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沪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6.5《探究杠杠的平衡条件(1)》ppt课件内容摘要:

1、 课 堂 精 讲 课 前 预 习 第 5节 探究杠杠的平衡条件(一) 课 后 练 习 能 力 提 升 第六章 力和机械 1. 在物理学中,把能绕 硬棒 (直棒或曲棒 )叫做杠杆 . 2. 杠杆绕着 叫做支点 . 3. 从 到动力 的距离叫做动力臂, 从 到阻力 的距离叫做阻力臂 . 4. 杠杆在 和 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叫做杠杆平衡 . 5. 杠杆的平衡条件:。 某一固定点转动 转动的点 支点 作用线 支点 作用线 动力 阻力 动力 阻力 课 前 预 习 1. 关于杠杆的有关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为动力臂 B力臂一定在杠杆上 C只要动力等于阻力,杠杆就平衡 2、 D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为动力臂 2. 关于力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从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叫做动力臂 B力臂就是杠杆的长度 C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做阻力臂 D力臂一定在杠杆上 D 课 堂 精 讲 知识点 1 杠杆的概念 C 3. 下列关于动力 确的是( ) 4. 杠杆作用的五要素: (使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C 支点 动力 阻力 动力臂 阻力臂 5. 杠杆静止不动时的状态叫做杠杆的 在做“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时,把杠杆挂在支架上以后,首先要调节 使杠杆处在 位置并保持平衡 3、 平衡 平衡螺母 水平 课 堂 精 讲 知识点 2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6.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 1)如图 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螺母向 _(填“左”或“右” )调节至平衡杠杆平衡后,在整个实验过程中, _(填“可以”或“不可以” )再调节两侧的螺母 ( 2)下列实验步骤中: A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B计算每次实验中 2据计算结果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C改变钩码的个数和位置,重复实验 D记下动力 力臂 力 数据填入表格中 E将钩码挂在杠杆的支点两边,先改变动力或动力臂的大小,然后调节阻力或阻力臂的大小,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 正确的顺序是 _ 右 不可 4、以 堂 精 讲 如图 小明同学三次实验的情景,实验时所用的每个钩码重 1N,杠杆上每一格长 5分实验数据已记录在下表中 课 堂 精 讲 ( 3)分析 1、 2组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 : ( 4)小明的第 3次实验存在错误,其错误是 2力臂错误 课 堂 精 讲 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弯的 B杠杆一定有支点 C杠杆的支点一定在杠杆上 D杠杆的长度等于动力臂与阻力臂的长度之和 8. 下列测量工具没有利用杠杆原理的 是 ( ) D 课 后 练 习 D 9. 关于杠杆平衡,有以下几种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杠杆平衡也就是力的平衡,即动力等于阻力 B杠杆平衡就是 5、力譬相等,即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C杠杆平衡时,杠杆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D杠杆平衡时,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和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必定相等 10.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为了 ( ) A减小摩擦 B使每组数据更准确 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D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 D 课 后 练 习 D 11. 如图 一辆行李的手推车,当前轮遇到障碍物 车人向下压扶手,这时手推车可看作杠杆,支点在 当后轮遇到障碍物时,推车人向上提扶手,这时支点是 点 .(以上两空匀填字母) C B 课 后 练 习 12 a)、( b)两种方法挑着同一个物体行走,( a)图中肩受到的压力 ( b)图中受到的压力,( a)图中手施加的动力 ( b)图中手施加的动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等于 小于 13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 1)在图 1的力臂和力臂 2 ( 2)如图 装置中 画出刹车时它所受的动力 阻力 1. 能 力 提 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