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朱德的扁担教学设计3内容摘要:
略 调正与反思 一、 复习回顾,谈话导入。 1.听写词语:(课后练习 3) 2. 观察 扁担图片 ,说说 这根扁担的 特别 之处。 (上面刻着“朱德记”三个字 ,表示这是朱德的扁担。 ) 学习单: 联系课文,理解朱德为什么要刻上这三个字呢。 (战士们把他的扁担藏起来了,他就又做了一根,怕再被藏,所以就刻了这三个字,后来战士们就不好意思再藏了。 ) 二、 细读课文,体会品质。 学习单: 读 课文 ,找 有 关的句子,初步了一、 复习回顾,谈话导入。 1.听写词语:(课后练习 3) 2.出示扁担图片:这根扁担有什么特别。 3.为 什么要刻上这三个字呢。 板书:藏 不藏 二、 细读课文,体会品质。 1.引导 学生 带着质疑读 课文 ,找 有 关的句子,初步了解战士为什么藏朱德的扁担,后来为什么又不藏的原因。 ( 1) 让 学生 带着质疑默读 课文 ,用“ ”画出 有 关的句子。 ( 2) 让 学生 读 有 关的句子, 说 说 战士藏扁担和后来又不藏的原因。 解战士为什么藏朱德的扁担,后来为什么又不藏的原因。 ( 1)带着质疑默读 课文 ,用“ ”画出 有 关的句子。 ( 2)读 有 关的句子, 说 说 战士藏扁担和后来又不藏的原因。 (因为战士心疼朱德,所以要藏他的扁担。 后来大家敬爱他,不再藏他的扁担。 ) 2. 研读、感悟、理解战士为什么心疼朱德。 ( 1) 默读 课文 ,从 课文 中找找哪些地方让战士心疼,找出相关的词句。 ( 2) 小组交流。 结合自己找的词句,谈看法,互相补充。 ( 3) 集体交流。 学生 先读找出 的 相应句子,然后抓住重点词,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谈看法。 重点研读以下句子。 A 山上 是 红军,山下不远 是 敌人。 说说从“不远”这个词,读出了什么。 ( 从“不远”这个词看出敌人离井冈山很近, 是 要进犯井冈山。 朱德到山下挑粮会遇到危险。 ) B 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 有 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 ① 知道 “五六十里” 是 多远,要走多长时间。 ② 理解“山高路陡”。 ③ 有感情地 朗读。 板书:心疼 敬爱 2. 研读、感悟、理解战士为什么心疼朱德。 ( 1) 默读 课文 ,从 课文 中找找哪些地方让战士心疼,找出相关的词句。 ( 2) 小组交流。 结合自己找的词句,谈看法,互相补充。 ( 3) 集体交流。 学生 先读找出 的 相应句子,然后抓住重点词,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谈看法,教师 相机指导。 重点研读以下句子。 随 学生 发言 出示以下句子,随机 指导朗读。 A 山上 是 红军,山下不远 是 敌人。 从“不远”这个词,你读出了什么。 B 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 有 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 ①想想“五六十里” 是 多远,要走多长时间。 (天不亮出发, 天 黑才能回来。 ) ② 理解“山高路陡”。 ③指导朗读。 C 他穿着草鞋, 戴着斗笠 , 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 , 跟大家一块儿爬山。 ① 出示课文插图: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有什么想法。 ②让 学生 进入角色。 如果 你 是 红军战士, 你 会对朱德同志说 什么。 ③ 指导朗读。 (4)有 感情地朗读 课文 :自由练读,小组交流读、个人展示读。 (5)教师 小结:战士们看朱德同志天不亮就出发和大家一起去挑粮,天黑了才回 C 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 ① 观察课文插图,说说看到这样的情景,有什么想法。 ②进入角色。 如果 你 是 红军战士,会对朱德同志 说 什么。 ③ 有感情地朗读。 (4)有 感情地朗读 课文 :自由练读,小组交流读、个人展示读。 3. 研读、理解 大家因为什么敬爱朱德同志,而不藏他的扁担。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2.同桌互相交流。 3.集体研讨。 ( 1)不料 , 朱德同志 连夜 又 赶做了一根扁担, 并 写上 了 “朱德记”三个字。 ① 说说 从“不料”这个词看出 什么。 ( 朱德这样做 是 大家没想到的。 从这句话能看出战士藏扁担 是 挡不住他和大家一起挑粮,共度难关的决心。 ) ② 认读词语:同甘共苦。 ( 2)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① 说说 从“越发”这个词看出 什么。 ( 大家更加敬爱朱德了。 ) ② 理解 大家 为什么 越发敬爱 朱德同志。 (因为大家 被他以身作则,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所感动。 ) 来,晚上还要研究工作,实在太累了,大家怕累坏了他,就劝他不要去挑粮,可他还 是 坚持跟战士一起去挑粮,战士们看着心疼,就把他的扁担藏起来了。 3. 研读、理解 大家因为什么敬爱朱德同志,而不藏他的扁担。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2.同桌互相交流。 3.集体研讨。 教师 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 感悟理解。 ( 1)课件出示句子:不料 , 朱德同志连夜 又 赶做 了一 根扁担, 并 写上 了 “朱德记”三个字。 ①从“不料”这个词看出 什么。 ② 补充词语:同甘共苦。 ( 2)课件出示句子: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①从“越发”这个词看出 什么。 ②大家 为什么 越发敬爱 朱德同志。 ③再联系上文,想想大家都敬爱他什么。 ④指导 学生 有 感 情地朗读这两句话。 三、 结合板书,总结延伸。 1.结合板书,总结课文。 读了《朱德的扁担》这个故事, 我 们 ③再联系上文,想想大家都敬爱他什么。 (勇敢、不怕危险和战士同甘共苦等) ④ 有 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话。 