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选修柳子厚墓志铭原文和译文内容摘要:
次一道出京为刺史,这次子厚分在柳州。 到任之初,他感慨系之地说:“这里难道就不值得实施政教吗。 ”于是按照当地的风俗,制定了劝谕和禁止的政令,赢得了柳州民众的顺从和信赖。 此地人借钱时习惯用子女作为人质相抵押,如不能按约期赎回,等到利息与本钱相等时,子女就要沦为债主的奴婢。 子厚为借 钱的人想尽办法,让他们全都能把子女赎回去。 其中特别贫穷实在无力赎取的,就让债主记下人质当佣工所应得到的酬劳,等到酬劳和所借钱数相当时,便要债主归还人质。 观察使把这个办法下达到其他的州,刚到一年,免除了奴婢身分而回归自己家里的就有近千人。 衡山飞湘江以南考进士的人,都以子厚为老师。 那些经过子厚亲自指点。苏教版选修柳子厚墓志铭原文和译文
相关推荐
1、 对称和平移的坐标表示 第 3课时 综合平移的坐标表示 探究 如图, ( B( - 3), C( 个单位,它的像是 向十年少刚平移 5个单位, ( 1)分别写出 ( 2)将 动的距离等于线段 ( 1) 3, 2, 5, 3, 4), 2, 2), 5, 1) . ( 2)在这个平移下,点 A( 像是点 3,4) 2的横坐标是 3=( +7,点 =( 这个平移下,平面内任一点 P( x,
英”至“昭如日星” 说明曼卿虽死,英名不朽(,着在简册,昭如日星)。 (三 )自“呜呼曼卿。 吾不见子久矣”至“独不见夫累累乎旷野与荒城” 抒写意想埋藏曼卿之地,终将成为旷野与荒城的哀情。 (四 )自“呜呼曼卿。 盛衰之理”至“尚飨” 说明吾(作者)之悲凉凄怆,是不能“忘情”之故。 主旨:抒写祭悼亡友的哀情。 (篇腹 (三 )) 文体:形式为应用文(祭文);内容为抒情文。 译文: 唉,曼卿。
交流探讨阅读中自己的不理解之处。 ( 3)根据自己的理解,给自己最喜爱的一节诗命名。 ④朗读,加深理解 指名一生有感情地朗读,其他学生闭目并展开想象,在脑中描绘出那一幅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让自己置身于其中。 四、合作交流 绘“秋” 提示 :我们可以用哪些方式来绘“秋”。 比如可以用画笔画,可以用文字描述(如写诗写散文等),还可以背诵自己喜爱的有关秋的古诗词,甚至还可以用歌声来唱秋。 ①
1、函数的表示法 ( 1)上节问题 1是怎样表示气温 ( 2)上节问题 2是怎样表示正方形面积 ( 3)上节问题 3是怎样表示缴纳的天然气费 说一说 问题 1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一个图形来表示 . 问题 2列一张表来表示 . 问题 3用一个式子 y= 像上节问题 1那样,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以自变量取的每一个值为横坐标,以相应的函数值(即因变量的对应值)为纵坐标,描出每一个点
,“我”被“足足骂了”“一个钟头” ,由此还得到一个使“我”终身难忘的“警句” :“你是什么东西 ?我一眼把你望到底 !”这一部分 ,作者用生动的细节描写把徐老师蛮横凶狠好骂的性格刻画得惟妙惟肖。 也正因为这个机缘 ,使徐老师认识 了“我” ,从而也就使“我”成了从徐老师处“得益最多的学生”。 这一段的描述看似不敬 ,看似不雅 ,但我们丝毫看不出厌恶 ,看不出仇恨。 我们感觉到的更多的却是有趣
仰而笑”,如何理解这个细节背后的丰富内容。 表现了方山子对于黑暗腐败世道的熟悉, 见怪不 惊; 含蓄表达了方山子对作者的理解、同 情;对打击诬陷作者的奸邪小人的蔑视。 还是另有深意。 明 确: 赞赏陈慥淡泊自守的高洁品德。 藉此流露出同 为「 不 遇」 的感慨。 [资料链接 ] 寄吴德仁 兼简陈季常 龙丘居士亦可怜, 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 拄杖落手心茫然。 陈慥字季常, 公弼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