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选修仁者爱人教案2篇内容摘要:

这简直与经济政策完全相违背。 但这个话不是讨论生产问题,是个人做人的原则。 就是说他钓鱼也好,做什么也好,不喜欢用机心来整人。 “弋不射宿”,打猎的时候,拉弓射箭,不射宿鸟,就是对还巢的鸟,栖息在那里的鸟,他是不射的。 这 一点也代表中国过去文化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现在当然也还保留。 我们从旧体小说就可看到了。 中国人打斗很不喜欢用暗器,常用的暗器是所谓“镖”。 万不得已要用镖时,必定同时大喝一声:“看镖。 ”表示先打了招呼,通知了。 这虽然是一个小动作,也就是民族性的特征,是我们民族的传统道德。 现在说起这些中国文化,从另一方面看,都是落伍的思想了。 但以最新的观念来说,又不落伍了。 现代的生物学家,尽量提倡爱,爱动物,全世界都组织保护动物会,保护野生动物会,提倡禁猎。 我们过去认为,爱护动物是应有的道德,如相传的“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 母归。 ”中国人都晓得,过去小孩读书,老师都教的,成为生活教育。 春天,鸟刚孵出小鸟的时期,不要去打,否则母鸟被打死了,小鸟将在巢中饿死,非常悲惨。 这种教育,看起来好像是一件小事,但是扩而充之,就是仁爱心。 所以将孔子的这两点,放在这里,就是说爱心的扩充,是仁。 二、讨论管仲是不是“仁者” 按照对“仁”的标准子贡认为管仲不是“仁者” ,孔子告诉子贡,管仲对历史的贡献有如此的大,没有管仲,我们的文化都可能灭绝了。 这种情形,又怎么是普通男女,认为他怎么不为公子纠而死的观念可比呢。 公子纠对管仲并不好,不听管仲的意见,如听管仲的意见,就不会有齐桓公,而是公子纠起来了。 公子纠不以管仲为国士,管仲也不必要为公子纠殉死,这就不能拿普通一般人的情形来责备管仲了。 所以说有仁德的人是要做有益于大众的事,也即“爱人”。 小结:“仁者爱人”是孔子伦理学思想体系的核心之一,“仁”以“爱人”为核心,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 人”作为实行的方法。 板书: 孝弟 谨信 成为“仁者”的条件 爱人 亲仁 仁者爱人 “仁”的内涵:忠恕 志向 “仁者”的具体表现行为 行为 讨论管仲是不是“仁者” 教学目的: 研读课文,诵读名句,积累文言知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