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上数学 1.4.1《有理数的加法(2)》ppt课件内容摘要:
1、理数的加法 (2) 课前预习 课标要求 知识梳理 1 . 理解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与加法结合律 . 2 . 会灵活运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简化加法运算 , 并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 课前预习 课标解读 知识梳理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 1 ) 加法交换律 : a + b = . ( 2 ) 加法结合律 : a + b + c= ( a + b ) + c= . b + a a+ ( b + c ) 课前预习 课标解读 知识梳理 名师指导 上述加法运算律可用语言表述为 :( 1 ) 加法交换律 :两个有理数相加 ,交换加数的位置 ,和不变 ;( 2 ) 加法结合律 :三个有理数相加 ,先把前两个数 2、相加 ,再把结果与第三个数相加 ;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 ,再把结果与第一个数相加 ,和不变 . 三个或三个以上有理数相加 ,可以写成这些数的连加式 根据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可以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 ,也可以把其中的某几个数相加 . 思维激活 ( 1 ) 灵活运用运算律 ,可以简化计算 ,提高准确率 可以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 ,也可以先把其中的几个数相加 ,使计算简化 . ( 2 ) 在计算之前要认真观察、分析 ,根据数据特征灵活选择运算律 在运用加法的交换律时 ,不要忘记数字本身的符号 a+ ( - b ) = b + a ,丢掉了加数 b 的符号 . 当堂检测 1 2 3 4 5 答案 答 3、案关闭 A 1 . 绝对值不大于 3 的所有整数的和为 ( ) A . 0 B . 3 C . - 3 D . 6 或 - 6 当堂检测 1 2 3 4 5 答案 答案关闭 B 2 . 王老师 2 0 1 4 年 5 月份打在工资卡上的工资是 2 7 8 0 元 , 同月用于买东西取出了 7 2 0 元 , 6 月份打在工资卡上的工资也是 2 7 8 0 元 ,同月买东西取出了 800 元 , 问此时王老师工资卡上这两个月一共有( ) A . 4 0 0 0 元 B . 4 040 元 C . 4 400 元 D . 4 4 4 0 元 当堂检测 1 2 3 4 5 答案 答案关闭 加法交换律 4、 加法结合律 3 . 在括号内填写所依据的运算律 : ( - 15 ) + ( + 7 ) + ( - 9 ) + ( + 23 ) = ( - 15 ) + ( - 9 ) + ( + 7 ) + ( + 23 )( ) = ( - 15 ) + ( - 9 ) + ( + 7 ) + ( + 23 ) ( ) = ( - 24 ) + ( + 30 ) = 6 . 当堂检测 1 2 3 4 5 4 . 飞机在 8 0 0 m 的高空飞行 , 先上升 1 4 0 m , 接着又下降 2 5 0 m ,这时飞机的高度是 . 答案 答案关闭 690 m 当堂检测 1 2 3 4 5 答案 答案关 5、闭 解 : ( 1 ) 原式 = ( + 5 ) + 9 + ( - 13 ) = 14 + ( - 13 ) = 1 ; ( 2 ) 原式 = ( - 2 . 8 ) + ( - 1 . 2 ) + +25+ ( - 0 . 4 ) = - 4 ; ( 3 ) 原式 = 0 . 85 + ( - 1 . 85 ) + ( + 2 . 75 ) + ( - 5 ) = ( - 1 ) + ( + 2 ) + ( - 5 ) = - 4 . 5 . 运用加法运算律计算 : ( 1 )( + 5 ) + ( - 13 ) + 9 ; ( 2 )( - 2 . 8 ) + +25+ ( - 1 . 2 ) + ( - 0 . 4 ); ( 3 ) 0 . 85 + ( + 2 . 75 ) + ( - 1 . 85 ) + ( - 5 ) .。(湘教版)七年级上数学 1.4.1《有理数的加法(2)》ppt课件
相关推荐
引人,并从例文中感悟如何设计有吸引力的动物名片。 借用例文体现“由扶到放,模仿起步”的教学思路。 】 环节二、下笔成文 —— 文笔互动,习作实践 (四)明 确要求,完成习作。 ,师给与引导 ,教师巡视,针对现场习作进行个别指导。 【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掌握设计名片的方法和重点的基础上,再次交流,教师加以引导,便于更多的同学明确如何介绍 的 生动有趣,有吸引力。 】 第二课时 环节二、下笔成文
1、反数 对值 课前预习 课标要求 知识梳理 1 . 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 . 2 . 掌握相反数、绝对值的表示方法及绝对值的性质 . 3 . 会求一个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 . 课前预习 课标解读 知识梳理 1 . 相反数的概念 如果两个数只有 不同 , 那么其中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相反数 , 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 0 的相反数是 . 名师指导 ( 1 ) 相反数总是成对出现的
1、轴、相反数与绝对值 轴 课前预习 课标要求 知识梳理 1 . 理解数轴的概念 , 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 2 . 掌握数轴的画法 , 了解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之间的关系 . 课前预习 课标解读 知识梳理 1 . 数轴的概念 规定了 、 和 的直线叫做数轴 . 名师指导 ( 1 ) 数轴是一条直线 ,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 ;( 2 ) 数轴的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 3 ) 原点位置
1、理数的加法和减法 理数的加法 (1) 课前预习 课标要求 知识梳理 1 . 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 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 2 . 能准确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 课前预习 课标解读 知识梳理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 1 ) 两个负数相加 , 结果是 , 并且把它们的 相加 . ( 2 ) 异号两数相加 , 当两数的绝对值不相等时 , 取绝对值 的加数的符号 , 并且用较大的绝对值
1、理数大小的比较 课前预习 课标要求 知识梳理 能借助数轴或绝对值进行有理数大小的比较 . 课前预习 课标解读 知识梳理 有理数大小的比较 ( 1 ) 正数大于负数 , 0 大于 . ( 2 ) 两个负数 , 绝对值大的 . ( 3 ) 在以向右为正方向的数轴上 , 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 . 负数 反而小 大 课前预习 课标解读 知识梳理 名师指导 ( 1 ) 两个正数大小的比较
切相关。 文章中的材料可以是天南海北,古今中外,如何把这些材料联系起来,组成有机整体,就要求线索必须与这些材料都有关系,能把它们收拢约束,联缀成文。 确定好文章的线索后,还应注意在布置线索时,既要考虑到线索要蕴含于文章内容之中,又要考虑到借助一些文字在适当的时候显露出来,要让线索或隐或显,若断若续,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因为线索是渗透于文章内容之中的,如果线索一直浮于内容表面,就显得太直、太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