三、 结合板书,总结延伸。 1.结合板书,总结课文。 2. 拓展 延伸。 课后收集 有 关 朱德同志的感人 故事,开个故事会。 知道了战士 因为 (心疼 )朱德而 ( 藏 ) 他的扁担。 当大家看到“朱德记”三个字,被他以身作则,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所感动而越发 ( 敬爱 ) 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朱德的扁担》 是 朱德同志以身作则、艰 苦奋斗的象征。 在 1958 年已是 72岁高龄的朱德同志还亲临十三陵水库劳动,和大家一起挑土筑坝。 2. 拓展 延伸。 关于朱德同志感人的故事还 有 很多很多。 请 你 们课后收集 有 关他的故事,开个故事会。 作业 设计 ★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 ★ 完成《一课一练》缤纷园、《补充习题》二、三、四题;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 关于朱德同志感人的故事还 有 很多很多。 请 你 们课后收集 有 关他的故事,开个故事会。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14.梅兰芳学艺 共几课时 3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 三维目标 1.能初步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小节。 2.在具体语境中理解“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的含义。 3.学会本课“兰、芳”两个生字,重点认读含二类字的词语。 4.体会梅兰芳对学习京剧 的 热切之心和不放弃的精神。 教学重点 难 点 重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小节。 难点:理解“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的含义。 教学资源 1. 学生对于京剧艺术是 很陌生的, 但网络上有关京剧的资源很丰富。 2. 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眼神”,“料子”等说法,可以从生活入手, 通过层层剥笋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这两个词的含义。 3. 教学课件。 预习设计 1. 标好小节号, 圈画、 自读生字,特别读好前后鼻音。 不理解的生字词可问问家长。 2. 自读课文,达到基本流。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朱德的扁担教学设计3
相关推荐
1、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第 3章 图形的相似 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教学目标 学生体会数学转化的思想。 重点: 运用相似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在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 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新课引入 如图 3A, 张想测量出 A, 由于受条件限制无法直接测量,你能帮他想出一个可行的测量办法吗。 2016/12/1
体认读音节 s 川,要读准翘舌音。 “思”:是整体认读音节 si,要读准平舌音。 “首”、“照”:是翘舌音,不能读成平舌音。 “层”:是平舌音,不能读成翘舌音。 “背”:是个多音字,既可读四声 ,也可读一声。 ③个别读,开火车读,齐读。 ④去掉拼音后,齐读生字词。 (2)(出示二类词语即两条绿线内的生字词 ) ①自读,齐读。 同学们老师先和他家一起合作来读一读这篇课文,老师当奶奶读一下奶奶的话
师: 哪些词写出了 丹顶鹤 的美丽 ?(红宝石、鲜红鲜红) 师: 引导 看图 : 丹顶鹤的头顶是 —— 红色的,就像嵌着一颗 —— 红宝石,鲜红 — — 鲜红的, “ 鲜红鲜红的 ” 那是一种怎样的 颜 色。 生:红彤彤的、 红灿灿、红艳艳、 红得似火 、通红通红的 …… 师:怪不得人们都叫它 —— 丹顶鹤。 题目中哪个字是 “红 ” 的意思。 (丹) 师:谁再来读读这一句。 真美啊。 师
经学会了,自然地读出它此时高兴、满足的心情。 这时候,再问学生老鹰是怎么说的。 你是从哪儿看出老鹰不满意。 学生通过读,指出“摇摇头”,“还不算”,明白老鹰希望小鹰飞得更高。 老师用亲切的语言点出母亲对孩子的爱,鼓励学生读出亲切、和谒的语气。 (初读阶段让学生读了 3遍课文,学习 2 自然段时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入情境感情朗读,这不仅使学生的读书有了量的保证
三个小动物在一起商量怎么过冬的事情。 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 19 小动物过冬 补充课题。 (过冬) 三、精研课文 ( 指黑板) 在这些小动物中,你最喜欢那个小动物。 好,咱们就先来看看小燕子是怎么过冬的。 请大家打开书,把课文中小燕子说自己是怎么过冬的句子画下来。 (巡视)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你画的句子。 (出示投影) (燕子说:冬天快要来了,虫子也快没啦。 我要飞到南方去,那儿暖和
1、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正弦和余弦 第 4章 锐角三角函数 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教学目标 的邻边与斜边、对边与邻边的比值也都固定这一事实。 够正确地用 重点: 理解余弦、正弦的概念 难点: 熟练运用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进行有关计算 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新课引入 做一做 画一个直角三角形,其中一个锐角为 65 ,量出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