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兴仁县潘家庄菜子田煤矿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菜子田煤矿土地复垦实施方案内容摘要:
掘场 煤矿位于矿田境界南部,采掘场设计面积为 公顷。 规划采空区面积 公顷, 由于矿区范围内地质条件及生产辅助设施较好,按照预测,采空区不会出现耕地破坏和塌陷现象;在矿井进口布置工业辅助区和临时堆放场地,人类和机械活动频繁,对地面影响较大,估计在矿井进口造成 公顷不同程度的耕地破坏(包括已破 10 坏矿井口 公顷)。 ( 2)井巷工程 煤矿井巷基建工程 主要为 主平硐、斜坡道、中段运输、回风及通风井巷 量 等构成 ,井巷采空区面积 公顷 ,为 井下生产运输通道,采用全断面衬砌,不会产生地面塌陷。 工业场地布置在菜子田村庄附近, 由 地面储煤场、库房及保养停放设施、变电所、工段办公室 、 工段夜班休息室 组成, 位于采掘场东北 面 ,占 用荒草地 面积 公顷 ; 矸石 和废石 堆放场占地 公顷,地面生产系统共占地面积 公顷。 ( 1)供水系统 消防、生活水池 设置 在 工业场较高外,人为活动频繁,因此,预测破坏耕地面积 公顷。 ( 2)排水系统 矿山为井下开采, 区内煤矿含硫较高,其矿坑排水及废弃的 矸石和废 石有害组分的分解易造成对附近水体的污染 , 在主 平硐附近 布置水仓,对矿井 涌 水 进行 处理 , 但是 废弃的 矸石 和废石有害组分的分解易 仍会 对附近水体的污染 , 也 可能对设施附近耕地存在影响, 估算 设计 污染荒草地 面积 公顷。 运输道路分为井下运输和地面运输,井下 采准上山,经中段运输 11 巷、斜坡道、主平硐后到达地面堆场,井下运输不占用地表面积和产生地面塌陷;地面运输采用公路,项目区内原有公路 不 能满足 矿产 运输要求, 需要新建 280 亩道路和对原有公路进行拓宽维护, 因此运输道路 占 地面积 公顷。 矿产资 源分布在半山腰,矿区范围内没有旱地, 供电线路 为电杆输送 10kv 电源,不破坏耕地面积,而且占地面积很少,因此,不计破坏面积。 采煤对土地的破坏程度 煤矿土地破坏预测主要包括土地的挖损、压占、污染和工业用地的占用土地。 煤矿的开发建设不可避免地将破坏、扰动原地形地貌和植被。 煤矿在基本建设过程中由于施工会产生大量的弃土、弃石、废水、废气等。 而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一定面积的地面塌陷,影响农业生产和破坏植被。 废弃岩土堆积造成的土地压占 煤矿 土地破坏预测主要包括土地的挖损、压占、污染和工业用地的 占用土地。 煤矿 的开发建设不可避免地将破坏、扰动原地形地貌和植被。 基本建设过程中由于施工会产生大量的弃土、弃石、废水、废气等。 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影响农业生产、耕地减少和植被破坏。 12 土地破坏程度 根据 《土地复垦技术标准 (试行 )》 的要求,结合本项工程的具体建设内容, 土地破坏 预测内容包括工程 挖损和压占 土地的 范围、 面积和程度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国务院颁布的《土地复垦规定》,把土地破坏程度预测等级数确定为 3 级标准,分别定为 :一级 (轻度破坏 )、二级 (中度破坏 )、三级 (重度破坏 )。 评价因素的 具体等级标准目前国内外尚无精确的划分值,本方案是根据类似工程的土地破坏因素调查情况,参考各相关学科的实际经验数据,采用主导因素法进行评价及划分等级。 具体标准 见下表 : 表 31 挖损地破坏程度评价因素及等级标准表 评价因素 评价因子 评价等级 轻度破坏 中度破坏 重度破坏 地表变形 挖掘深度 6米 610米 10米 挖掘面积 100公顷 1001000公顷 1000公顷 表 32 压占地破坏程度评价因素及等级标准表 评价因素 评价 因子 评价等级 轻度破坏 中度破坏 重度破坏 地表变形 压占面积 10公顷 10100公顷 100公顷 排土高度 10米 1030米 30米 评价结果为: 表 33 贵州省兴仁县潘家庄菜子田煤矿破坏土地详细面积表 名 称 破坏面积 (公顷 ) 破坏类型 破坏程度 生产区 采掘场 挖掘、污染 轻度破坏 地面生产系统 工业场地 压占、挖掘 轻度破坏 废渣场 压占 轻度破坏 供排水系统 供水系统 压占、挖掘 轻度 破坏 排水系统 压占、污染 轻度破坏 运输系统 地面运输 压占、挖掘 轻度破坏 13 表 34 贵州省兴仁县潘家庄菜子田煤矿破坏土地总面积表 单位:公顷 项目名称 土地破坏程度 破坏土地面积 贵州省兴仁县潘家庄菜子田煤矿土地复垦 方案 轻度破坏 总 计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煤 矿采掘场的开挖、排土场的形成,工业场地及其附属设施的建设,使得大量的土地被征占和使用,改变了项目区的生态环境,破坏了采掘场、排土场、 工业场地等施工区内的全部植被。 