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沪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6.2《怎样测量和表示力》ppt课件内容摘要:

1、课 堂 精 讲 课 前 预 习 第 2节 怎样测量和表示力 课 后 练 习 能 力 提 升 第六章 力和机械 1. 力的单位是 ,物理实验中常用 来测量力的大小它的主要部件是 ,它是根据 原理制成的 2. 使用弹簧测力计前要观察它的 和 ,要将弹簧测力计的指针调到 ;测量时不能超过其 . 3. 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时,要把力的 、 、 在图中表示出来,因为力的 与这三点有关 N 弹簧测力计 弹簧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量程 分度值 零刻度线 量程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作用效果 课 前 预 习 1. 在实验室里,常用的测量力的工具是 ( ) A停表 B温度计 C天平 D弹簧测 2、力计 2. 对弹簧测力计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是弹簧的长度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B弹簧测力计上的最大刻度值就是它的最大测量值 C弹簧测力计的准确程度可以从刻度盘上所标的最小数值看出来 D以上说法都不对 D B 课 堂 精 讲 知识点 1 力的测量 3. 如图 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N,分度值是 ,所测拉力 4. 有一把弹簧秤,秤钩上不受力时,指针不是指在零刻度位置,而是指在 时用手拉弹簧秤的秤钩,使弹簧秤的示数为 4N,则手拉弹簧的力是( ) A B 4 N C D无法判断 5 堂 精 讲 C 课 堂 精 讲 知识点 1力的示意图 6. 下列四幅图是描述一轻质弹 3、簧在弹性限度内,受水平拉力 中与事实相符的是 ( ) 7. 使用测力计测力的过程中,有如下的操作: 轻轻来回拉动挂钩两次;把待测的力加在挂钩上; 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调整测力计指针的位置;待指针稳定后读数以上操作,正确的顺序是( ) A B C D D 课 后 练 习 C 8. 要改变力的作用效果,则( ) A必须同时改变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B至少改变其中两者 C力的三要素中,只要有一条改变,就可以改变的力的作用效果 D无法确定 9. 如图 么,这两个力的大小关系为( ) B C D无法确定 C 课 后 练 习 B 10. 小明用双手沿水平方向向两边拉弹簧,左、右手所用的力都是 4、 20N,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 A、 0 N B、 20 N C、 10 N D、 40 N 11.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将弹簧测力计按测量时所需的位置放好,检查指针是否在 处,若不在,应 ,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弹簧伸长方向要跟所测力的方向在 上 12. 在弹性限度内,两人同时用 4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若将此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用 6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 B 课 后 练 习 零刻度 校零 同一直线 4 6 13. 在图 课 后 练 习 14. 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 在弹性限度内 ,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 , 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 如图 a) 所示是小明同学为了研究弹 5、簧所受拉力和弹簧的伸长量的关系示意图 , 下表是小明根据该实验装置记录的有关数据: 能 力 提 升 ( 1)在如图 b)所示的坐标图中描点、画出弹簧甲、乙所受拉力和弹簧的伸长量之间的关系图线; ( 2)根据你所画的图线,对某一个给定的弹簧,其拉力和弹簧伸长量的比值为 ; (选填“相同”或“不同” ) ( 3)根据你所画的图线,对不同的弹簧,其拉力和弹簧伸长量的比值为 (选填“相同”或“不同” ) 相同 不同 能 力 提 升 15. 学校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准备自己动手制作弹簧测力计 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 中 若他们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_弹簧;若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 _弹簧 . 乙 甲 能 力 提 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