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级下册 2.7《正方形》ppt课件内容摘要:
1、 正方形 装修房子铺地板的瓷砖(如图)大多是正方形的形状,它是什么样的四边形呢。 它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有什么关系。 我们把有一组邻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 叫做正方形 正方形的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既是矩形又是菱形 平行四边形 矩形 菱形 正方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 一组邻边相等 一组邻边相等 有一个角是直角 可以知道: 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两条对角线所在直线,以及过每一组对边中点的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 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 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 . 正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角线的交点是它的对称中心 . 由于正方形既是矩形,又是菱形,因 2、此 例 1 如图,点 点 F . 求证: F. 证明: 四边形 D, A= 0 . 0,即 1+ 3=90, 又 2+ 3=90, 1= 2. . F. 例 题 观察示意图,说一说如何判断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 可以先判定四边形是矩形,再判定这个矩形有一组邻边相等 . 也可以先判定四边形是菱形,再判定这个菱形有一个角是直角 . 例 2,如图,已知 A/, B/, C/, D/分别是正方形 且 求证:四边形 A/B/C/D/是正方形 . 证明: 四边形 C=A. 又 D/A=A/B=B/C=C/D. 又 A= B= C= D=90, A/D/=B/A/=C/B/=D/C/. 四边形 A/B/C/D 3、/是菱形 . 例 题 又 1= 3, 1+ 2=90, 2+ 3=90 . D/A/B/=90 . 四边形 A/B/C/D/是正方形 . 练习 它的边长和面积 . 解,如图,设 AB=x,则 BC=x, 在 0,即对角线 26 即 正方形 积为 222 练习 么这个矩形 一定是正方形吗。 为什么。 答:一定是正方形,理由: 如图,矩形 角线 求证:矩形 证明: 四边形 O=D. D. 矩形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菱形的判定定理: 有一组邻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作正方形 . ( 1)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 ( 2)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 ( 3)正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角线的交点是它的对称中心 . ( 4)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两条对角线所在直线,以及过每一组对边中点的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 2.7《正方形》ppt课件
相关推荐
1、 对称和平移的坐标表示 第 2课时 简单平移的坐标表示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A( 1,2)分别沿坐标轴方向 作以下变换,试作点 写出像的坐标 . ( 1)点 个单位,像为点 ( 2)点 个单位,像为点 ( 3)点 个单位,像为点 ( 4)点 个单位,像为点 动脑筋 A(1,2) ,4) 2,2) A(1,2) 向右平移四个单位 ,2) 向左平移三个单位 2,2) ,2)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9。 (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 \39。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39。 的观点,这样就把造就人才的主、客观条件都说到了。 ) 《塞翁失马》 《太史公自序》 ②作 者为什么用了一个 \39。 疑 \39。 明确:斯道辽阔诞漫,虽圣人不能以是必信有了怀疑,才有下文的立意之奇,可见杰出的文学家首先必须是思想者。 柳宗元命运多舛
写出了色彩明丽的送别环境。 4.总结: 诗人运用工整的对偶句,动静结合,写出了送别环境中山雄伟的静态美和水潺潺流动的动态美,描摹了一幅寥 廓秀丽的图景,虽是别离,却全不见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反而给人以色彩明丽、节奏明快的感觉。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1.理解“孤蓬”这一意象。 蓬草随风飞转,飘泊无根,而离别远行之人,本如蓬草,离开了家乡也就如同离开了根,随着生活遭遇之风而飞转,前路漫漫而迷惘
(五)整体感知,把握大意 1. 学生用五分钟时间大声朗读课文。 学生交流后的点滴感受。 2. 师生质疑,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 1)《第九交响曲》人们习惯性地称它什么。 它的原题又是什么。 ( 2)如何理解“在一阙交响曲内引进合唱,在技术上有极大的困难”。 ( 3)作者为何要描写贝多芬在演出《第九交响曲》出场时受到群众五次鼓掌欢迎这一细节。 ( 4)《第九交响曲》是如何表现欢乐这一主题的。
1、 第 3章 图形与坐标 平面直角坐标系 第 1课时 平面直角坐标系 李亮坐在第 4组第 2排 . 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描述各种物体的位置, 结合 下 图说一说,如何确定李亮同学在教室里 的座位呢。 说一说 例如,李亮在教室里的座位可以简单地记作( 4, 2) .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为了确定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我们经常用 “ 第 4组、第 2排 ” 这样含有两个数的用语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