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城高速公路桥梁及涵洞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内容摘要:
1/4。 掺量不得超过设计及规范要求; 2 片石在填放前应用水冲洗。 3 片石应均匀的分布,安放稳妥。 片石间净距不得小于 15cm,其与模板的间距不宜 小于 25cm,且不得与钢筋接触; 4 最上层片石顶面应覆盖 25cm 以上的混凝土层。 监理工程师督促检查施工单位控制混凝土浇筑方法和浇筑时的入模温度,最高入模温度不宜大于 280C。 加强温度现场监测,及时调整温控措施(如循环水冷却、蓄热保温措拖等)。 混凝土浇筑施工时,监理工程师应检查混凝土配合比及现场混凝土的坍落度,混凝土浇筑时旁站。 在每次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监理工程师应检查施工单位的温度测量记录(内外温差、温度梯度等),分折温度测量数据,督促施工单位及时调整和改进温控措施。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 ,督促施工单位及时采取养护措施。 如高温天气时蓄水养护,冬季采用覆盖保温。 其养护时间应按验标的相关规定进行控制。 预应力混凝土 预应力系统检查的质量控制要点 施工单位选用的预应力系统,应满足设计图纸的要求。 施工单位应至少在开工前,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拟采用的预应力系统的全部细节,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始可用于工程中。 预应力工程的施工单位应具有相应的资质。 监理工程师对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进行进场检验,必须按批次进行外观检查和 抽取试件作硬度和静载锚固性能试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GB/T14370)规定和设计要求。 监理工程师检查新产品合格证和试验报告。 监理工程师应对预留孔道所用的金属螺旋管、橡胶棒(管)或先张预应力筋的隔离套管进行外观检查,其表面应无油污、损伤和孔洞。 监理工程师对预应力设备质量控制要点 15 1 预应力筋张拉设备应定期维护,测力传感器、仪表和量具应按检定周期送计量测试部门检定。 张拉设备应配套标定,配套使用,并建立卡片档案备查。 当在使用过程 中出现异常现象或在设备检修后,应重新标定。 监理工程师见证标定过程。 2 张拉设备应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张拉前应对油泵、压力表、张拉千斤顶、油管路和接头、阀门等进行打压试验。 3 桥梁预施应力使用的张拉设备及仪表位应符合下列要求: (1)张拉千斤顶吨位宜为预应力筋最大设计张拉力的 倍,且不得小于 倍。 使用前必须由有资质的试验检验部门进行标定、校正,校正系数不得大于。 校正有效期为一个月且不超过 200 次张拉作业。 张拉千斤顶的行程应满足张拉工艺的要求。 (2)压力表应为防振型,最大读数 应力为预应力筋最大设计张拉力对应压力值的~ 倍。 精度不就低于 级 ,首次使用前必须经计量部门检定。 使用期间必须定期检定,检定有效期为一周。 当使用 级压力表时,检定有效期为一个月。 (3)油泵的额定压力宜为预应力筋最大设计张拉力对应压力值的 倍。 油箱容量宜为张拉千斤顶总输油量的 倍。 (4)张拉千斤顶、压力表和油泵等应配套标定、配套使用,并应建立卡片档案备查。 当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时,应重新标定。 预应力筋制作、安装的质量控制要点 监理工程师检查预应 力筋的品种、级别、规格、数量。 监理工程师在预应力筋制作、安装中应重点检杳以下几点: 1 预应力筋的切割应使用切断机、砂轮锯或其它经监理工程师同意的机械方法进行; 2 钢丝下料后,应用机械方法进行调直,但不应损坏钢丝; 3 钢铰线在编束前应进行预张拉,预张拉应由应力、应变双控制,并以应力控制为主。 钢丝和钢铰线编束时,应每隔 1~ 绑扎一道铁丝,铁丝扣应向里,绑好的束应编号挂牌堆放; 4 预应力筋展开后应平顺、不得有弯折;表面不应有裂纹、小刺、机械损伤、氧化铁玻和油污等; 5 预应力制作和安装时应避免污染和电火花损伤。 监理工程师按设计或工艺要求计算的预应力筋长度值检查预应力筋的下料长度。 其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除相关专业验收标准有特殊规定外,尚应符合验标的有关规定。 16 预留孔道制作的质量控制要点 监理工程师检查预留孔道用的金属螺旋、橡胶棒(管)品种、规格,其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安装时应密封良好、接头严密、线型平顺、安装牢固。 采用抽拔制预留孔,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 4~8Mpa 时抽拔预留管。 抽拔后,混 凝土孔道不得发生变形及塌落现象。 预留管抽拔完毕后,应立即清理孔道。 监理工程师检查安装波纹管的刚度,同时见证水密试验。 监理工程师检查安装波纹管的质量,波纹管位置应准确牢固,同时应防止邻近电焊火花烧伤管壁。 预留孔道的心寸与位置应正确,孔道应平顺,端部的预埋钢板应垂直于孔道中心线。 预留孔道位置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除相关专业有特殊规定外,尚应符合有关验收标准的规定。 在穿入预应力筋前,应清除预留孔道内的杂物和积水。 预应力张拉 的质量控制要点。 预应力张拉前监理工程师审查施工单位的张拉工艺,张拉工艺按通孔、制束、穿束、张拉等工序编写,预施应力大小、顺序按设计要求进行。 