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 第10课《命名记》ppt课件内容摘要:
1、10 命名记 课文 导读 走近作者 王鼎钧, 1925年出生于一个传统的耕读之家,山东临沂人。 日本侵华期间,山东沦陷,王鼎钧离家当流亡学生,辗转安徽、河南、陕西等地,此段经历形成了他的写作动机及早期作品内容。 1949年到台湾,先后在广播、电视、报纸副刊工作,并在中国文化学院教授新闻写作。 其间在 中国时报 担任专栏主笔,是 20世纪 50年代及 60年代台湾重要的杂文作家, 70 90年代台湾散文的扛鼎人物。 1978年赴美,在新泽西州西东大学担任双语教材编辑。 1990年退休。 曾从事诗歌、小说、剧本、评论等各种文体写作,最后定位于散文。 已出版有 情人眼 碎琉璃 左心房漩涡 等散文,以及 “ 人 2、生三书 ”“ 作文三书 ”“ 中国人三书 ”等二十多种教参书。 课文 导读 王鼎钧曾获得台北中国文艺协会文艺奖章、台北中山文艺奖章、台北行政院优良图书金鼎奖、 中国时报 文学奖、吴鲁芹散文奖。 他的早期作品追求写实, 20世纪 60年代受到现代主义影响,作品风格数变。 题材一贯关怀大众苍生、感受时代苦难。 为人性喜独处冥思,作品亦沉潜幽微,寓意耐人索解。 为基督教徒,佛经读者,有志以佛理补基督教义之不足,用以诠释人生,建构作品;被誉为台湾散文 “ 崛起的山梁 ”“ 一代中国人的眼睛 ”。 课文 导读 王鼎钧 1978年应新泽西州西东大学之聘来美,任双语教程中心高级研究员,编写美国双语教育所用中文教材 3、。 1990年退休后定居纽约,他在美国生活了几十年,对中西文化都很熟悉,也了解中国人在西方国家的生活经历。 命名记 与他作品关怀大众苍生、感受时代苦难的风格是一脉相承的。 作者通过求名、侃名等情节将国外的风俗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以此为对比,对中国的文化风俗进行了相关思考。 所谓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风俗,橘逾淮而为荆棘,通过这出小小的喜剧,在让人一笑之余更给人以深沉的思考:譬如中国人在西方该如何面临西方文化的侵入与挑战,譬如对于中国自我文化应该作何辩证思考 课文 导读 王鼎钧在台湾是身体力行将小说与戏剧技巧融入散文的代表人物,对文体的混合有首开风气之功。 他自称 “ 在媒体间忘返、在媒体中忘倦 ” , 4、发现媒体特性处处影响文学作品之形式及内容,发为论述,促进媒体及文学之圆满合作,亦主张作家对报纸广播电视不能过分依赖,在当时皆言人所未言。 所作论述得深入浅出、化难为易之三昧,可读性高,可谓雅俗共赏。 王鼎钧的文学生命十分丰富。 论时代,他历经抗战、内战、台北时期和纽约时期;论文学潮流,眼见写实主义挂帅、现代主义挂帅到后现代。 文学发展的道路曲折,有左翼导向、党部导向、学院导向、本土导向和市场导向几个阶段,兼收并蓄,取精用宏,以 “ 良工式古不违时 ” 自我经营,颇耐时潮淘洗。 课文 导读 基础积累 1 字音识记 恍 ( 呕 (u)吐 蛮夷 (轻佻 ( 腼腆 ( 名讳 (2 多音字 揣 i 揣摩i 揣着 5、i 挣揣哄 哄堂大笑 哄骗h n 起哄鲜 鲜艳鲜为人知劲 j n 劲头j n 强劲课文 导读 3 字形辨析 揣 揣摩踹 乱踹喘 喘息 镂 镂刻缕 丝缕偻 佝偻 佻 轻佻眺 眺望洮 临洮 喧 喧闹暄 寒暄渲 渲染 忖 思忖肘 胳膊肘纣 纣王课文 导读 4 词语积累 恍然大悟:突然明白。 橘逾淮而为荆棘:条件、环境改变而产生了不同的结果。 喧宾夺主:外来的、次要的事物侵占了原有的、主要的事物的地位。 轻佻:举止言行不严肃、不庄重。 腼腆:因害羞而脸红,神情不自然的样子。 探究与 点拨 文本探究 品读下列语段。 (1)好生美丽浪漫的 “ 侠 ” ,怎么会跟这般不堪的东西换位,简直是橘逾淮而为荆棘了。 6、 (2)她尖尖的手指早把红色的封套倒提起来,钞票像一条小鱼滑出来,钻进了老崔的掌中,没有水声,只有轻微的震动。 孔老师还能享受这种震动,比美在音乐会上捉住了乐声。 到底她还是个中国人。 最后,孔老师捏着空空的封套,捏得它张开了大口,朝着地面呕吐,却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吐出来。 