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四上角的度量教学设计5内容摘要:
我们应该怎样用量角器量。 小结:不论角的位置怎样,量角时注意“两重合,一看数”。 2. 完成“想想做做”第 5 题。 学生模仿量出角的度数。 通过复习提问,唤起对已学知识的再现。 多层次的练习,巩固并熟练用量角器量角。 指名学生说出从量角器的哪一边看起,看哪一圈的度数。苏教版数学四上角的度量教学设计5
相关推荐
看数” 2.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练习角的度量。 (板书课题) 〖板块二〗 1.( 1)同桌交流,师巡视指导。 ( 2)总结: 0 刻度线在内圈,就读内圈刻度; 0 刻度线在外圈,就读外圈刻度。 2. ( 1)同桌交流,师巡视指导。 ( 2)指名上台演示怎么量的。 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摆放量角器。 强调:两重合,一看数 3.( 1)同桌交流,师巡视指导。 ( 2)指名说说判断的理由。 (
写方法。 2.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认识认识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 (出示课题) 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预设 3分钟) 1.学生根据“自学研究单”,展开学习。 小黑板出示“自学研究单”问题 : ( 1) 图中拨的是几位数,分别是哪几位 ? ( 2)这几个数分别包括了几个数1.师直接出示用计数器拨出的 5239523 3004000、4080007。 用小黑板出示问题,组织自学。 2.
、全班交流自己小小组的学习情况,其他小组认真倾听、补充 学生根据深究问题与教师进行互动 预设学生回答: ① 因为 60里面有 3个 20,所以商是3; ② 把 60看作 6个十, 20看作 2个十,想口诀二三得六,所以商是 3; ③ 因为 6247。 2= 3,所以 60247。 20= 3 „„ 预设学生回答: 被除数和除数都去掉末尾的 0,用乘法口诀计算。 预设学 生回答: 因为 60
1、课 堂 精 讲 课 前 预 习 第 4节 探究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一) 课 后 练 习 能 力 提 升 第七章 运动和力 1. 一个物体在 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或 , 我们就说物体处于二力平衡状态 . 2. 二力平衡的条件:力的作用点 ,力的大小 , 力的方向 ,并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 课 前 预 习 两 匀速直线运动 相同 相同 相反 1. 一个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
个 120176。 的角 你知道这个角有多大吗。 引导操作:你能利用三角板上的角量出这个角有多大吗。 反馈交流:你是怎样量的。 结果怎样。 有什么发现。 为什么这几位同学量得的结果不同呢。 你想到了什么。 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预设12 分钟) 1. 认识量角器 (量角器) 取出量角器观察,相互交流 〖板块二〗 1. 你知道度量角的工具是什么吗。 量角器是什么形状的,上边有什么。
1、课 堂 精 讲 课 前 预 习 第 3节 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一) 课 后 练 习 能 力 提 升 第七章 运动和力 1.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还可以改变物体的 . 2. 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 来维持 的缘故 . 3.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 状态或 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 课 前 预 习 运动状态 力 阻力 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1.