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填筑技术交底内容摘要:

) 孔隙率(%) 上路堤 80~150 ≤30 小于层厚 2/3 由试验确定 ≯ 22 下路堤 150 以下 ≤40 小于层厚 2/3 由试验确定 ≯ 24 软质石料压实质量控制 标准 表 425 分区 路面底面以下 深度( cm) 摊铺厚度 ( cm) 填料最大粒径 ( cm) 压实干密度 (KN/m3) 孔隙率(%) 上路堤 80~150 ≤30 小于层厚 由试验确定 ≯ 20 下路堤 150 以下 ≤40 小于层厚 由试验确定 ≯ 22 (5)、 整修 路基填筑到一定高度时 (每五层 ),准确放出边线进行修整,宽度、边坡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二 、特殊路基处理 土工格栅 在路基填挖交界或半挖半填处设置土工格栅。 为了减少挖填交界和半挖半填路基的纵向、横向不均匀沉降, 当地面横坡陡于 1: 时, 路床范围分别铺设 3 层土工格栅 采用双向土工格栅。 双向钢塑土工格栅的拉伸屈服力≥ 60KN/m,屈服伸长力≤ 3%, 土工格栅应满铺于开挖台阶上,锚固长度不小于 4m。 在铺完格栅后,及时( 48 小时内)填筑填料。 每层填筑按“先两边,后中间”的顺序对称进行,严禁先填中部。 卸料时,卸在已摊铺完毕的土面上,严禁直接卸在土工格栅上,卸土高度不大于 1m。 严禁一切施工车辆、机械直接在铺好的土工格栅上行驶。 高填土质路堤,为防止路基开裂,距路床顶部 起设 3 层土工格栅,以保证路面结构的长期稳定,格栅间隔。 土工格栅应满铺且应进行反包,锚固长度不小于 2m。 材料采用单向抗拉 50KN/m 伸长率小于 10%的聚乙烯土工格栅。 挖淤换填 按设计清淤换填厚度。 施工前首先沿公路用地两侧筑挡水埂,在埂内挖纵、横向排水沟,沟地保持不小于 ﹪的坡度并接通出水口,而且沟深度能及时排除地表水。 地表水排除后,首先按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在挖除换填路段采用石质料填筑施工便道,然后挖掘机倒退法开挖淤泥,同时自卸汽车由施工便道进入淤泥开挖地段,将淤泥装车后运至业主认可的弃土场。 如果地下渗水较大,在挖淤泥路段两侧开挖深沟,并挖一集 水坑用水泵将渗水抽出。 淤泥全部挖除完毕后,将地面压实,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换填石方。 回填时,必须分层铺筑,逐层压实,使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 三 、雨季路基施工 雨季路基的施工 ,应按“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 由于当地雨水较多,雨季施工排水尤其重要 ,应引起高度重视。 在路基填土较低 时 ,要特别注意路基排水 ,应要求承包人先挖好路基两侧的边沟 ,并与当地的排水系统相适应 ,以便顺利排水。 路堤表面应保持平整,并形成一定的路拱度以便排水流畅,避免路堤存水 . 雨季施工时 .还应要求施工单位对运输便道、便桥进行适当加固 :对取士坑的排水系统做出妥善安排。 受雨水冲刷的路基应督促承包人及时修复。 修复应采用挖台阶的方法分层回填 ,并用小型夯实机具夯实至规定的密实度。 雨季路基的施工要严格控制土的含水量 ,不能过高 ,如土的含水量过大 ,应暂停压实,利用晴天进行晾晒。 对压实过程中形成的弹簧路段 ,要求承包人及时压实,并用含水量适宜的的土或填料回填压实至规定的压实度。 应提醒承包入雨季尽量选择粘性小的士源进行填筑。 施工路段不应太长 ,做到随挖随运、随铺随压 ,当天铺筑的路基一定要当天压实、当天检测。 被雨淋的路基 ,在施工下一层时 , 应先进行补压 ,并检查其压实度。 为加快进度 ,亦可采用短路段施工 ,压实检测合格后 ,采用塑料薄膜覆盖防雨 ,缩短翻晒覆压确保路基工程质量。 路基表面排水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随时排除路基表面的雨水。 路基表面应确保平整,具有一定的横坡度,同时路基顶面的两侧应设置挡水埂,每 10 米开一口,雨水沿挡水埂流到出水口,经临时排水槽排至临时排水沟。 四 、路基控制要 点: 与结构衔接处严格按设计施工,回填采用透水性良好且易压实的材料,均匀对称地分层填筑和压实。 对距离结构物近的地方,用小型机动夯具夯实或小型振动压路机压实,严格把好质量关,避免出现桥头跳车。 粒径和级配的控制 路基填筑需要控制好填料的粒径。 在路基开挖中,注意炮孔位置的布置,采用控制间距、塑料导爆管、 MS 雷管微差挤压爆破,以利于在爆破过程中形成大量合格粒径的细料,并在开挖现场进行人工和再爆破解小,在装车载机翻拦,确保路基填料达到规定粒径和级配。 推土机推平,人工整修,运输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