她几乎拿封套当酒杯,对着同席的人照了又照,表示这杯酒确已干了。 探究与 点拨 (3)下午 3点,该放学了,出门去接儿子回家,校里校外,前街后街,萝卜头儿满地滚,没有自己园里种的那一棵。 自己的家在望,绕着房子跑一圈,前门只见蝴蝶,后石阶上只有松鼠。 老崔此时望见儿子,内心特别喜悦,觉得儿子如在地平线外冉冉升起,脚不沾地。 觉得儿子在阳 7、光镂刻下身体发肤无不精致。 觉得他翩翩如恋枝之蝶,依依如觅食的松鼠。 探究与 点拨 (4)第二天一大早,老崔特地牵着孩子的手,通知校长和教师就说爱德华来了。 校长正像个牧人似的,站在大门口,微笑检视羊群入圈。 “ 嗨,揣唉,你早。 ” 老崔连忙说明,从今天起,孩子叫爱德华了。 校长毫无必要地夸张了他的惊喜: “ 噢 ,太好了,这是我祖父的名字。 ” 这一来,老崔反而腼腆起来。 怎么说也是一校之长,别人的孩子犯了他祖父的名讳,他高兴个什么劲儿。 探究与 点拨 (1)提示: “ 侠 ” 在中文里令人想到的是行侠仗义 , 多么美好的名字啊 , 确实是 “ 美丽浪漫 ” 的 , 可是一到了英语中却成了 “ 粪 8、便 ”。 发生变化属于正常 , 可是没有想到竟然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这不能不让人郁闷 ,人们常说 “ 橘逾淮而为枳 ” ,可是这不是为 “ 枳 ” ,简直是为 “ 荆棘 ” 了。 作者在此运用了仿词的修辞手法,仿 “ 橘逾淮而为枳 ” 新造一个 “ 橘逾淮而为荆棘 ” ,准确地表达了老崔此时此刻的心情。 探究与 点拨 (2)提示: 老崔拿着红包请孔老师给自己的儿子命名 , 没有想到在自己的国家里很正常的事情 , 到了美国却要另当别论:一则风俗习惯不同 , 二则校规校纪不允许。 孔老师在秘书小姐、清洁工人、警卫的注视下 , 将钱退还了老崔 , 只留下了那个代表幸运和祝福的红封套 , 维护了学校的规定 9、 , 又顾全了老崔的面子。 在此 ,漫画式的描写刻画,夸张、比喻、拟人手法的使用,使文章妙趣横生。 探究与 点拨 (3)提示: 读到这些精彩的描写 , 我们深深地被这种父爱感动的同时 , 也不由地为作者的幽默所感染。 幽默的语言是一种以语言为建筑材料 , 以智慧和理性为内核 , 以美的形式为外观表现 , 以契机为催化剂的幽默艺术形式。 它不仅含有笑料 , 更重要的是它含蓄蕴藉、深沉犀利 , 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和智慧的启迪。 探究与 点拨 (4)提示: 因为是 “ 几乎踏破铁鞋 ” 找到的名字 , 所以老崔要郑重地通知校长和老师 ,可是未曾料到的是这个名字校长的祖父曾经用过,所以一开始老崔对于校长的惊喜 10、感到不理解,认为 “ 毫无必要 ”。 及至明白了又感到了腼腆,感到了更加不可思议: “ 怎么说也是一校之长,别人的孩子犯了他祖父的名讳,他高兴个什么劲儿。 ” 老崔不知道在中国的名讳之说,在美国是行不通的。 巧合、文化的冲突,造成了奇特的幽默效果,让人忍俊不禁。 探究与 点拨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 (开头至 “ 才容易跟他们做朋友 ” ):故事的开端,中国孩子崔侠的名字引起美国学生的嘲笑。 第二部分 (“放学回家 ” 一段至 “ 一路小碎步上楼去了 ” ):故事的发展,老崔请老师为儿子起名字,遭到婉言拒绝。 第三部分 (“好吧,老师不管 ” 一段至 “ 你就叫这个名字吧 ” ):故事的高潮,写老崔给儿子起名字的过程。 第四部分 (最后一段 ):老崔给儿子起的名字却犯了校长祖父的名讳。 探究与 点拨 主旨感悟 命名记 可谓妙趣横生,让人喷饭,在如家常语的亦正亦邪中,将中西文化的差异委婉尽致地表达出来。 文章写了老崔为儿子崔侠在美国如何命名的经历:初到美国,孩子就因为名字发音的缘故而被同学哄笑,本来在中文中美丽浪漫的名字在英文里却成了不堪的笑料。 由此为引子,引来了一系列让人啼笑皆非的命名故事。 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差异和中国人在西方所面临的心理冲击。(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 第10课《命名记》ppt课件