施工活动、施工机械的碾压和人员往来等也将不同程度的破坏和影响施工场地及周围的草原植被。 项目区植被的损失,直接影响项目所在区域植被分布数量及质量,使区域内植被覆盖 率 降低。 在生产期间,矿区人为活动增加,破坏、干扰、践踏 土 地等因素增多,使项目区域内 土地质量 退化, 耕地面积逐渐减少。 使 耕地 产量和质量下降,将会使矿区周围生态环境恶化,影响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矿区由于生产规模较小,投资主要用于生产建设,对环境的治理投入偏低,只对工业场区进行了少量绿化,且绿化树种单一;对工业场区周边采取了防 排洪工程。 从水土保持预测结果分析, 井下 矿 产 施工期对地面的扰动 对 原有地貌、土地结构和植被 有一定的 破坏 ,水土保持能力 较低 ,可能会产生风蚀和水蚀。 随着 煤矿 生产规模的逐步扩大,大量弃土、弃石、弃渣的排放造成矿区内的新增水土流失强度显著提高,水蚀和风蚀模数大大增加。 14 水土资源平衡分析 水资源利用条件分析 项目区位于 兴仁县潘家庄采子田 , 区内 无其它水源工程,可利用水量主要为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 区内多年平均降水量 ,降雨量年内分配不均,多集中在每年的 5~9 月,约占全年的 80%以上,年际降雨 量亦不均匀。 种植结构及灌溉制度 分析 本项目的规划目标,是建成适宜耕作、能灌、能排、保水、保肥、保土、土壤厚、粘度适中、无地下水侵害的高产、稳产的旱作物。 据此,开发实施后项目区供水对象为耕地农业灌溉用水。 ( 1)农业种植结构 项目区土地复垦后耕地主要是旱地,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及农民自身需要,项目区以种植 玉米、烤烟、油菜、蔬菜 为主。 ( 2)农业灌溉保证率 项目区气候湿润,降雨充沛,根据《 贵州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标准(暂行) 》 黔国土资开发 [2020]137 号文 的规定,在充分考虑灌区水土资源、种植结 构、水文气象等 因素 的前提下,项目区灌溉保证率取 40%。 ( 3) 灌溉制度 根据当地的气候、地形以及种植习惯,结合实际调查,当地多采用非充分灌溉模式(坐水种)来满足作物需水要求。 ( 4)灌溉定额 15 根据项目区的灌溉模式以及当地的种植条件,参考《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和贵州省《农作物净灌溉定额》确定项目区不同农作物灌溉定额如表 35。 表 35 非充分灌溉(坐水种)农作物灌溉定额 作物名称 玉米 烤烟 油菜 蔬菜 灌溉定额( m3/亩) 项目区水源补给方式 分析 由于项目区地处半山腰或山顶上,采用引水或提水工程施工较为困难,工程造价较高,运行成本也较高。 通过对项目区内农业用水量要求和耕作习惯的调查后,拟采用雨水集蓄工程,解决项目区内雨水年内分配不均的问题。 需水量分析 兴仁县潘家庄菜子田 煤矿 区土地复垦后耕地主要为旱地,根据项目区种植结构及灌溉制度分析计算项目区作物灌溉需水量。 灌溉需水量 =土地 复垦 后的规划种植面积 作物灌溉 定额。 根据项目区 土地复垦 新增耕地 面积 公顷 ( 亩),以及不同的种植比例, 计算出 兴仁县潘家 庄菜子田 煤矿 区 农业灌溉需 总 水量, 见 表 36。 表 36 兴仁县潘家庄菜子田 煤矿 土地复垦项目区 作物需水量 项 目 大季(亩) 小季 (亩 ) 合计 作物类别 玉米 烤烟 油菜 蔬菜 种植比例 (%) 60 40 80 20 100 灌溉定额 (m3/亩 ) 种植面积 (亩 ) 需水量 (m3) 16 可供水量分析 ( 1)降雨分析 项目区除降雨外,无其它可供水源,因此项目区可供水量主要为天然降雨集蓄利用。 根据 兴仁县 气象 站 降雨资料,按经验频率公式(即 %10 01 nmP ,保证率取 40%)进行计算 P=40%的降雨量为 1365mm。 