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沪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6.3《重力》ppt课件内容摘要:
1、课 堂 精 讲 课 前 预 习 第 3节 重力 课 后 练 习 能 力 提 升 第六章 力和机械 1. 重力是由于 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用字母表示 . 2. 重力的大小可以用 来测量,重力的方向总是 ,重力的作用点叫 . 3. 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质量成 ,公式为 ,在粗略计算的情况下, g=10N/ . 地球的吸引 G 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 重心 正比 G=量为 1地球上所受到的重力为 10N 课 前 预 习 1. 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只有与地面接触的物体才受到重力 B抛出去的物体总要向地面降落,这是由于物体受到重力作用的缘故 C向上抛出的篮球,在上升过程中有受到重力的作用 D重力 2、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吸引而产生的 2. 假如地球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突然消失,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四位同学做了下列猜想,其中可能发生的是 ( ) A人能躺在床上睡觉 B人类可以轻松地升到空中 C人就没有了质量 D悬在空中的人会落下来 A 课 堂 精 讲 知识点 1 重力的产生 B 3. “神舟七号”宇宙飞船在轨道上飞行时处于“失重”状态若宇航员在完全失重的太空轨道仓中进行体能锻炼,下列活动可采用的是 ( ) A用弹簧拉力器健身 B引体向上 C举哑铃 D在跑步机上跑步 4. “水往低处流”是因为水受到了 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方向是 ,它的施力物体是 . A 课 堂 精 讲 知识点 2 重力的方向 重 3、竖直向下 地球 5. 如图 明用自制的重锤线来检查宣传画是否挂正的情景,他的画 (选填“是”或“不是”)正的,这利用了 特点 6. 下面关于重力方向的表述, 正确的是 ( ) A重力的方向有可能朝上 B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地面 C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表面向下 D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不是 重力方向 课 堂 精 讲 D 7. 下表是阳阳同学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中得到的实验数据 (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 是 和 ( 2)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托盘天平 测力计 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课 堂 精 讲 知识点 3 重力的大小 ( 3)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质量关系式为: 4、( 4)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的关系”的是 .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块受到的重力较大 B通常情况下, 1C在同一地点,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D物体质量增大几倍,重力也增大几倍,因此物体的质量与它的重力是一回事 G= C 9. 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重心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 B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 C有些物体的重心不在物体上 D一切物体的重心都在物体上 10. 如图所示的情景中,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 D 课 堂 精 讲 知识点 4 物体的重心 B 11. 日常生活中,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 5、生活和社会的良好习惯,物理老师倡导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的实践活动,以下是他们交流时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 ) A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 10N B一位中学生的体重约为 20N C课堂上大约用 3N 12. 在下列各种力中,力的方向一定是竖直向下的是( ) A空气的阻力 B绳子的拉力 C拉弹簧的力 D重力 C 课 后 练 习 D 13. 建筑工人常用重垂线检查墙壁是否竖直 , 这是利用了 的性质 , 地球表面的物体不会脱离地球吸引远离而去是因为受到 的作用 通常 , 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 , 当把物体的形状改变 , 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 选填 6、 “ 不变 ” 或 “ 改变 ” ) 重力方向 重力 不变 课 后 练 习 14. 一个桥头立着如图 它的作用是提醒司机 , 所驾驶车辆的总质量不允许超过_车辆对这座桥面的压力超过_ 就可能发生危险 20 000 200 000 15. 甲乙两物体 , 质量之比为 3: 4, 则它们所受重力之比 , 若甲的质量为 6则乙的质量为 3: 4 8 课 后 练 习 ( 1)在图 a)中画出重为 2 ( 2)如图 b)所示是长在枝条上的桔子,请你在图( b)中画出桔子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能 力 提 升 17. 月球对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上物体所受重力的 ,某物体在地球上用弹簧测力计称得物重是 48N,求: ( 1)该物体的质量是多少 g=10N/ ( 2)这一物体在月球上称得物重是多少 N。 解:( 1)物体在月球是所受的重力: 48N=8N; ( 2)物体的质量为: m= = 答:( 1)这一物体在月球上重为 8N; ( 2)物体的质量为 能 力 提 升。(粤教沪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6.3《重力》ppt课件
相关推荐
1、 课 堂 精 讲 课 前 预 习 第 5节 探究杠杠的平衡条件(一) 课 后 练 习 能 力 提 升 第六章 力和机械 1. 在物理学中,把能绕 硬棒 (直棒或曲棒 )叫做杠杆 . 2. 杠杆绕着 叫做支点 . 3. 从 到动力 的距离叫做动力臂, 从 到阻力 的距离叫做阻力臂 . 4. 杠杆在 和 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叫做杠杆平衡 . 5. 杠杆的平衡条件:。 某一固定点转动 转动的点
程标准: 1 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 2 理解科学是什么。 3 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教学目的: 科学知识 1 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2 知道科学是什么,知道生活中出出有科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 2 想知道,爱提问。 3 体验初步的合作与交流。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
:课前大家已经在校园里寻找过小动物了,说说你们在校 园里发现过哪些小动物。 能简单描述出它们的形态吗。 ( 2)学生交流。 ( 3)师:课前老师布置大家到校园里捉蜗牛或蚂蚁的,你们捉到了吗。 ( 1)师:每个小组就观察自己从校园里捉来的小动物。 ( 2)师提问:我们应该怎样观察这些小动物呢。 在观察时应该注意什么。 ( 3)学生学习书上的观察蜗牛和观察蚂蚁的方法, (
二)问题从哪里来。 通过观察 (板书:观察 )。 玩纸飞机,在小制作中同学们一定会发现更多的问题,下面的活动看谁提的问题最 多 .最有意义。 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每人自制一架不同类型的纸飞机。 2)每个小组各派一个代表进行放飞机比赛。 3)小组长做好记录,把同学们在玩纸飞机发现的问题记下来。 4)组长汇报同学提的问题,评一评谁提的问题最有意义
1、课 堂 精 讲 课 前 预 习 第 1节 怎样认识力 课 后 练 习 能 力 提 升 第六章 力和机械 1. 力是 _ 对 的作用,施加力的物体 叫 物体,受到力的物体叫 物体;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时,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作用,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 2. 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简称为 ,符号为 ,用手托起两只鸡蛋所用的力约 为 N,一个中学生的体重大约是 500N; 3.
找有生命的物体 ) 三、精讲探究 (一 ) 、活动 :到校园内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活动 前准备: ( 1)讨论: 在校园内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时应注意什么。 ( 2)提出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找到的有生命的物体,填到教科书第 12 页的表格中。 ( 3)布置任务,分组活动,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发现最多。 学生分组寻找、观察。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 (二)、交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