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上数学 3.4《一元一次方程模型的应用(1)》ppt课件内容摘要:
1、元一次方程模型的应用 (1) 课前预习 课标要求 知识梳理 1 . 掌握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 2 . 体会应用方程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 提高运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课前预习 课标解读 知识梳理 运用一元一次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实际问题 建立方程模型 _ 检验解的合理性 名师指导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必须认真做到 “ 审 设 列 解 验 答 ” 等几个步骤 ,其关键在于探寻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常有直接设元法、间接设元法、设辅助元等三种 ,应根据题目实际灵活选取 . 思维激活 学好本节的关键是认真审题 ,弄清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 ,抓住 2、关键性词语如 “ 和 ”“ 差 ”“ 几倍 ”“ 多 ”“ 少 ” 等 ,不要混淆 求两个未知数 ,这类题目可先设一个未知数 ,然后用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代数式来表示另一个未知数 ,根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 设未知数 解方程 当堂检测 1 2 3 4 5 1 . ( 2 0 1 3 山东淄博中考 ) 把一根长 1 0 0 木棍锯成两段 , 使其中一段的长比另一段的 2 倍少 5 则锯出的木棍的长不可能为( ) A . 70 B . 65 C . 35 D . 35 65 答案 解析 解析关闭 不妨设其中一段的长为 x 则另一段的长为 ( 100 - x ) 根据题意有x= 2 ( 100 - 3、 x ) - 5 ,解得 x= 65 , 100 - 65 = 35 5 35 不可能为 70 故选 A . 答案解析关闭 A 当堂检测 1 2 3 4 5 答案 答案关闭 A 2 . 某学校在对口援助边远山区学校活动中 , 原计划赠书 3 0 0 0 册 ,由于学生的积极响应 , 实际赠书 3 780 册 , 其中初中部比原计划多赠了 2 0 % , 高中部比原计划多赠了 3 0 % , 则该校初、高中部原计划各赠书 ( ) A . 1 2 0 0 册、 1 8 0 0 册 B . 1 800 册、 1 200 册 C . 1 440 册、 1 560 册 D . 6 6 0 册、 2 34 4、0 册 当堂检测 1 2 3 4 5 3 . 西周戎生青铜编钟是由八个大小不同的小编钟组成 , 其中最大编钟的高度比最小编钟高度的 3 倍少 5 且它们的高度相差 37 则最大编钟的高度是 答案 解析 解析关闭 设最小编钟的高度是 x 则最大编钟的高度为 ( 3 x - 5 ) 由题意得3 x - 5 - x= 37 ,解得 x= 21 21 - 5 = 58 ( . 答案解析关闭 58 当堂检测 1 2 3 4 5 4 . 现有白铁皮 28 张 , 每张白铁皮可做甲件 5 个或乙件 6 个 , 若 3个甲件与 2 个乙件配套 , 问用 张白铁皮做甲件 , 用 张做乙件 ,正好使机件配套 . 答案 答案关闭 18 10 当堂检测 1 2 3 4 5 答案 答案关闭 解 :设百合的单价为 x 元 ,则玫瑰的单价为 ( x+ 1 ) 元 . 根据题意 ,得 3 x+ 2 ( x+ 1 ) = 16 . 解这个方程 ,得 x= 2 . 8 . 答 :百合的单价为 2 . 8 元 . 5 . 某花店中的每枝玫瑰比百合贵 1 元 , 小王要了 2 枝玫瑰 , 3 枝百合 , 一共花了 16 元 , 问百合的单价是多少元 ?。(湘教版)七年级上数学 3.4《一元一次方程模型的应用(1)》ppt课件
相关推荐
大 ~ 有的冰花的模 样就很像这样宽大的树叶, 瞧。 老师把这样的冰花送给你们。 师:喜欢吗。 喜欢你能读好吗。 出示句子:像宽大的树叶 ( 2)我喜欢像 柔嫩的小草那样的冰花 ” (出示读 ) 师 :还有的像什么样的小草 ?(柔嫩的小草 ) 师:什么季节的小草是最柔嫩的。 (春天 ) 师 (出示小草图 )那么春天的小草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 (软软的,细细的 嫩嫩的 ,还可以在草地上睡大觉呢。
音,组词 怎样记住这个字 ? 教师范写 学生描红 四、指导写字 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右边的“ 也”字要写得舒展。 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言字旁,写得窄小些,右边写 得宽些。 板书设计 : 冰 花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冰花的一些特征,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 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 加强朗读训练
1、元一次方程模型的应用 (3) 课前预习 课标要求 知识梳理 1 . 会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行程问题 . 2 . 会用 “ 线段图 ” 分析复杂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 从而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 课前预习 课标解读 知识梳理 行程问题 路程、速度、时间三个量之间的关系是 : . 名师指导 列表法与图示法是我们分析问题常用的两种方法 画线段图 ,利用线段间的和差关系 ,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题意
个别读( 45 人)齐读。 冰花有多漂亮。 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 (出示课文) ( 1)引读:“它像,像,像。 ”冰花真是又多又美又神奇啊。 真美啊。 你喜欢哪一种。 你来读。 ( 2)交流: A“它像宽大的树叶” 它像什么。 (它像树叶) 它像怎样的树叶。 (它像宽大的树叶)请你读出来。 指名 读(评价:这朵冰花像窄窄长长的树叶,不够宽大;这朵冰花真像又宽又长的树叶啊。 )
1、段、射线、直线 (1) 课前预习 课标要求 知识梳理 1 . 在现实情境中理解线段、射线、直线等简单的平面图形 . 2 . 会用字母表示线段、射线和直线 , 并能识别它们 . 3 . 掌握 “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 的基本事实 . 课前预习 课标解读 知识梳理 1 . 线段、射线、直线的概念 绷紧的钢拉索、笔直的路灯杆等实物都给我们以 的形象 ,线段有 个端点 . 线段向一端无限延长形成了
学习第二句 1 提问:双手和大脑分别有什么本领呢。 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2 理解 “做工 ” a、 学生看图说一说:图上的小朋友们用自己能干的小手在干什么。 b、 人们的双手会做工什么。 c、 师:双手会做工, “做工 ”就是做事,工作。 双手能做这么多的事,真是个宝啊。 3 理解 “思考 ” a、 我们在用双手做事时,我们的另一个宝贝大脑在干什么呢。 ( 生回答) b、 人们用双手做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