该区处于亚热带潮湿气候区, 雨量 丰富, 降雨量 多发生于 5~8 月 , 但时空分部不均。 因此,只能天然地面集 雨 进入 蓄水池 ,作为旱作物灌溉水源。 ( 2)单位年集蓄水量 分析 根据 兴仁县 气象站历年降水量资料统计分析:多年平均年降雨量为 , 设计频率 P=40%降雨 量为 1365mm。 该工程集流面采用自然土坡集流,根据《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SL2672020),自然土坡年集流效率为 ,本区设计集流面年集流效率取 ,按 10m2/m3计年集需水量。 ( 3)集流场面积确定 项目区耕地多为坡土,为了满足作物灌溉水量需求,现根据设计频率单位 体积集流场面积 和灌溉需水量 ,计算灌溉需水量的集流场面积 S。 灌溉需水量集流面积推求公式: mSWS =单位 式中: S— 集流场面积, m2; W— 灌溉需水量, m3; 17 S 单位 — 自然土坡单位面积全年可集水量, 10m2/m3; 蓄水池容积及个数确定 根据灌溉需水量分析,项目区每年灌溉需水量为。 按蓄水工程容积计算公式计算蓄水池容积: mWKV 式中: V— 蓄水容积, m3; W— 全年供水量, m3; α — 蓄水工程蒸发、渗漏损失系数 ,取 ; K— 容积系数,灌溉供水工程 ,取 ; 通过以上计算,该灌溉工程灌溉需水量蓄水池容积。 根据项目区地形、地质、灌区分布形 式以及满足水池容积的集流场面积综合考虑,确定单位水池容积 50m3/个。 根据设计保证率P=40%的年降雨 1365mm,作物种植时间,降水分配,灌溉供水量要求,取水池一年复蓄 3 次,即设计修建水池 2 个。 水资源平衡分析 项目区土地复垦后总耕地面积 公顷 ,通过以上分析,年来水量,灌溉用水量以及灌溉模式都满足灌溉要求,所以,项目区灌溉用水能够得到充分保证。 18 土地复垦可行性评价 适宜性评价 项目区土壤类型主要有山地黄棕壤,黄壤、石灰土、紫色土、潮土、水稻土和旱作土。 工程点的土壤类型 主要都以黄壤土为主,土壤的通风条件较好 , 土层深厚,土质较肥沃,生产条件好,适合农、林、果的多种经营。 项目区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主要有:天然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水利工程不配套,道路低洼不平。 技术路线和方法 针对上述的因素,结合项目区的实际情况,主要采取技术路线:土地平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生物化学措施。 对 废墟进行清理,然后平整, 在客土使之达到耕 种的条件;对于采矿沉坑主要采用表土剥离,再进行废土填平,然后再把表土进行回填。 复垦标准 根据《土地复垦技术标准》和有关政策法规,借 鉴全国各地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中参评因素属性及权重的确定方法,把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等级数确定为 4 级标准,分别定为 :一级 (比较适宜 )、二级 (勉强适宜 )、三级 (不适宜 )、四级 (难利用 )。 二级和三级两等级之间反映的是复垦土地的利用方向之间的质变过程,决定复垦土地的利用方向;一级和二级以及三级和四级等级之间反映的是复垦土地的量变过程,决定复垦土地利用方向的优劣。 各评价因素的具体等级标准目前 19 国内外尚无精确的划分值,由于二级和三级之间是复垦方向的质变过程,其两等级间各个评价因子的评价标准采纳国家有关的行业标准,如前面所述 的《农、林、牧生产用地污染控制标准》等。 其他等级标准参考《土地复垦技术标准》中的标准 , 具体标准 见 下 表。 表 37 林地复垦方向的参评因子、权重及等级 评价因子 土地污染 程度 土壤条件 地形 坡度 外部 条件 因子权重 等 级 一级 未污染 土 壤 厚 度 大 于30cm,各种壤土、砂土 < 15176。 距污染源远,有成片开发可能 二级 轻度污染 土壤厚度大于 10cm小于 30cm 的各种壤土、砂土 15176。 25176。 距污染源远,有成片开发可能 三级 中 度污染 砂砾质 26176。 35176。 距污染源近,无成片开发可能 四级 重度污染 砾质 > 35176。 距污染源近,无成片开发可能 表 38 特。贵州省兴仁县潘家庄菜子田煤矿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菜子田煤矿土地复垦实施方案