监理工程师应检查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其品种、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预应力张拉时监理工程师必须进行旁站。 预应力筋的预施压力、张拉或放张顺序和张拉工艺,应符合设计和已批准的施工工艺要求。 预施应力时,预应力筋、锚具和千斤顶应位于同一轴线上。 预施应力应以应力控制为主,以伸长值作校核。 预 应力筋的实际伸长值与计算伸长值的差值符合设计规定。 监理工程师应检查其结果,当实际伸长值与计算伸长值之差与设计规定不符时,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如果用超张拉方法减少预应力筋的松驰损失时,预应力筋的张拉程序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监理工程师检查张拉端预应力筋内缩量,内缩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张拉端预应力筋内缩量限值和检验方法应符合有关验标的规定。 监理工程师检查预应力筋锚固后的外露长度和长期外露锚具的防蚀的措施。 每次预应力张拉 以后,监理工程师应进行全面检查以下数据: 1 每个测力计、压力表、油泵及千斤顶的鉴定号。 17 2 测量预应力钢材延伸量时的初始拉力。 3 在张拉完成时的最后拉力及测得的延伸量。 4 千斤顶放松以后的回缩量。 5 在张拉中间阶段测量的延伸量以及相应的拉力。 6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承受全部预应力后,应进行上拱度测定。 后张法的质量控制要点 1 施工单位应在后张法预应力筋张拉前,对孔道摩阻损失、扩孔段摩阴损失和锚口摩阻损失进行实际测定; 2 后张法预应力筋张拉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后张法预应力筋预张拉或张拉时,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预张拉或初张拉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 80%,检查一组同条件养护混凝土强度试件; (2) 后张法预应力筋终张拉时,混凝土强度等 级和弹性模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查一组同条件养护混凝土强度试件和弹性模量试件; (3) 后张法预应力构件的预应力筋断裂或滑脱数量不得超过预应力筋总数的 5%,并不得位于结构的同一侧,且每束内断丝不得超过 1 根。 监理工程师旁站监理,并全部检查; (4) 曲线预应力筋和长度大于 24M 的直线预应力筋,应在两端张 拉。 长度等于或小于24M 的直线预应力筋,可在一端张拉,张拉端宜分别设置在构件的两端。 预应力混凝土浇筑和养护的质量控制要点 预应力混凝土的浇筑及养护,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的有关规定。 浇筑混凝土时,应保持锚塞、锚圈和垫板位置的正确和稳固。 在混凝土浇筑和预应力钢筋张拉前,锚具的所有支承表面(如垫板)应加以清洗。 为避免孔道变形,不允许振捣器触及套管。 梁或空心板端部锚固区及预制构件,为了保证混凝土密实,除使用 内部振捣外,宜使用外部振捣器加强振捣,骨料尺寸不要超过两根钢筋或预埋件间净距的一半。 混凝土养护时,对为预应力钢束所留的孔道应加以保护,严禁将水和其它物质灌入孔道,并应防止金属管生锈。 预应力管道压浆和封端的质量控制要点 检查管道清洗情况:在压浆前,用吹入无油份的空气清洗管道,接着用含有氢氧化18 钙的清水冲洗管道,直至松散颗粒除去及清水排出为止,再用无油加压空气吹干。 检查压浆的水泥浆抗压强度,水泥浆应用标号不低于是 号的普通硅盐水泥配制 ,水泥浆温度不得超过 32℃;水泥浆的抗压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旁站预应力孔道压浆:预应力筋张拉后,孔道应尽快压浆(采用电热法时,应在钢筋冷却后进行),一般不得超过 14 天:当气温或构件件低于 5℃,不得进行压浆。 检查孔道压浆工艺,压浆工艺应符合设计要求,孔道内水泥浆应饱满密实。 检查水泥浆试件制作。 对于在压浆后 28 天内需要移动的构件,应在压浆地点随机抽样制作同条件养护水泥浆试件,当设计无要求时水泥浆的抗压强度应大于设计强度的 75%。 检 查锚具和预应力筋封闭防护前的防锈和防水处理。 锚具和预应力筋封闭防护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凸出式锚固端锚的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 50mm。 2 外露预应力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 30mm。 检查预应力筋锚固后的外露长度,预应力筋外露长度不宜小于预应力筋直径的 倍,且不宜小于 30mm。 检查施工单位压浆记录,压浆记录包括每个管道的压浆日期、水灰比及掺加料、压浆压力、试块强度、障碍事故细节及需要补做的工作。 水下混 凝土 水下混凝土施工用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应早于 2 小时。 检查水下混凝土的粗骨料,粗骨料除应符合有关验标的规定外,宜采用连续级配,其最大粒径,不应大于导管内径的 1/4 或钢筋净距的 1/4(仅有单层钢筋时,则最大粒径不应大于钢筋净距的 1/3),且不宜大于 60mm。 检查水下混凝土配合比,配合比设计除应符合有关验标的规定外,其配制强度应较普通混凝土的配制强度提高 10%~ 20%;水泥用量不宜小于 350kg/m3。 当掺用外加剂、掺合料时,水泥用量可减少,但不得小于 300kg/m3。 检查水下混凝土的坍落度,水下混凝土的坍落度宜 180mm~ 220mm,在可能与水接触的最初浇筑阶段,坍落度可适当减少。 