相关推荐
轮这些能把动力从一个部分传递到另一个部分的装置叫做传动装置。 (板书) 师:你还见过生活中的其它传动装置吗。 生:坦克、织布机、摩托、三轮车、发动机、手表…… 二、研究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的特点 师: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传动装置中的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那么它们有什么特点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仔细地研究一下好不好。 (好) 师:下面利用老师给大家提供的材料,以小组为单位组装一个链条传动装置,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分工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活动。 在 给岩石分类 时,引导学生对相互之间实验情况、记录进行交流、相互补充、完善、评价, 记清分类的依据, 并且让学生及时参与评价,及时进行自我反思,以便学会 更加细致、准确的进行观察。 学生通过这样的实验,不仅仅认识了岩石,而且最重要的是掌握了认识事物的方法,经历了研究问题的全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四
1、9 论趣 课文 导读 走近作者 林语堂 (1895 1976),福建龙海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 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 1919年秋赴美留学,入哈佛大学文学系。 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 同年转赴德国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 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 1924年后为 语丝 主要撰稿人之一。
1、第四单元 直面挑战 超越自我 11 汉家寨 课文 导读 走近作者 张承志,当代作家、学者。 1948年生于北京,原籍山东济南。 中学毕业到内蒙古乌珠穆沁旗插队 4年。 1978年开始笔耕。 现为自由的职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曾获第一届全国短篇小说奖,第二、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 现已出版著作 30余种,代表作有小说集 张承志集 清洁的精神 ,诗集 神云的诗篇
生直接感受到传动装置特点,以及传动装置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为理解什么是传动装置奠定了知识基础。 』 二、 科学探究 谈话:我们已经了解了传动装置中的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那么它们有什么特点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仔细地研究一下好不好。 探究活动一:组装链条传动装置,研究它的传动特点 1) 下面利用老师给大家提供的材料,以小组为单位组装一个链条传动装置,然后根据我们实验记录中的表格来进 行实验
简单机械。 ( 2)简单机械的定义,生活中有哪些是简单机械呢。 举例说说 ( 3) 那复杂机械又有什么不同呢。 赏析例子 揭示机械的作用 ( 1)教师出示一块木板上面有钉子,请同学帮忙用手将钉子拔出来。 询问拔钉子同学的感受。 ( 2)提问:有什么好方法解决。 ( 3)教师请刚才的同学用起钉锤将钉子拔出,再说说感受。 ( 对比感受让学生再次明确机械的益处 ) ( 4)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