相关推荐
1、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按钮使用说明: 点击进入内容导航,浏览并链接到相应知识点 点击可以回到你刚刚浏览过的那张幻灯片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安塞腰鼓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读图,说出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特征。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
1、第 2课时 含 30锐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 动脑筋 如图,在 0 ,如果 A=30 ,那么直角边 D= 12如图,取线段 ,连接 12 D. 0 ,且 A=30 , B=60 . 探究 结论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 30 ,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 动脑筋 如图,在 0 ,若 么 A=30 吗。 12A=30 . 如图,取线段 ,连接 12 D. D=即
题。 负责组织企业分公司、处室、部门领导与总经理签订“安全责任状”。 第十八条 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熟悉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法令、方针、政策,熟悉我公司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熟悉我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并贯彻执行。 深入部门、现场,监督、指导安全生产制度落实情况和调研、发现 对安全生产不利的因素,及时写出整改报告。 对于紧急重大隐患和危及人身安全违章作业、违章指挥,有权命令立即停产
1、第 1章 直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I) 第 1课时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三角形边与边,边与 角,角与角之间的一些性质,直角三角形作为一种 特殊的三角形,除了具有一般三角形的性质外,它 还具有哪些特殊性质呢。 说一说 如图,在 C=90 ,两锐角的和等于多少呢。 在 为 C=90 ,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 A+B=90 . 由此得到:
1、 ) 第 3课时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 1)在 C=90 , a=8, b=15,则 c= . ( 2)在 B=90 , a=3, b=4,则 c= . ( 3)如图,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 64,49,则 . 17 17 749647 8 8 17289158 22 c 734 22 如图,在 AB=c, BC=a, AC=b,且 a2+b2=么 如果我们能构造一个直角三角形,然后证明
1、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按钮使用说明: 点击进入内容导航,浏览并链接到相应知识点 点击可以回到你刚刚浏览过的那张幻灯片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黄果树瀑布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喀斯特峰林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贵阳市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贵州省 据图说一说贵州省的地理位置特征。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