内的 LNG 较长时间处于静态储存状态。 对于这种情况, 可 建立制度定期倒罐,使不同储罐间的 LNG、同一储罐内可能将产生分层的LNG 充分混合,消除分层,从而避免产生翻滚事故,保证储配站的安全。 来源不同、密度不同的 LNG 以及长期静止储存的 LNG 都有可能引起“翻滚”,“翻滚”发生前,通常容器内 LNG 的气化速率比往常低,应引起重视。 空压机运行检查内容 32 检查空压机启停压力是否正常。 ( 兆帕) 检查空压机皮带松紧程度及是否过度磨损。 空压机按时排水。 检查空压机运转时有无异常声音。 有油润滑的空压机,要检查油位是否在正常范围。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操作规程 (1)零部件完好无缺损; (2)灭火器内药剂是否有效期,指针在绿色区内为正常。 (3)喷嘴连接牢固,通畅无堵塞。 (4)提环灵活可靠,上下手把必须牢固可靠。 (1) 灭 火器提至火场附近,撕掉灭火器头上的铅封,拔出销钉,取出保险销。 (2)喷头,卸下喷嘴盖,颠倒器身数次。 (3)手握住胶管,将喷嘴对准着火部位火焰的根部。 (4) 灭火 时,要由近至远向前平推,并左右横扫不使火焰窜回。 (5) 要松开压把停止喷粉末,遇有零星小火,每扑灭一次立即松开压把, (6) 火器提至另一处,重新按下压把进行灭火。 (7) 净器身,送检修单位充压和充填药剂,以备再用。 推车式灭火器操作规程 33 检查灭火器 ( 1)零部件应完好无缺损,车轮灵活好用。 ( 2)压力指针在绿色区为正常。 ( 3)喷管 .喷嘴连接牢固,通畅无堵塞。 ( 1)遇火 灾时,将灭火器推至失火地点,后部向着火源(室外应置于上风方向)。 ( 2)一人取下喷枪,展开出粉管(应注意切不可有扭折现象); ( 3)一人两手持喷枪,双脚站稳,枪口对准火焰边缘根部,扭动枪柄开关,一人提保险销,打开保险销,将干粉喷出由近至远将火扑灭; ( 4)灭火后必须将管内 .枪内余粉认真清除干净,不准泄气留粉,以防堵塞胶管,准备试压装药后再用。 空气呼吸器操作规程 呼吸器的检查 ( 1)检查气瓶夹持带锁紧状态是否良好,连接是否牢靠。 ( 2)气瓶压力示值应不小于 270 巴。 ( 3)打开气瓶阀手轮约两圈,再关闭气瓶阀。 ( 4)呼吸器系统压力的下降值 1 分钟内应不大于 10 巴。 ( 5)按下呼吸器控制阀按钮,同时观察压力表,在 55177。 5 巴时报警器应开始鸣叫。 呼吸器的佩带 34 ( 1)放长肩带,把呼吸器被在背部。 ( 2)收紧肩带,直至背架与背部吻合舒适为止。 ( 3)扣上腰带插扣,舌扣的凸面朝向身体一面。 ( 4)用两手各抓住腰带的末端,拉紧。 ( 5)把面具挂在胸前,用手拉开头带,把面罩下部套在下巴上,再把头带拉向头部套在头上。 先收紧颈部的带子,然后收紧太阳穴 处的带子和前额处的带子。 ( 6)用手掌盖住接头的入口,然后深吸一口气屏住气,应没有空气泄露进面罩。 ( 7)按下呼吸器控制阀的红色按钮,打开气瓶阀手轮两圈以上。 ( 8)把呼吸器控制阀连接到面罩上,深吸一口气,呼吸器控制阀应自动打开。 呼吸器的使用 ( 1)使用期间应注意呼吸器控制阀与面罩连接牢度。 ( 2)使用期间应注意气瓶的压力。 ( 3)当报警器响起时,使用者必须立即返回到安全区域。 呼吸器的卸下。 ( 1)按下呼吸器控制阀的红色按钮,同时一手扶住面罩一手握住呼吸 器控制阀旋转使其脱开。 ( 2)向前推开扣子,松开头带。 用手抓住面罩的接头处,拉向头的后部,从头上卸下。 ( 3)关闭气瓶阀,推入呼吸器控制阀的按钮,放尽余气。 35 ( 4)用手指从身体一侧往前方推出舌扣,打开腰带。 ( 5)扳起肩带上的金属扣。 ( 6)脱下呼吸器,应小心轻放。 36 五 、 设备运行维护规程 LNG 储罐运行维护规程 储罐操作人员应熟悉储罐及其附件的结构、原理。 储罐外罐为外压真空容器,严禁在负压下进行焊接作业。 3. 经常检查储罐外罐体,观察有无结露、结霜现象。 发现有结露、结霜时,应分析原因,及时采取措施消除。 、出口连接管道,查看有无泄漏,发现问题及时维修。 、压力表、压力变送器、液位计、液位变送器,看指示是否正确,对易锈蚀部位及时防腐。 应按规定对上述附件定期校验。 (含根部阀)和紧急切断阀的密封性能及开关动作,保证工作正常。 (每半年一次),并及时和夹层真空度比对,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 决,并形成记录。 ,及时掌握储罐的真空、保冷状况,并形成记录。 (每年一次),每月对储罐的基础牢固程度进行检查。 ,发现点状、片状防腐时及时处理,对大面积的涂层膜落,应制定方案及时进行防腐。 37 空温式气化器运行维护规程 ,应定时(每 1 小时一次)检查气化器表面的结霜甚至结冰情况。 如果某处或某段传热管的结霜(结冰)比其他部位严重,应仔细检查是否有泄漏点。 2. 运行过 程中,应检查气化器的出口温度及压力,并形成记录。 、紧急切断阀、出口安全阀的完好状况,当出现泄漏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消除。 (每周一次)气化器基础的耐低温及牢固情况,保证基础不破损,牢固可靠。 、人工切换的可靠程度。 ,应在停机后处理,并形成记录。 水浴式气化器运行维护规程 ,应满足气化的技术要求。 加热水应为软化水。 、出口温度应符合要求。 、出口接管、阀门(含安全阀)及压力表的完好情况 ,对出现片状腐蚀等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应及时进行防腐处理。 38 ,保证牢固可靠。 ,并形成记录。 自动加臭装置运行维护规程 ( 1)应经常检查系统各阀门的开关是否正确,输入采集信号是否正确。 ( 2)每班检查一次工艺管线的泄漏情况及输出情况。 ( 3) 每班一次检查储罐的加臭剂储量是否足够,计量罐内臭剂不得少于液面计的 20 格标处,否则应补加臭剂。 ( 4)每班至少一次检查输出泵的油位、膜片及排气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 5)每班对系统清洁擦拭一次。 ( 1)每次更换加臭剂时,应对加臭剂排污一次,同时对储罐清洗一次。 ( 2)每半年将过滤器拆开清洗一次。 ( 3)液压油每两年更换一次。 ( 4)设备大修及移位时,应排污一次。 ( 5)每半年进行一次泵的输出标定。 ( 6)每月应检查膜片是否损坏。 ( 7)每年应清洗检查 单向阀。 39 ( 8)每年检查电缆绝缘情况,测试其绝缘电阻。 ( 9)每三年对设备进行一次大修,更换易损件及密封件。 干粉灭火装置运行维护规程 、调压器、压力表及其连接管道进行检查,保证氮气瓶内氮气压力不低于 ;每周对其进行清洁维护。 ,保持转动灵活,各手柄操作正常。 油杯里的润滑脂应保持装满。 ,确保其密封性能;每年对干粉罐内的干粉的质量进行一次检查,保证干粉干燥。 验,保证其开启、回座等性能满足要求。 ,保证指示正确。 ,每半年进行一次外部检查,每三年进行一次内部检查,每六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每年至少对装置外壳(箱体)等部位进行一次防腐,保证完好。 40 六 、 应急预案 LNG 站储罐整体破裂应急作业预案 一、 事故现象: LNG 储罐破裂、燃气外泄 二、 可能出现的危险:引起火灾、爆炸,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 三、 关键控制点: LNG 储 罐及附件 四、 工具材料准备及安全防护设施配置: 防爆扳手、防护服、防冻手套、防护鞋、面罩、呼吸器、灭火器、检漏仪一部、对讲机两部等; 五、 主要人员:站长、维修工、操作工及根据抢险作业预案应到场的所有人员。 六、 抢险措施及抢险流程: LNG 储罐整体破裂,燃气外泄,无法控制,立即关闭问题储罐进、出液紧急切断阀,罐区作业人员立即停止作业,撤离罐区。 :第一种情况:问题储罐存液较少, LNG急剧挥发的蘑菇云还没影响到站区总电源和警报位置,应采取的措施:( 1)应迅速发出警报,关闭( 除消防、信号电源外)罐区总电源,将紧急切断阀系统气源换成氮气瓶,在保证人身安全的情况下,要时刻监控紧急切断阀开关情况,随时采取应急措施,以免造成新的事故。 ( 2)立即向公司报警(可根据实际情况同时向 11 1 120 报警),启动相应的应急作业预案。 (如威胁到人身安全,站区工作人员立即撤离到安全地带。 站区主要负责人和当班人员要保持与相关人员联系,随时提供相关情况。 4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