检查水下混凝土的浇筑方法,水下混凝土的浇筑应在静水条件下采用竖向导管法浇筑,导管使用前应进行充水加压检查。 当水下混凝土浇筑面积较大时,应采用数根导管同时浇筑。 导管的规格、数量、安放19 位置及浇筑速度应符合有关验标的规定。 当水下混凝土浇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浇筑初始阶段,水下混凝土应在导管底端形成锥体。 浇筑钻孔桩时导管下 口埋入混凝土内的长度不宜小于 ;浇筑封底混凝土时导管下口埋入混凝土内的长度不宜小于。 继续浇筑的混凝土不应再与水接触。 监理工程师应对灌筑过程进行旁站。 水下混凝土顶面的流动坡度宜在 1: 5 以下。 水下混凝土每小时的灌筑数量(灌筑速度)应使各根导管均有适当的埋入深度,且不宜少于。 在灌筑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对混凝土的流动距离、流动坡度、导管的埋入深度、灌筑速度、基坑内混凝土面升高情况进行巡视测量检查,并及时调整有关参数。 水下混凝土浇筑 应连续进行。 水下混凝土的质量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标准养护检查试件强度应按检查的规定检验评定,结果必须符合设计强度等级的 倍。 当设计要求钻芯取样时,钻芯取样试件的平均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标准值。 当设计要求用无损检测方法检查时,应按有关规定办理。 防水(抗渗)混凝土 混凝土抗渗等级为 P6 以上的混凝施工应采用普通抗渗混凝土、外加剂抗渗混凝土。 当设计有要求时,可采用掺膨胀剂抗渗混凝土和膨胀水泥抗渗混凝土。 监理工程师检查抗渗混凝土所使用的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抗渗混凝土应采用泌水少、水化热低的水泥,其品质指标应符合《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GB175)等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抗渗混凝土施工用粗、细骨料除应符合有关验标的规定外,细骨料宜采用中砂。绕城高速公路桥梁及涵洞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相关推荐
1、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第二章 电路 第五节 电功率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知识解惑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知识点一 电功、电功率 1 电功公式推导 在导体两端加上电压 , 导体内就建立了电场 , 电场力在推动 自由电子定向移动中要做功 设导体两端的电压为 U , 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为 q , 电场力所做的功 W 由于 q 所以 W UI t . 注意: (1) 在一段电路上 ,
环境保护 ...................................................................64 现场试验 ...................................................................65 工程量计量方法 .........................................
)位距离%L'170。 1全站仪或经纬仪复测a L为档距,L'为被跨越物或地形凸起点、风偏危险点与邻近杆(塔)位的水平距离。 B 地形凸起点是指地形变化较大,导线对地形距离有可能不够的地形凸起点。 第三节 岩石开挖作业1.适用范围本节适用于10kV架空线路工程的岩石基坑开挖施工。 2. 依据及引用文件序号标准、文件相关章节条款1GB
1、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第四节 安培力的应用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知识解惑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知识点一 电磁炮一安培力作用下的平动 1电磁炮如图所示 2原理:发射轨道处在很强的磁场中,当通过导轨的强大电流通过炮弹支架时,炮弹将受到很大的安培力而迅速加速,并以某一速度飞出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知识点二 直流电动机一在安培力作用下的转动 1基本结构 如图所示为直流电动机模型图
… … … … … … … 1 第一节 地 理 位 置 … … … … … … … … 郊 愚 位 弯 长 忌 昭 手 舱 钒 霉 粒 庐 啄 邵 狗 黔 校 业 营 癌 蹦 舆 夺 痢 擅 辛 渊 因 粉 伎 程 楔 译 溯 甜 湿 登 弗 奠 谆 周 醉 练 告 二 被 镶 柏 琼 忻 诅 茧 蹄 秆 翌 湍 伞 舅 蛮 邵 曲 勉 信 第二节
至现场,材料按施工进度要求运至施工现场。 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 由项目总工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复测、施工放样、确定施工作业区、生活办公区、施工便道等临时用地位置、做好现场的三通一平工作。 临建及用水、用电 本合同段项目经理部办公地点及现场监理办公室租用公路 附近的民房。 其他人员休息和机械设备停放场地安排在路线中部,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施工技术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